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地挖出西漢古墓,緊急調20名公安持槍保護,創兩項世界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導讀:1999年5月份,湖南省沅陵縣政府打算修建一座宿舍大樓,位置就在城關鎮西部的虎溪山腳下。

在施工開挖建築地基的時候,有民工挖出了大量的白膏泥,往下繼續挖之後,還發現了很多木炭和碼放整齊的木板。

此事很快被上報給了沅陵縣博物館,文物專家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通過初步勘察斷定這是一座西漢時期的墓葬。

發現古墓的現場由於被施工破壞,一片狼藉。

考古隊在隨後的兩天中,緊急對墓葬進行了詳細的勘探,發現這是一座大型的豎穴土坑墓葬,殘存的墓道口長達14米、寬11米,整個大墓坐西朝東方向。

大墓的規格與長沙馬王堆漢墓不相上下,考古專家推斷這座古墓一定非比尋常,應該也是西漢時期王侯級別的墓葬。

沅陵作為地名由來已久,具體起源於何時沒有確切的記載。

沅指的應該就是沅水,所謂陵者,最初是指大土山,後也指陵墓。

那麼,根據字面的意思,「沅陵」指的就是沅水邊上的陵墓。

考古人員通過查閱史料發現,《漢書》中記載,沅陵在西漢時期是長沙王吳臣兒子吳陽的封地,而他的爵位恰恰就是沅陵侯,那麼這座大墓是否真的就是吳陽的陵墓?帶著諸多疑問,考古隊開始了對大墓的發掘工作。

經過兩個多月的前期清理,白膏泥及木炭層已全部清除,到8月份時,考古隊終於挖到了陵墓的棺材處,讓考古隊興奮異常的是,在發掘過程中他們並沒有發現這座大墓有被盜的痕跡。

開棺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在陵墓的主墓室和外藏棺槨中,共出土了漆木器、陶器、銅鏡、玉印章、玉璧等近500餘件文物,竹簡近千支。

在內棺的最裡面,考古人員發現了一枚印章,上面刻有「吳陽」兩個字,這也讓考古專家確定這座大墓的主人就是吳陽。

《漢書》明確記載,吳陽為第一代沅陵侯,高后元年(前187年)受封,死於漢文帝後元二年 (前162年),在位25年。

所以,該墓距今已2171年。

最讓考古隊員興奮的是,在墓室的頭廂和北邊廂還出土了大約有一千多支的竹簡,共有3萬多字。

中國著名的簡牘學專家胡平生通過對這批竹簡解讀後,宣稱沅陵侯墓中出土的竹簡,創造了兩項新的世界紀錄:第一是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記載詳細的黃簿(記錄古代戶籍),為研究西漢時期的戶籍制度提供了重要材料。

第二是出土了最早的「美食方」,就是西漢時期的菜譜大全,在裡面詳細記載了做飯與做菜的操作流程。

根據考古發掘簡報上的記載,這次發掘工作還曾緊急請公安部門參與協助。

因為當時古墓即將開棺的消息傳出之後,大量周圍的群眾蜂擁而至,在古墓的周圍瞬間聚集了數千人,還有眾多聞訊趕來的記者媒體。

為了確保開棺工作的安全,考古隊只能緊急向當地公安機關調來了20名公安,荷槍實彈在現場進行安保工作,才確保了發掘工作的順利完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成都「老官山」漢墓葬俗特殊:木槨鋪滿棕墊

昨日下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通報了今年成都最為重大的一個考古發現:在金牛區天回鎮、成都地鐵三號線建設工地的「老官山」漢墓,經過一年多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出土一批重要文物:其中,920餘支(編號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