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來臨的寒衣節,為何是鬼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的農曆十月初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寒衣節。

但是有些朋友不知道這個寒衣節其實一個鬼節。

十月初一是什麼日子?這是個非常特殊的日子,十月初一是中國四大鬼節之一,我們稱為「寒衣節」。

農曆十月初一,也是傳統的鬼節,和清明差不多,是個祭奠逝者的日子。

謂之「十月朝」,又稱「祭祖節」。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

故人們也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

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

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

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

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

因此,十月初一,又稱為"燒衣節"。

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

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

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講到了寒衣節是鬼節,有些朋友可能會問:究竟一年有幾個鬼節呢?鄭博士請你聽好了,一共有四個鬼節:

三月三、清明節、七月十四(五)、十月初一(都是農曆)

第一鬼節:三月三

傳說在很古很古的時候,陽間和陰間之間的界限沒有現在這樣的森嚴,死人的魂魄可以到陽間玩玩,活人的魂魄也可以到陰間看看,方便得就象走親戚一樣。

  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陰陽生死之間的界限更加寬鬆了。

三月初三晚上,陰間的街市到處張燈結彩,披紅掛綠,大街小巷擠滿著華麗的鬼魂。

隨處可見龍燈、獅舞、高蹺、花船,其熱鬧繁榮非人間的春節可比,因而在這天晚上,人的魂魄經受不了陰間的誘惑,紛紛到鬼市去遊玩,他們有的遊蕩於街頭巷尾觀燈看戲;有的在酒樓茶肆喝酒聽曲;有的趁機去望從未見過面的列祖列宗。

  待到雄雞報曉,鬼市收市時,大多數的遊魂心滿意足地回到各自的軀體。

少數遊魂樂而忘返,就留在陰間了。

翌日,陽間一片哭聲。

我們為那些魂魄不歸的親人請來和尚道士念經畫符招魂。

親人撕心裂肺的呼喊及和尚道士的經文符咒能招回一些不貪玩的遊魂,一些玩性大的在七天身體腐爛後,就長離人間了。

  因此,農曆三月初三就成了人間恐怖不安的日子,被人們稱為「鬼節」。

不管人們如何恐懼,每年三月三的「鬼節」還是照常光臨。

「鬼節」前夕,人們都擁到廟裡燒香磕頭,祈求神靈菩薩保佑。

人間濃烈的香火,直衝到觀音菩薩的蓮花座前。

  觀音掐指一算,知道了人間燒香的原委。

一天晚上,她託夢給一個老奶奶:「我是南海觀音菩薩,知道人間有難,特來拯救你們。

我增你仙草一株,用它和面做粑粑吃下,三月初三保管無恙。

」老奶奶一覺醒來,手裡果然拿著一株青茸茸的小草,仔細一看,跟地里長的青蒿一樣。

她把觀音菩薩託夢贈草的事告訴鄉親,大家都很歡喜,忙到地里去採摘青蒿,磨面做粑粑吃。

  說也奇怪,凡是三月三吃了蒿子粑粑的人都平平安安地過了「鬼節「關。

這個消息很快傳遍各地,每年三月三前夕,姑娘婦女就成群結隊到山間地里採摘青蒿做粑粑。

直到現在,民間還有三月三吃蒿子粑粑的習俗呢。

另外還有兩個傳說:第一個是說「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壽辰,所以要吃桃」。

第二個是說「三月三是閻王的生日,要吃桃表示『逃一劫』」。

第二鬼節: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

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第三鬼節:七月十四/十五

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農曆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人們在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還準備一些菜餚、酒、飯、金銀衣紙之類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七月十四/十五日包容的節俗比較複雜,既是民間的鬼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僧道俗三流合一。

道教有所謂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這三位是玉帝派駐人間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間的善惡,向上天匯報。

三官分別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為誕辰,這三個日子也叫三元。

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時,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冊,根據神仙、凡人、動物們的表現,勾勾畫畫,赦罪免刑。

民間在中元節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動,拯救那些孤魂野鬼,應當與地官的赦罪有關。

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蘭盆節。

據說釋迦牟尼有個叫目連的弟子,其母雖然年輕漂亮,卻無嘉言懿行,愛財小氣,尤其仇視僧人,死後被打入惡鬼行列,目連按佛組指點,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準備百味五果,各種用具,裝入盆中,供養十方僧眾,其母才脫離惡鬼界,升入天堂。

佛祖有鑒於此,推而廣之,要求佛門弟子盡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蘭盆,施佛及僧,報答父母恩情。

佛家盂蘭盆會的意義與儒家的孝道合拍,這一天則成為民間祭祀已逝父母及先人的鬼節。

 

風物長宜放眼量

在人的一生中,每個人都會遭遇挫折、困難、失敗、背叛等諸多不幸。

面對這些人生的不幸,我們要如何走出人生迷霧般的低谷?成功者比比皆是,但那些成功的路只屬於他們自己,哪一條路才是屬於你自己的?在這個不確定的年代,大家都要認真地為自己找出路。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榮格說,性格決定命運。

就是說每個想成功的人必須有一個好的性格;而計較,卻恰恰是性格中的缺點,它是我們每個人在工作、生活、事業上的絆腳石。

就我而言,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而簡單的人,人生沒有奇遇,成功也沒有任何捷徑。

在我看來,成功固然讓人欣喜,但失敗和挫折更讓人難忘,真正成功的人,是那些可以跨越失敗和挫折的人。

從這些被跨越的失敗和挫折中,我看到失敗的根源不是別的,它往往是我們性格中的缺點。

  計較,正是我們性格中的一大缺點,它讓我們失去太多寶貴的東西。

一個快樂的人,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很少去計較;一個事事都計較的人,他失去的不僅僅是快樂,還有更珍貴的東西。

特別是對於金錢的計較,當一個人和錢斤斤計較的時候,錢也會和你斤斤計較,所以我們應該把錢看得很開。

當你不是為了錢而活著的時候,你才可能獲得更多的錢,金錢僅僅是成功的附帶品罷了。

與之相反,不計較,則可能讓人擁有許多寶貴的東西,這些都是無法用金錢去衡量的。

  周春明,一位台灣計程車司機,曾經是中年失業一族。

歷經轉業和自我努力,創造了兩個台灣第一:第一位被台灣著名的《商業周刊》報導,被兩百多位教授和老闆排隊指名服務的計程車司機;第一位應國際著名企業邀請去做演講的計程車司機。

從落魄失意到春風得意,在一系列的人生起伏之後,他將自己的心路歷程和人生感悟集結成書,告訴我們一個簡單而又深邃的道理:計較,是貧窮的開始。

  他在書中說:做人不要太計較,要努力改變自己,努力喜歡你周圍的每一個人,這樣別人才會喜歡你。

對於每個人來講,如何讓別人喜歡你,這非常重要。

我強迫我自己喜歡我周圍所有的人,這個很難。

因為過去我不喜歡他,現在讓我去喜歡他,剛開始我心裡承受不了。

但是我強迫自己去尋找對方有些什麼優點,慢慢地就變成一種習慣,看到一個人就先去發現他的優點,只看他的閃光點,我們就會變得不再計較。

  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各種各樣讓人頭疼的事情。

遇到了,我們是斤斤計較,怒髮衝冠還是莞爾一笑,轉身釋懷?孔子云「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古往今來,大凡成大事者都有一顆寬大的心,豁達與容忍才是生存之道。

睚眥必報,斤斤計較非君子所為。

  《菜根譚》中說「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也就是說萬事萬物不論是長是短是苦是樂,到頭來都是一場空。

所以應當抱有隨遇而安的態度,事情來了就應該盡心去做,事情過去後,心相要立刻恢復到原來的虛空平靜,不必念念不忘,斤斤計較。

  一代偉人毛澤東的《贈柳亞子先生》中有兩句著名的詩句: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人生往往會遇到很多困擾與煩惱,其實主要是來自於自己。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面對挫折、苦難,是否能保持一份豁達的情懷,是否能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這需要博大的胸襟和非凡的氣度。

生活中我們雖有諸多的失望,但是更有無限的希望。

所以我們要以寬闊的胸襟,長遠的眼光,去辨證地分析問題,排解心中的「牢騷」,社會上的「濁事」。

「風物長宜放眼量」,不必計較一時的成敗得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今天是「鬼節」,這些事情千萬別做

民間傳說,在農曆七月十四的午夜,也就是農曆七月十五的十二點之前是鬼門打開到關上的時間;這段時間所有的「鬼魂」都可以自由出入。而且這段時間農作物已經成熟,按照民間的慣例要祭祖,祖先們就可以享受人間...

中國四大鬼節

上巳節傳統的上巳節在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春浴的習俗,發源於周代水濱祓禊,後由朝廷主持,並專派女巫掌管此事,成為官定假日。到漢代,上巳被定為節日,魏晉以後,確定三月...

我國傳統意義上的四大鬼節都是那幾個月?

進入農曆七月,坊間說的鬼月已經悄悄來臨。那麼,我國傳統意義上說的四大鬼節是指哪些呢?三月三、清明節、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第一鬼節:三月三傳說在很古很古的時候,陽間和陰間之間的界限沒有現在這樣的森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