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龍,你哪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專欄作者

陳 列

在盤古還沒有進入中原神話體系,女媧、伏羲還沒有被結為連理的年代,《山海經》中記載了在中原神話體系中最接近創世神的神祇.

《大荒北經》上說,他居住在「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

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

《海外北經》上也說,他是「鐘山之神,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

身長千里。

……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這些記載都相當神異,告訴我們他睜開眼就是白晝,閉上眼就是黑夜,一呼一吸就是冬夏交替。

他就是燭龍

《山海經》對燭龍的記載不多。

而後世對燭龍的記載又都是從《山海經》而來,比如《淮南子· 地形訓》上說: 「燭龍在雁門北 ,蔽於委羽之山 ,不見日 ,其神人面蛇身而無足。

」地理位置又變了,從《山海經》的西北海之外,直接變成了雁門關之外。

同時,楚辭里也有,《楚辭·大招》:「魂乎無北!北有寒山,逴龍赩只。

代水不可涉,深不可測只。

天白顥顥,寒凝凝只。

魂乎無往!盈北極只。

」這裡的逴龍就是燭龍,不過燭龍所在的地理位置又變了,不是什麼西北海之外,更不是什麼雁門關以北,而是到了北極。

不過古時的北極和現在的北極不一樣,當時的北極只是一個抽象概念,古人只是覺得冥冥之中宇宙應該有這麼一個端點,具體是什麼地方,沒有人能夠確定。

《楚辭·天問》里說「日安不到,燭龍何照?」太陽都沒有地方,燭龍是怎麼樣發光的?楚辭天問基本上是一部對上古神話的吐槽大典,把神話中很多荒謬、不合邏輯的地方都指出來了,不過神話之所以成為神話也是有它的演化過程,不合邏輯之處也是也最初的現實根源。

《山海經》中的人首蛇身

燭龍究竟是何方神聖?

郭璞注《大荒北經》「燭龍」引《詩含神霧》:「天不足西北,無有陰陽消息,故有龍銜火精以照天門中。

」這裡認為燭龍就是一條銜著火精的龍,不再是什麼人首蛇身了,棲息地從山上,變到了西北天門。

至於《玄中記》、《洞冥記》這些成書較晚的資料上,燭龍神話又有了新的變化。

《玄中記》上就說了「北方有鍾山焉,山上有石首如人首,左目為日,右目為月,開左目為晝,開右目為夜,開口為春夏,閉口為秋冬。

」這裡完全沒有提到燭龍的蛇身,而是讓他完全變成了石像,和另一個神話類型人變石神話相混淆,而且將吹為冬,呼為夏的說法,改成了開口為春夏,閉口為秋冬,這個細節粗看並不起眼,但是改變得其實很大。

《洞冥記》又是另一種說法:「天漢二年,帝升蒼龍閣,思仙術,召諸方士言,遠國遐方之士。

唯東方朔下席操筆跪而進,帝曰:『大夫為朕言乎!』朔曰:『臣游北極,至種火之山,日月所不照,有青龍銜燭火,以照山之四極。

」他這裡將燭龍和東方蒼龍聯繫了起來,東方蒼龍是春季天空的主要星象,所以也有學者將燭龍視為東方蒼龍七宿,其瞑乃晦,其視乃明,正好對應了蒼龍七宿的運行,風雨是謁,是講這段時間裡正好是雨量豐沛期,風雨專門來謁見蒼龍,不過典籍中都記載的是燭龍在北方,從最基本的記載上並不對位。

同樣居於鍾山、同樣人首龍身的鼓

當然,有人不同意,說燭龍就是祝融,他們認為燭龍和祝融之間是訓詁音轉的關係,燭龍所居的鍾山和祝融所在的崇山也是訓詁音轉的關係,同時《山海經·西山經》上也記載了:「又(峚山)西四百二十里曰鍾山,其子曰鼓,其狀如人面而龍身……」這時候鍾山上有了一個人面龍身的生物,不過不叫燭龍,而叫了。

山海經中祝融,完全是不同人物的感覺

另外《山海經·海內東經》上也有鼓和龍身人首的傳說,上面說:「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

在吳西。

」這裡講的就是吳雷,吳雷又叫做吳回,而重、黎、吳回這三位經常混淆不清,在很多典籍中吳回被視為重、黎的兄弟,其實吳回就是重黎,也就是祝融,所以祝融也就是燭龍。

不過祝融是四時神中的夏季神,燭龍對應的區域卻在北方,對應的神祇應該是北方神或者冬季神,祝融之說也有矛盾。

日本國《今昔百鬼拾遺》中的燭龍

燭龍還有燭九陰或者燭陰的稱呼,所以有人認為他是主宰九幽冥界的土伯。

在佛教傳入之前,古代中國沒有發展出很明確的地獄觀念,不過也有一些對死亡世界的想像,他們認為人死後會歸於幽都山,幽都山就是桃都山,也就是神荼鬱壘鎮守的那座山,幽都山在北海之內,這是上古先民根據自然界中日升日落、四季變化而想像出的,東方對應春季萬物初生,也對應人的出生,南方對應夏季萬物茂盛,也對應人的成長,西方對應秋季萬物肅殺,也對應人的衰老和死亡,北方對應冬季萬物凋敝,也對應人的死後,所以他們認為燭龍居於北方,不只是物理意義的北方,也是想像世界的北方,是幽冥之地,燭龍的神通說明他是幽冥之地的主宰,和同是幽冥主宰的土伯其實是同一位。

但是根據《楚辭·招魂》中所說:「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兮,土伯九約,其角觺觺些,敦血拇,逐人駓駓些,參目虎首,其身若牛些。

」土伯並沒有人首龍身或者人首蛇身的形象,再加上王逸的註解:「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稱幽都。

」「土伯,后土之侯伯也,約,屈也。

觺觺猶狺狺,角利貌也,言地有土伯執衛門戶,其身九屈,有角觺觺,主觸害人也。

」而且不只是形態上差異明顯,而且燭龍所棲息的是鍾山,土伯所居的是幽都山,居所的位置也不對,看來土伯是和燭龍沒有任何關係了。

明清以降的志怪書都被畫上了插圖。

特別是《山海經》,都用儘可能離奇吸引眼球的方式來畫,也沒有考證,所以就成了這幅模樣。

典籍中沒有答案,有人又在自然界中尋找答案。

他們認為燭龍是北極光,燭龍棲息的地域正好就在西北海之外,書中記載的「視為晝,瞑為夜」,所指的是極晝極夜現象,而燭龍「身長千里」、「蛇身」和北極光的形象也很接近,加之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極光出現方位也多為西北方。

但是,中國古代會將極光稱為天裂、紫氣、赤氣、白氣、赤光、火光等等,說明古人注意到了極光的顏色變化不一,這和燭龍的赤色體色是相衝突的,加之原初文本《山海經·海外北經》上記載了燭龍「居鍾山下」,而北極光都是在天穹上顯現。

同時北極光說還不能夠解釋為什麼燭龍能夠「吹為冬,呼為夏」,北極光現象出現的時間是第一年的9月中旬到第二年的3月,和燭龍的「吹為冬,呼為夏」在時間上也並不吻合。

而且這些季節循環是固定的,燭龍也是固定出現的,中低緯度地區只是偶然才能夠觀測到北極光現象,偶然出現的北極光又怎麼能標記四季變化呢?

燭龍神話來源單一,而且缺少相應的歷史遺存、對照,雖然有諸多考證,但是燭龍到底是哪位,我們仍然不得而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古代美麗可愛的神獸妖怪三

句芒古代傳說的木神,主管樹木的發芽生長。太陽每天早上從扶桑升起,神樹扶桑歸句芒管,太陽升起的那片地方也歸句芒管理。《山海經·海外東經》:「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

被誤認為「龍」的中國古代神話大神

日本一位著名的妖怪專家水木茂,據說他用了半生的時間對超過一千多個傳統妖怪做了詳細的記錄並匯聚成冊,創作了收錄764種妖怪、112種神明的《妖怪大全》,成為了日本妖怪文化集大成之作,大大豐富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