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直擊圓明園考古丨現場發掘出青花瓷、葫蘆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封面新聞記者 許雯 發自北京

大宮門河道中出土的銅鎏金象首、西洋樓養雀籠的黃釉琉璃構件、嘉慶御製的刻石……日前,圓明園考古發掘出土的106件文物首次亮相。

這些文物是怎麼出土的、在與觀眾見面之前經歷了怎樣的流程?近日封面新聞來到圓明園遺址考古現場,直擊文物出土全過程,考古隊員更是現場發掘出青花瓷碎片和葫蘆范。

上午10時許,當記者來到圓明園如園遺址考古現場時,考古隊員已經開始了工作,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圓明園課題組組長張中華作為如園考古的總負責人正在現場指揮。

他告訴封面新聞,從1996年至今,圓明園遺址公園曾先後進行了三次大規模考古。

從2012年開始,考古工作人員根據歷史文檔,對圓明園三園之一長春園中最大的園中之園——如園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如園是乾隆三十二年南巡至江寧,見到江南四大名園之一、明代中山王徐達的瞻園後命人仿建的,如園即「如同瞻園」,但規格要比瞻園高。

「考古發現,如園是近幾年圓明園考古發掘中保存最好的遺址,也是首座仿江南園林遺址,意義非凡。

」張中華說。

烈日下,考古隊員、考古學博士張利芳正拿著手鏟在劃好的區域內清理表層土。

這片區域在史料中並沒有記載,據推測可能為稻田或者花圃。

「如果是稻田,幸運的話能找到當時的稻種,就可以拿到實驗室測DNA,看清代的稻子是怎麼培育的。

」張中華說。

而就在封面新聞現場探訪還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內,就有兩片青花瓷和一個石制葫蘆范露面。

考古隊員用刷子輕輕掃去泥土,文物輪廓逐漸清晰。

青花瓷表面雲紋清晰可見,造型優美,考古隊員推測應為青花瓷盤的一部分,但如今只剩破碎的兩辦,在封面新聞現場探訪中,青花瓷盤的缺損部分始終沒有發現。

圓明園管理處文物科科長陳輝說,文物在出土前就受到了人為破壞,因此出土的器物比較殘破,但它們和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同根同源,都是由皇家工廠製作,供皇帝和皇室使用的器物。

張中華告訴封面新聞,此次出土的葫蘆范是迫使葫蘆依照人的意願生長成形的工具。

由於葫蘆與「福祿」諧音,葫蘆器因實用的功能、優美的外形、吉祥的寓意,從古至今廣受宮廷貴族、民間百姓的喜愛。

將幼小的葫蘆,納入刻有陰文的范模中,隨著葫蘆的長大,逐漸填實范模中的空間,待葫蘆木質化後取出,范模的陰刻圖文便在葫蘆上作陽文顯示出來,這種工藝被稱為范制葫蘆。

「之前我們出土過一個葫蘆范,范模內壁刻有精美的花紋,到現在我們也不知道這些花紋是怎麼刻進去的。

」張中華說。

據張中華介紹,青花瓷碎片出土後將用密封袋保存送到圓明園內的文物修復室,由同為課題組成員的文物修復師進行修復拼接。

而葫蘆范出土後將通過科技手段現場提取後送到文物庫房,看情況決定是否送往實驗室,研究其測年、成分、燒造工藝等。

封面新聞從圓明園管理處文物科了解到,在20多年的考古發掘中,圓明園遺址公園出土了5萬多件歷史文物。

未來,圓明園考古發掘工作還將繼續進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圓明園考古教人看懂有形有色的歷史

窺見「萬園之園」曾經的氣派——圓明園遺址最新考古發現披露光明日報記者 張景華靈動的「鎏金銅象首」、精緻的「雀籠黃釉琉璃」、古樸的「嘉慶御製刻石」、精美的「粉彩瓷磚」等,圓明園廢墟之下這些「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