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探索︱史前英雄什麼樣?深目高鼻表情沉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國規模最大的史前石城遺址——陝西神木石峁遺址,4年前在黃河大河套地區「面世」,這一史前城址曾讓人感覺到東亞築城術的「石破天驚」。

近日,考古專家發現石城的牆體竟然裝飾著眾多石雕人面像,讓人感覺到原始宗教與祭祀文化對史前文明複雜而綿長的塑造。

發現 一塊完整的史前石雕人面像

今年7月,考古人員在遺址外城牆一處馬面旁坍塌的築石中意外發現一塊完整的石雕人面像。

記者看到,這一石雕人面像高二十多厘米,寬十幾厘米,深目高鼻,表情沉靜,面部輪廓呈幾乎標準的橢圓形,從底料中被清晰地勾勒出來,雕刻得栩栩如生。

在開展正式考古發掘前,石峁遺址有石雕人面像的現象已引起考古專家注意。

近十年來,有學者就對石峁遺址展開考察,進而公布了一批特徵明確、造型獨特的石雕或石刻人像,數量20餘件,均為砂岩質地,大部分是人面像,也有半身或全身的石像,其中不乏高鼻深目者,推測可能與中國西北地區早期青銅時代的同類雕刻有關。

猜想 東西方史前文明存同一現象

石峁石雕人面像的大量發現讓人想起歐亞草原上從史前即已流行的石人文化。

它也不禁引人猜想:東西方史前文明中是否都存在以英雄來神化聚落的現象?

專家認為,石峁遺址恰好位於歐亞草原與中國黃河流域之間的文化傳播的中間環節。

龍山時代的石峁人突然崛起,很可能與其地處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地帶的中心位置有關,因其可同時吸收來自北方草原和南方中原的諸多文明元素尤其是宗教。

「今年幸運地發現了石牆上裝飾著『另類』的石雕人面像,即用雕刻出的一雙眼睛來象徵人面的存在。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孫周勇說。

記者在「皇城台」的一道護坡石牆上看到,3塊菱形的石頭大小基本一樣,都是通過浮雕眼眶來表現眼睛。

從布局上看,兩隻眼睛的中間只隔一塊石頭,構成一個「別樣的」石雕人面像;第三隻眼睛則因其對稱地方被破壞,永遠失去了組成一雙眼睛的可能,但仍然猶如「神的眼睛」般守護著古城。

調查 牆體「裝飾」意在宗教震懾

經考古調查與勘探,專家發現,石峁城址是以「皇城台」為中心套合著內城和外城。

「皇城台」是大型宮殿及高等級建築基址的核心分布區,8萬平方米的台頂分布著成組的宮殿、池苑等建築。

其周邊塹山砌築著堅固雄厚的護坡石牆,自下而上斜收趨勢明顯,在垂直達70米的方向上具有層階結構,猶如巍峨的階梯式金字塔。

「其複雜程度和建築難度真是難以想像。

」孫周勇表示。

同樣讓人意外的是,人們在「皇城台」的台頂進行考古調查發現,此處還存在著壁畫、鱷魚骨板、鴕鳥蛋殼等珍貴文物。

史前人類的文明交流能力和網絡,實在讓人驚訝不已。

這些「奢侈品」是如何聚集到一起的呢?

孫周勇說,最重要的是石雕人頭像和菱形眼睛裝飾的大量發現,說明石峁存在一個掌握宗教權的巫覡階層。

他們通過對城址牆體的「裝飾」,不僅使這個牆體得到美觀,而且產生一種威懾感,使其他地方服從自己的信仰中心地位。

資料來源︱武漢科技報

微信號:wuhankejibao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神木發現國內最古老骨制口弦琴

本報訊(記者趙爭耀)一個石破天驚的考古發現,讓神木石峁遺址引起海內外高度關注。人們把這座興盛年代不晚於公元前2300年、規模大於良渚與陶寺、面積約400萬平方米的龍山晚期到夏早期的城址稱之為「石...

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發現「皇城大道」

新華社西安8月20日專電(記者馮國)古代通往皇城的建築叫什麼?正在陝西省神木縣石峁遺址進行考古發掘與研究的專家認為,連接內外城而通往遺址核心區「皇城」的道路建築堪稱「皇城大道」,其石頭鋪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