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文物這麼值錢:中國人死保,日本人想搶走,美國人不想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原題: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的發現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簡牘,作為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三大發現之一,由於生不逢時,發現時正是中國多難時期,其保護確實是大問題,充滿艱辛、危機重重。

在敦煌簡牘、樓蘭簡牘後,1930年居延簡牘又被發現了,因為日本很快發動侵華戰爭,這批珍貴文物差點落後日本人之手,或是被當柴燒了。

再後冒險轉移至香港,抗戰全面爆發後,運往美國暫存,美國人卻欲耍懶,一直到1965年才送還給台灣。

圖:居延漢簡上之「居延」二字,古意濃濃

⊙里程碑式的聯合考察

斯文·赫定盜得的中國文物價值並不比斯坦因小,但他在中國的名聲卻沒有斯坦因糟糕,這可能和他後來牽頭與民國學者聯合進行西域探險有關。

正因為這次聯合探險,民國時期出土數量最大、影響最廣的「居延漢簡」被發現了。

圖:外方團長赫定

1926年冬,斯文·赫定再次帶隊來到中國,此時民國政府已不允許外國人胡來。

斯文·赫定被迫接受中方提出的條件,於1927年4月聯合組成了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

當年5月9日,斯文·赫定率團從北平西直門車站乘車出發,開始了這次在中國學術史有標誌性意義、里程碑式的考察活動,考察於1935年結束,陸陸續續進行了8年。

圖:1927年5月9日,西北科學考察團中方團員從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出發時與歡送者合影

參與聯合考察的中國著名考古學家黃文弼,後來撰文回憶,考察團一行從包頭抵達額濟納河畔,途中在一漢代古堡中便發現了數枚木簡。

1928年11月,在拜城和色爾佛洞,發掘出西域文字簡牘數十枚。

1930年2月l6日,在距吐魯番城西20里的古交河城中,掘獲「畏吾兒文字」殘紙若干片及少量木簡; 接著又在羅布淖爾北岸烽燧古址上,掘到漢代木簡殘簡數十枚,漆器銅件若干。

也是在1930年,居延漢簡發現了。

⊙「居延漢簡」出土

這年春,隨團考察的瑞典籍考古學家貝格曼,和中國同行一起,對居延附近、額濟納河流域的漢代城堡、亭障、烽燧遺址,進行了發掘。

4月20日發掘出了第一枚漢簡,之後,漢簡便開始一窩接一窩地冒出來了。

考察團先後在30多個地方、挖掘了586個坑位,其中463個坑中出土了漢代竹木簡牘及有文字的物品,總計多達10200餘枚,數量遠遠超過斯坦因所發現的「敦煌漢簡」,引起轟動。

這批漢簡依慣例,以出土地命名為「居延漢簡」。

圖:居延漢簡:額濟納居延前漢簽牌。

上面字為: 初元四年正月盡十二月檄算

居延漢簡,是一部相當完整的「邊塞實錄」,相當珍貴。

內容大多涉及當時的邊郡軍事、屯戍及邊地生產、生活方面,是研究兩漢邊塞制度、人口情況的第一手資料。

當時,貝格曼等瑞籍團員希望將自己發現的居延漢簡帶回瑞典進行研究、考釋,這一要求被中方學者嚴正拒絕,因為「聯考」中有規定,考察發現的一切東西都歸中國。

圖:居延漢簡之額濟納居延前漢簽牌。

上面字左:鴻嘉二年五月以來吏對會入官刺;右:鴻嘉二年五月以來吏對會入官刺

1931年5月底,這一萬餘枚簡牘運抵北京,首手研究。

中國方面由馬衡、劉半農、向達、賀昌群、傅振倫、余遜、勞乾等學者共同承擔了釋讀研究任務;瑞典方面提出,除貝格曼外,增加瑞典人高本漢、法國人伯希和參與研究工作。

但是這一「聯合研究」,並未能順利地進行下去,抗日戰爭爆發了。

⊙逃亡香港

居延漢簡初存於北平圖書館,後轉到北京大學研究院考古學會。

抗戰爆發前,居延漢簡未能與故宮文物一道南遷,留下了安全上的大隱患。

如果不是考察團員之一、名叫沈仲章的中國學者冒保護,居延漢簡可能不是被劫去日本,便是被野蠻日軍當柴禾燒了。

圖:居延漢簡之額濟納居延前漢簽牌。

上面的字,上:收失隧藏口鞮瞀各五 ;下:卅井吞虜隧鼓枎各一

1937年8月1日,日軍先頭部隊進入北平城,包圍了北大校園,居延漢簡的厄運就在眼前。

沈仲章時為北大研究所語言音律實驗室助教,兼任西北科學考察團理事會的幹事,看到形勢危急,沈

仲章一個人偷偷爬進藏簡的房間,分三四次把漢簡統統轉移了出來。

幾天後,日本特工處的三村大佐便乘車來到北大,尋找這批漢簡了……若不是沈仲章的個人冒險,這批珍貴漢簡肯定全部落入日本人手裡。

圖:居延漢簡之額濟納居延前漢簽牌。

上面字左:陽朔五年正月盡十二月府移丞相御史刺史條;右:陽朔五年正月盡十二月府移丞相御史刺史條

估計日本人不會放過,在時語言學副研究員周殿福和一個工友的幫助下,沈仲章將漢簡存放在附近嵩公府北大圖書館後面。

接下來,又把漢簡一根一根地捲起來,放在箱子中拎出,藏於西北考察團理事會負責人徐森玉的住處——北長街的一座小廟裡。

圖:居延漢簡之額濟納居延前漢簽牌。

上面字左:鴻嘉二年五月以來吏對會入官刺;右:鴻嘉二年五月以來吏對會入官刺

在得到領導指示後,沈仲章把漢簡從淪陷的北平帶出,運到天津。

再由天津運到香港。

漢簡在這一「逃亡」過程中,充滿了驚險,赴港是從水路搭船走的,沈仲章先將漢簡當作旅客的私人行

李託運,混上了船。

但上船也不保險,有日本海軍的檢查,後得到船長的幫助,放進了駕駛室。

圖:居延漢簡之額濟納居延前漢簽牌。

上面字 左:建昭二年十月盡三年九月吏受府記;右:建昭二年十月盡三年九月吏受府記

就在以為萬無一失時,卻出了大意外。

輪船到青島說要停十幾個小時,心情放鬆下來的沈仲章雇了一隻小木機船,擺渡到岸上轉轉。

可是,回來後發現輪船早開走了,海上連個影兒也不見。

幸運的是,船長在接到沈仲章的緊急電報後,很守信地把箱子交給了香港指定人。

最後,居延漢簡轉到時香港大學校長蔣夢麟手裡,才有了一個暫時的安身之處。

⊙美國人耍賴

l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局勢日益危險,香港也不平安了。

蔣夢麟等學者經慎重考慮之後,決定讓漢簡「留洋」,運往美國暫存。

在時民國政府駐美大使胡適先生幫助下,漢簡運抵後存進了華盛頓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倉庫中。

圖:居延漢簡之額濟納居延前漢簽牌。

上面字左:建始五年四月府所下禮算書;右:建始五年四月府所下禮分算書

俗話說,東西久放就是人家的。

居延漢簡在美國一放就是20多年,雖然當時說明是暫放,但美國方面卻遲遲不予歸還,要耍賴。

1958年起任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胡適,就此多次向美國國會圖書館交涉,但到四年後去世,胡適也未得到明確答覆。

直到1965年,美國政府才同意將漢簡送還台灣。

圖:居延漢簡之額濟納居延前漢簽牌。

上面字左:建武五年十一月以來告部檄記算卷;右:建武黍年記薄算

居延漢簡現收藏於台北市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大陸學者想看看也不容易。

令大陸學術界高興的是,1972年到1982年,由甘肅省等多家文物考古單位聯合組成的「居延考古隊」,在居延地區又先後發掘出了漢簡近2萬枚。

現在,中瑞聯考隊發現的,叫居延舊簡;共和國考古隊發現的,「居延新簡」。

(摘自《民國盜墓史·秘笈卷》)

說明:梧桐樹下戲鳳凰是著名歷史學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內容以歷史、考古、盜墓、風水、收藏為主,提倡無負擔閱讀。

文章除註明外,均為倪方六原創,有版權,請勿擅用!如需使用請作者聯繫,作者微信:nifangliu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他在荒漠中發現了樓蘭,卻也帶走了大量文物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有一個「探險時代」,那是一個崇尚探險的時期。探索未知給人們帶來的可能是死亡,也可能是財富、名望和地位。因而越來越多的人向地圖上那些空白點進發,沙漠、冰川、高山成就了一個個探...

抗戰中幾經輾轉保存下居延漢簡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至1945年8月15日本宣布投降,近15年間,日本侵略在中華大地上毫無人性地燒殺搶掠、草菅人命。在他們貪婪掠奪的資源中、不僅有物質資源,也包含了大量的文化資源。至今,在...

文物出土,讓我們得以回眸書法史

1900年,道士王圓籙打開了敦煌藏經洞,密封了10個世紀的洞窟開始與我們相見。考古專家宿白認為「敦煌石窟中排列整齊、卷帙分明的數萬卷文獻,讓以『皕宋千元』為極致的藏書家嘆為觀止,是世界上任何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