高校博物館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高校博物館作為文化遺產徵集、甄別、保護、研究、闡釋與傳播的專業機構,如今不再千館一面,而是用風格各異的特色展覽吸引師生和社會公眾走進來。

如何挖掘館藏資源文化內涵,如何向觀眾講好展品背後的故事,如何「讓文化遺產活起來」,這些都成為眾多高校博物館探索的方向。

學術研究的寶庫

高校博物館的優勢在於其植根於大學文化的沃土,是大學深厚學術素養和文化積澱的重要高地。

西北大學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標本5000餘件,以多角度、多方式、多側面向廣大師生及社會公眾展示西北大學的教學、科研成果,將收藏保管、科學研究和宣傳教育功能進行有機結合。

「高校博物館一直是學術研究的重鎮,其有關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社會生活等方面的一手資料,因保護的完善性和相對的完整性一直是學術研究的寶庫。

如何利用高校博物館學術遺產資源,提升高校博物館的社會服務能力,讓文化遺產活起來,我們近年來作了一些嘗試。

」西北大學博物館常務副館長劉豐介紹,目前,博物館下設校史、地球、生物、歷史4個分館。

地球館主要陳列秦嶺造山帶及其資源環境效應、寒武紀大爆發時期古生物化石和古脊椎動物化石3個專題展出。

其中,秦嶺造山帶及其資源環境效應陳列旨在幫助人們認識、保護和利用秦嶺,謀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寒武紀大爆發時期古生物化石陳列則訴說著5.3億年前的故事,演繹出生物進化的邏輯;古脊椎動物化石陳列展示了各地質階段古脊椎動物化石樣本,這些化石的發現對研究生物的演化、分類以及古氣候的分析、古地理的恢復與重建有著極其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實際價值。

歷史館的展品主要以本校考古專業歷年發掘的西北地區出土文物為主,吸收歷史、考古等學科的研究成果,展現陝西及西北地區史前文化發展與文明起源、周秦漢唐盛世文明風貌、中外各族文明交往及西北大學校園考古成果。

「西北大學歷史館的前身是1945年成立的西北藝術文物考察團文物室,是我國高校中成立時間較早、藏品較為豐富的歷史類博物館之一。

」西北大學博物館副研究館員賈麥明在接受採訪時對記者如是說。

公眾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

我國首座綜合性教育博物館位於陝西師範大學長安校區,館內展品、藏品近萬件,內設中國教育館、婦女文化館、書畫藝術館、歷史文化館、校史展覽館等5個展區;展品中明朝萬曆年間北京國子監刻本的《十三經註疏》335卷、清同治六年酉陽州屬禮房刻本的《四書正本》19卷等是存世不多的善本,彌足珍貴。

「觀展本身就是博物館與公眾的對話,但這種互動不能只停留在展覽語言的升級上,高校博物館能夠讓觀眾更加直觀感受到不一樣的高校文化氛圍。

」陝西師範大學博物館館長張弛表示,高校博物館服務於學校教學科研、社會公眾教育,展示了學校的文化底蘊和品位,參與了當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構。

「在博物館的三大功能中,教育功能被置頂。

曾經,我國博物館對研究的重視遠超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內博物館開始有意識地向教育功能傾斜,細分群體,形成教育體系。

順序的調整折射出對博物館認知的提升。

這也一直是高校博物館的基本工作。

」劉豐告訴記者,如今,開講座幾乎已經是高校博物館的標配。

講座向高校師生和社會公眾免費開放,邀請中外專家學者,主題涉及文化歷史各方面。

博物館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公眾的大課堂,而公眾也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

利用網際網路、數字化技術等,眾多高校博物館在網絡和手機等移動終端上開起了「分號」。

在App上同步觀看最新展品、在微信公眾號中閱讀歷史故事,輕點滑鼠近距離接觸文物……收藏老物件的博物館有了新故事。

兼具教學與科研的雙重使命

「經過近10年的摸索和發展,我國越來越多的考古學者轉變了理念,認同並尊重公眾擁有了解、接觸和利用考古文化遺產的權利,認同考古研究的成果應該儘快轉化為社會知識。

因為只有這樣,專業的學術研究才真正具有社會價值。

」北京大學教授杭侃告訴記者,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是中國高等院校中第一所考古專題博物館。

博物館積極致力於教學、科研和為社會服務,為學習中國考古學和博物館學的學生提供標本觀摩和教學實習條件,積極協助中國考古學研究,展示中國考古學工作成果,宣傳普及考古學知識,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等。

杭侃認為「教學」與「科研」是高校博物館獨特的使命。

高校博物館與社會博物館有共性,要面向社會,但面向群體不同。

高校博物館可以成為學生自己製作展覽的平台,也可以成為老師科研成果展的載體。

「世界上著名的高校都有自己很好的博物館,有些國家還把高校博物館納入高校考核標準。

但不論是國家文物局還是教育部系統,都沒有專門的部門管理,高校博物館普遍存在缺少專項資金、沒有或缺少獨立編制的問題,這對高校博物館的發展來說形成了很大的阻礙。

」杭侃提出,國內高校向世界一流高校邁進,高校博物館的建設是重要的一環。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兼中國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王福州表示,文化遺產既包含思想、文化、哲學等精神領域的內容,也包括承載文化信息的典籍、建築、器物等物質形態的載體,其物質與非物質屬性互為表里、相輔相成。

古建、遺址、文物等物質遺產,從甲骨、金石、簡牘、書籍到現代出版等記錄文字的物質載體的革新,從詩經、楚辭、文賦、唐詩、宋詞、明清小說到近代文學的革命,無不彰顯傳統文化與物質遺產創新發展的密切關聯。

習近平總書記倡導讓文化遺產活起來,一個重要蘊含就是從精神資源角度對文化遺產進行再闡發、再挖掘和再轉化,釋放蘊藏的物質、精神和制度潛能,讓文化遺產從典籍、考古、博物館中,從民間、大眾以及歷史中走出來,續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的輝煌篇章。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陸航

聲明:本文圖片來源於「東方IC」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學術交流激發博物館創新活力

中國社會科學網西安訊(記者 陸航)12月30日,陝西自然博物館舉辦國家4A旅遊景區掛牌儀式,該館由此晉級成為西北首家4A級自然類博物館。 博物館作為多功能的文化複合體,是傳播知識、促進科研、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