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兵馬俑是希臘影響的作品的「證據」,看證據如何打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秦始皇兵馬俑是世界奇觀之一,長久以來一直以為兵馬俑是我國先人的偉大成就。

但是據最近的考古界的最新研究表明,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建設靈感來源於古希臘。

他們還指出早在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人在秦國直接有自己的工匠培訓基地。

實際上中國西方的接觸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之前的時期,義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並不是最早到達中國的西方人。

秦始皇陵的研究學者李秀珍表示:「有證據顯示,中西方最早的交流可以追溯到」絲綢之路「開始之前。

並且時間還有不小的差距。

對於秦始皇陵兵馬俑的事中西方合璧的說法其實是有來源的。

一方面在秦始皇之前,無論是窮兵極武的殷商;還是強盛的武周,都沒有以大批陶俑的傳說。

所以有專家認為這就是兵馬俑是中西合璧的產物,也是最好的解釋。

根據維也納大學的尼克教授指出,秦始皇陵兵馬俑中不同風格,其中的翻轉兵馬俑更加直接的印證了考古學家的理論。

秦朝的兵馬俑的設計很有可能是受到亞歷山大大帝時期公元323年之後,從西方傳過來的雕像藝術影響。

但是對於這些推論難免有些天方夜譚。

首先,在兵馬俑和希臘雕塑的外觀上。

兵馬俑是秦始皇希望帶到冥界的整齊劃一的軍隊,其兵馬俑神態肅穆。

而希臘作品大多是突出黃金比例,人體的強壯美。

顯然畫風都不符合。

其次從材質上說,雕塑的大體材料都是大理石、木材。

但是兵馬俑的材料都是陶。

可見工藝手法差別太大。

另外呢兵馬俑注重「塑」、而雕塑注重於"雕」,所以說無論是手法還是工藝以及材質,希臘雕塑和兵馬俑並沒有什麼聯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