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直播:洛陽鏟、無人機派上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8月17日上午9時,北京圓明園遺址公園首次在微博、微信、直播軟體等新媒體上直播考古實況,直接向公眾展示西洋樓遺址區的遠瀛觀考古現場,讓更多的人可以在網絡上「近距離」觀看並了解考古工作。

據圓明園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網絡直播旨在推動公眾考古的發展,使公眾更深入了解圓明園的遺址考古和保護工作,讓公眾走進文化遺產,也讓文化遺產融入大眾的生活。

圖為通過手機直播的圓明園考古實況。

( 中新社 鍾欣 攝)

▲在遠瀛觀遺址現場為網民直播考古過程。

(中新社 鍾欣 攝)

▲考古工作者正在圓明園遠瀛觀遺址現場進行考古挖掘(新京報 彭子洋攝)

@圓明園遺址公園微博截圖

考古地址緊鄰大水法遺址

圓明園首次在微博、微信、直播軟體等新媒體上直播西洋樓遺址區的遠瀛觀考古實況,並邀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圓明園課題組組長張中華現場講解,公眾在網絡上就可觀看遠瀛觀考古現場,了解考古工作。

據了解,遠瀛觀遺址位於長春園中軸線最北端,緊鄰大水法遺址,曾經是一座西洋鐘樓式高台大殿,是乾隆寵愛的容妃生活的場所。

遠瀛觀遺址僅存漢白玉雕花石柱和一些散落的石構件,此次考古涉及800平方米的遺址,將為下一步的搶險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遠瀛觀歷經多年風吹雨淋,底部有積水易坍塌,我們通過這次考古可對遺址底部進行墊土加固,也能研究遠瀛觀的建築工藝和布局。

」張中華說。

在考古現場,近十名工作人員蹲在地上拿著手鏟、刷子等工具小心翼翼地推開泥土,發掘地下文物。

張中華拿著手鏟對著直播鏡頭說:「我們在考古過程中會運用多樣專業工具,這把手鏟是專用考古工具,怎麼拿、怎麼推土都有講究,我光學習如何用好這把手鏟就用了七年。

」接著,張中華向公眾分享了考古小知識,並通過遠瀛觀地理位置、石構件大小及外形等分析了原有房屋的朝向、灶台及大門的位置。

一個小時之後,在現場一個剛清理出的探方內,一塊藍色琉璃構件已初露端倪,這對現場考古工作人員而言是個大收穫。

「西洋樓遺址區的遺蹟很豐富,我們今天雖只清理了一個探方的表層土,就已經發現了十幾件文物,包括黃色和藍色的琉璃構件、瓷片,還有青花瓷和粉彩。

」張中華介紹,文物出土後,歷史學、古代建築學等學科的專家會對出土文物進行會商,推測出文物的名字、用途、成分等信息,對能修復的文物進行清洗、修復、繪圖、三維掃描,再由文物局確定是否面向公眾展出。

修復一件出土文物耗時數月

張中華對這個場景再熟悉不過。

他向記者介紹,從之前考古的情況來看,圓明園表層包含的文物比較豐富,17日上午初步判斷有十幾件,能夠看到的有藍色、黃色以及沒掛釉的琉璃構件,還有青花瓷片和粉彩片等瓷片。

在現場,考古工人們挖掘出的一個藍色琉璃構件吸引了不少圍觀遊客,據張中華介紹,這個構件上口徑約25厘米、下口徑約15厘米,初步判斷體型較大。

這件琉璃構件的性質用途目前還無法判斷,這需要待它被轉移到室內後,經過專家聯合的會商判斷才能下結論。

圓明園出土文物很多。

去年西洋樓遺址區養雀籠的考古共發現了1萬多件文物,在一個25平米的探方內,1平米出土的文物大概是4到5件,張中華說:「考古工作雖然枯燥,但是我們每天都會有驚喜。

出土的文物中,絕大多數是琉璃碎片,這些碎片要如何組成可以向公眾展示的完整藝術品?目前工作人員正在加班加點修復此前出土的文物,僅修復一件就可長達數月。

看點

1圓明園將設模擬考古現場

因為常年經受風雨,遠瀛觀遺址的一些地方已經發生坍塌。

「所以要進行考古,把工藝、建築材料的尺寸、質地都搞清楚,把原來的樣子發掘出來,給今後的修復提供科學依據,而且摸清楚之後,以後怎麼展示、怎麼更好建設圓明園遺址公園我們才會有底。

2015年在對西洋樓遺址區養雀籠進行考古時,圓明園就首次開放了考古現場,此次遠瀛觀考古則是圓明園第二次向公眾開放。

考古界曾有言,科學化和大眾化是考古學的發展方向。

「過去,如果一旦有考古工作,現場會被封閉,遊客根本進不來」,而昨天記者在現場看到,遠瀛觀遺址和平時並沒有什麼區別,遊客隔著距考古現場1米左右的欄杆可以清楚地看到工作人員在做什麼。

「現在還不會全面開放,還得有一定的隔離措施,因為考古專業人員都經過了多年的訓練,知道在考古現場怎麼處理,但如果讓所有遊客都進來的話可能會出現問題。

不過,圓明園正在計劃未來做一個模擬的考古現場,把展覽參觀和自己動手考古結合起來,更好地提升遊客的考古體驗。

2洛陽鏟無人機都派上場

為了挖掘一件文物,考古人員需要用手鏟把表層的土清理到一旁,堆積起來的土不是被置之不理,工作人員把它們收集到寫有編號的袋子中。

這一動作不無意義。

這些被收集起來的土會被帶到特定場所進行檢測,「土裡可能會存在一些看不到的小東西,可能會非常重要,如果不經過這個流程就會被遺漏。

張中華說,負責篩選這些「小東西」的儀器叫做浮選儀,是考古中運用的現代技術之一,「植物的花粉都不一樣,浮選儀通過分析孢粉就能大致地推斷出過去圓明園種過什麼植物。

昨天在對遠瀛觀遺址考古的網絡直播中,張中華一共向觀眾介紹了4種考古中常用的工具,包括手鏟、洛陽鏟、比例尺和指北針。

在這些傳統考古工具之外,新的現代技術也正在被運用到考古當中。

過去,考古完了要進行回填,之後再確定考古的位置往往比較困難,然而有了RTK之後,這個與衛星連接的儀器可以形成坐標定位,還可以用來測量,形成立體圖像。

去年在西洋樓考古時,張中華還用到了無人機,「通過航拍可以了解到考古現場的整體狀況,經過室內處理後就可以形成考古遺址的三維模型了。

揭秘文物出土後被認清要3年

在文物重見天日之後,它們在幕後被清理修復的過程更顯神秘。

張中華告訴記者,文物被挖出轉移到室內之後,工作人員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進行必要的清洗。

之後,他們要根據碎片進行拼對,同一個顏色和質地先拼對一遍,如果碴口能夠對上,工作人員就要對這些碎片進行黏接,並進行修復。

修復之後還沒完工。

工作人員要對這些組合一新的文物按比例繪圖,然後拍照或進行三維掃描。

這些材料都要形成國家檔案,最後,文物的整體情況還要形成報告。

在修復成型之後、出報告之前,考古人員就要請歷史方面和建築方面的專家一起會商,「研究這些東西到底叫什麼名字、曾經有什麼用途,甚至送入實驗室分析成分產地。

」這樣一整個流程下來,大概需要3年時間。

「圓明園的考古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所以需要一直積累經驗。

」張中華在學校考古專業上了7年,「除了考古專業本身的內容,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都要懂,考古中遇到了什麼東西大致要知道是什麼。

」(新京報記者王夢遙)

綜合自,中新網|新京報|北青網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博圈立場

往期精選閱讀(直接點擊進入)

他對文物界來了一次「撥亂反正」

重視臨展,讓博物館成為「終身學校」

博物館還能這麼「玩」!

6大招提升博物館的12項功力

8月的展覽,你能看幾個?

視頻:海昏侯墓的考古故事,居然這麼有趣

博物館如何吸引年輕觀眾

一個好的博物館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第二屆全國十佳文博技術產品終評結果揭曉

陳列部主任每天在幹什麼?

敦煌原創動畫《降魔成道》引起一片叫好!

文博行業需要關注哪些新科技?

博物館IP運營時代來臨

博物館滿館精品 為何觀眾卻一臉懵

推薦:近期出版的15本文博類圖書

>>><<<

文博圈,qq群 149299743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圓明園106件出土文物首次展出

昨天,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圓明園課題組的工作人員在「圓明園考古展」上介紹最為精美和珍貴的銅鎏金象首發掘過程。本報記者 吳鏑攝本報訊(記者 袁京)大宮門河道中出土的銅鎏金象首、西洋樓養雀籠的黃釉琉璃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