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金古韻——旅順博物館藏遼金文物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公元10世紀起,契丹族和女真族異軍突起,先後建立了遼、金王朝。

其文化發展脈絡深受中原地區影響,從而加快了中國北方民族歷史文明的進程,彰顯著以「契丹」和「女真」為代表的北方民族的彪悍與強大。

旅順博物館收藏一批遼金文物。

這些文物系日本殖民統治大連初期在我國東北地區「調查」所得。

數十年來,這些珍貴文物一直塵封在庫房中未與觀眾見面。

此次經過整理研究,將其以展覽的形式公布出來,在給觀眾帶來歷史文物信息的同時,更為相關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一. 馬背上的民族

遼是契丹族於公元9 1 6年在中國北方建立的一個強大民族政權。

極盛時期,其疆域東起日本海、黑龍江口,西至阿爾泰山,北抵貝加爾湖,南以河北霸縣、山西雁門與宋為鄰,「總五京,府六,州、軍、城百五十有二,屬國六十。

」公元1115年為金所滅,立國長達218年之久。

契丹是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其文化主要是以捺缽為特徵的草原遊牧文化。

捺缽文化與北方民族尚武的精神密不可分,《遼史·食貨志》載:「契丹舊俗,其富以馬,其強以兵。

縱馬於野,弛兵於民……」。

「捺缽」是契丹語,意即皇帝出行所居之處,相當於漢語中的「行在」。

雖然遼先後以上京和中京作為首都,但其政治核心並不在此,軍國要務均在捺缽決定。

因氣候、自然條件的制約,四時各有捺缽之地—春捺缽捕鵝鉤魚,夏捺缽避暑議政,秋捺缽射鹿,冬捺缽避寒議政、獵虎。

四時捺缽是遼代政治體制的集中體現和契丹族狩獵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遼代社會歷史的一個縮影。

1.馬鐙(圖1)

長14、寬9.2、通高20.2厘米

馬鐙是垂掛於馬鞍兩側的馬具,由中國人發明,目前已知最早的馬鐙實物發現於公元3世紀中葉到4世紀初的北燕貴族馮素弗墓中。

其作用不僅是幫助人上馬,更主要的是在騎行時支撐騎馬者的雙腳,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騎馬的優勢,同時又能有效地保護騎馬人的安全。

馬鐙的出現,大大提高了騎兵的戰鬥力。

遼代流行寬踏板直柄橫穿馬鐙,踏板上常見鏤孔,通常為水波紋或三角紋。

2.銜、(圖2)

銜環直徑7厘米

馬籠頭的重要組成部分。

銜置於馬中,用以制馭馬的行止。

鑣貫於馬銜的兩環中,以防馬銜脫落。

3.雙魚銅鈴(圖3)

鈴直徑5.17厘米

由鈴鐺和連體雙魚兩部分組成,雙魚置於鈴的頂部起裝飾作用。

鈴鐺掛於馬脖處,馬在行走時,鈴與內部的丸及頂部的雙魚相撞擊發出悅耳的響聲,使成群的馬隊互相有個照應,在晚上鈴聲還可以帶路。

4.平刃鏟形鐵鏃(圖4)

通長8.12、寬2.92厘米

刃面扁平,兩側弧線斜向下收,圓錐狀短鋌。

這種箭鏃接觸面廣、殺傷面積大,但穿透力較弱,適用於射殺未著鎧甲的兵士及戰馬。

契丹民族以遊牧狩獵為生,因這種鏃放血較多,容易捕獲獵物,故也在狩獵中廣泛使用。

此外,據有關專家研究,這種鏃也與遼代的「射柳」儀式有關。

5.燕尾式鐵鏃(圖5)

通長14.25、寬4.85厘米

鋒部兩翼細長呈燕尾狀,方錐狀鋌。

這種分叉式構造使箭鏃射中後不易取出,在戰爭中使用較多。

燕尾處易扎入或鉤掛易燃物,可用於傳遞火種,也被稱為「火箭」。

6.鳴鏑(圖6)

通長8.25、寬3.27厘米

鳴鏑在遼墓中共發現100餘件,是遼代具有代性的武器之一。

關於鳴鏑最早的記載見於《史記·匈奴列傳》,其用途是作為發布命令的信號。

到了遼代,其基本功能並沒有改變,主要是傳遞信息和報警。

在造型上,遼代鳴鏑更多地採用分叉式、重翼式等,因其風阻相對較大,能增加哨聲的音量。

二.遼代民風民俗

契丹本是遊牧民族,建立政權後生活方式逐漸走向半農半牧,直到以農業為主,其生活習俗除具有本民族的特質外,也受到中原地區的影響。

在帶飾方面,分契丹式和漢式兩種。

契丹式即指蹀躞帶,一般在上打一橫直長方形或橢圓形小孔,稱為「古眼」,在古眼內穿以下垂的小皮條,以懸掛各類小雜物。

蹀躞帶是一種極具契丹民族特色的衣飾,不但具有實用功能,更兼具有象徵性意義。

漢式帶無「古眼」,分雙帶扣雙鉈尾、雙帶扣單鉈尾及單帶扣單鉈尾三種形式。

契丹族使用的陶瓷器反映了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傳統文化。

由於契丹族與中原漢族的接觸,特別在遼建國後,契丹族與漢族雜居,中原漢族的飲食文化,包括飲食用具也大量傳入。

遼代陶瓷器可分為契丹式和中原式,其中雞冠壺、長頸瓶、鳳首壺、穿帶壺、雞腿瓶、海棠式盤等可做為契丹式的代表。

雞冠壺是最具契丹民族特色的瓷器,又稱「皮囊壺」或「馬鐙壺」。

分兩個系列,其一為穿孔式,在這個序列中,扁身單孔式年代較早,均出於早期遼墓;其二為提梁式,包括矮身橫樑式、扁身環梁式和圓身捏梁式。

遼中期以後,隨著定居或相對定居生活人口的劇增,有孔式雞冠壺逐漸被底部穩固且便於持拿的提梁式取代。

7.鎏金帶(圖7)

帶牌長3.37、寬3.52厘米

上無「古眼」,應屬於漢式帶。

該組帶銙部分缺失,現僅存七塊帶牌及一圭形鉈尾。

帶牌近正方形,表面鎏金,上鑄有鳥、花卉等紋飾,鳥兒體態豐盈,嘴銜仙草,從布局方式來看,帶牌上鳥頭部相對而立,推測應是分別置於腰帶的兩側。

每個帶牌後面各有四枚鉚釘,作鑲嵌皮帶之用。

8.扁身單孔雞冠壺(圖8)

高19、寬17.3、口徑5厘米

釉色淡黃,素麵無紋,肩部雞冠狀裝飾,平底,施釉不到底。

這種形制出於早期遼墓,肩部單孔承重小,容易使孔系墜豁,後被雙孔式代替。

9.綠釉劃花雙孔雞冠壺(圖9)

高27.7、寬16.6、口徑6.1厘米

仿皮囊形制,腹側邊緣呈兩道仿縫製線的凸棱,腹部飾捲雲紋,釉面氧化泛銀色,平底。

雙孔系較之單孔可以增強牢固性,更便於馬上攜帶,有的上面有猴形坐者,寓意「馬上封侯」。

10.綠釉提梁雞冠壺(圖10)

高45.6、腹徑17.2、口徑3.5厘米。

花邊式提梁,壺身施綠釉,平底,釉不到底。

這種壺底部穩固,易於持拿,隨著遼代中後期生活方式的改變最終取而代之,成為雞冠壺的主要類型。

11.黃釉鳳首瓶(圖11)

高32.3、腹徑11.1、口徑9.6厘米

六曲式杯口,長頸,頸上端塑一鳳鳥,頸下刻劃竹節紋,溜肩,長圓腹,腹下漸收,腹底刻三道弦紋,平底。

內外施黃釉,掛釉不到底。

下腹露胎處施白色化妝土。

12.三彩印花海棠式盤(圖12)

長27.6、寬16.6、高2.1厘米

遼三彩是一種低溫彩色釉陶,多用黃綠褐三種色釉渲染。

該盤為海棠花形,寬折沿,卷邊,淺腹,平底。

盤內底模印一株折枝牡丹,兩隻蝴蝶翩翩起舞,紋飾以黃、綠彩塗染,濃重處呈淺褐色,口沿處施綠彩捲雲紋。

13.醬釉雞腿瓶(圖13)

該瓶侈口卷唇,溜肩,腹部修長形如雞腿。

器身施醬釉,口沿至上肩部無釉,露黃褐色胎。

雞腿瓶是遼代典型陶瓷器之一,在遼墓壁畫中經常有契丹人背負細長雞腿瓶的畫面,說明此類器皿多為遊牧民族所用。

14.四龍四雁鏡 (圖14)

徑20厘米

雙弦鈕,圓鈕座,窄平緣。

內區有三層紋飾。

最底層為細密的渦紋,上為排列有序的菱紋,最上層四雁紋。

雁皆銜綬同向繞鈕飛翔,外區地紋與內區相同,地紋上裝飾四條飛龍。

15.纏枝菊花鏡(圖15)

徑17.45厘米

環形鈕,外緣與鈕座均呈連弧狀,使整個構圖規整優美。

緣內一圈弦紋與鈕座間均勻分布八朵纏枝菊花,花瓣飽滿、挺拔,花葉枝條纖細,枝蔓悠長。

三.遼代喪葬文化

遼代契丹貴族重厚葬,入葬時大都使用了特別豐厚而又考究的葬服,包括衣袍、冠帽、瓔珞、面具、網絡、靴鞋、腰帶、配飾、衾被、枕頭等等。

金屬面具和網絡是葬服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也是研究契丹人習俗的寶貴資料。

根據目前已知的考古文獻資料,出土金屬面具的遼墓約30座,出土面具近40面。

面具一般是按照死者生前容貌製作,有性別和年齡之分,質地不同,反映出墓主人身份的差別,已知出現最早且規格最高的是公元1018年陳國公主與駙馬合葬墓的兩件金質面具。

旅順博物館共收藏10件遼代面具,其出土地赤峰、朝陽、錦州等都在遼上京道和中京道行政區劃範圍之內,無疑是遵從遼代的喪葬風俗製作而成。

遼代早期的面具在各方面還不完善,製作粗糙且沒有定製,如陳國公主與駙馬的面具,雙目圓睜,面帶錘花,面具周圍鑽出一周密密的小孔用以和網絡相連接,連綴的孔眼和起伏的金屬絲影響面具的外表形象。

遼代晚期面具製作逐漸規範化,採用模製,固定為閉目,大多數在面具兩個耳朵的上下側各鑽一對小孔,整體上更加美觀自然。

館藏面具均屬於遼代晚期。

16.銀質面具(圖16)

殘長19.4、寬19.8厘米

橢圓形臉,額頂殘缺,面頰肥胖,小眼,眉毛與眼睫毛線條清晰可見。

蒜頭鼻,上唇及下齶部鬍鬚濃密,雙耳向外伸張。

耳部及面頰兩側有對稱的圓孔。

該面具扁平且薄,上有錘花,系利用單純錘鍱工藝製成,從面部特徵來看應是一位老年契丹貴族。

遼代貴厚葬,興宗曾於重熙十一年十二月詔令禁厚葬,而次年又對詔令加以修改,明確規定:「詔世選宰相、節度使族屬及身為節度使之家,許葬用銀器……」。

根據已發表的考古資料可知,出土銀面具的墓葬規模一般較大,因此墓主人的身份也應不低,或許其正在詔令准用銀器者的範圍內。

17.銅質面具(圖17)

長22.6、寬21厘米。

臉形清瘦,額頭寬闊,鼻部隆起,小口小眼,雙眼微閉,眼與嘴部開縫整齊,目視下方,神態溫婉沉靜。

整個面具無孔洞,背面有錦附著,從其特徵來看應為女性。

面部規整,起伏自然,系用整體模具錘鍱而成。

這種借用模具成型的工藝應比單純錘鍱成型的要晚。

18.銅絲網絡之手腳套(圖18)

手套長19、腳套長22厘米

所謂網絡,即是用銅絲或銀絲編綴成的葬服,由頭、胸背、左右臂、左右手、左右腿、左右足6個部分組合而成。

網絡皆因人而制,與屍體的各個部位緊密結合,編織絲線縱橫交織,整齊規則,形似一副鎖子鎧甲。

有遼一代對民族融合、北方經濟發展和整個社會歷史進程的進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同大多數封建王朝一樣,在統治後期,隨著封建化的完成及封建化程度的繼續加深,社會階級關係不斷發生變化,貧富分化日益加劇,契丹統治者對各族人民的剝削和壓迫也日趨嚴重。

統治階層的腐敗加劇了社會矛盾,各種武裝起義和鬥爭不斷,其中不堪忍受契丹貴族奴役和壓迫的女真人奮勇反抗,在完顏阿古打的領導下於1115年建立金政權。

名噪一時的契丹王朝就此退出歷史舞台。

四.金代政治經濟

金代同遼代一樣,都興起於北方地區。

因地域、環境及文明程度的關係,早期女真人及其先世一直以漁獵為主,兼有農業。

10世紀後半期,生女真完顏部定居按出虎水(今阿什河)之側,發展農業生產,掌握了冶鐵技術,逐漸強大起來。

金建國後,隨著經濟、軍事的發展,疆域不斷擴大,鼎盛時期,其勢力範圍東北到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今俄羅斯庫頁島),北到外興安嶺(今俄羅斯遠東地區),西北到蒙古國,西以河套、陝西橫山、甘肅東部和西夏交界,南到秦嶺、淮河與南宋對峙。

金朝作為女真族所建立的新興征服王朝,其遺留下來的部落制度性質濃厚,初期採取貴族合議的勃極烈制度,後逐漸由二元政治走向單一漢官制度,使金朝的政治機製得以精簡而強大。

軍事方面實行軍民合一的猛安謀克制度,千夫長的猛安,百夫長的謀克,合稱猛安謀克,其成員平時生產,戰時出征,是兵農合一的制度。

19.行軍萬戶之印(圖19)

印面長、寬5.5厘米

長方柱狀鈕,頂端有「上」字,高2.6厘米,重485克。

印文九疊篆。

萬戶是金代武官,金初地位很高,在《金史》記有:「切聞國初取天下,元帥而下唯有萬戶,所統軍士不下數萬人」。

金末,萬戶權勢逐漸削減。

20.提控所印(圖20)

印面長、寬6.5厘米

長方柱狀鈕,高3.4厘米,頂端有「上字」,重610克。

印文九疊篆。

金代在文武官職中皆設有提控官職,是屬於提轄控制總領之官吏。

金末由於戰事頻繁,招兵擴編軍隊,濫設提控等武官,所以流傳下來的此類印較多。

21. 家都缽謀克之印(圖21)

印面長、寬6厘米

長方形柱狀鈕,高3 . 7厘米,頂端有「上」字,重7 0 0克。

印文九疊篆。

印背右側陰刻「大定九年八月」,左側陰刻「少府監造」,左邊陰刻「系梅里猛安下」,上邊陰刻「鏁家都缽謀克之印」。

以上可見,金代官印多為方形印面, 長方形柱狀鈕, 鈕上端多刻有「上」字,以示用印方向。

印文絕大多數採用漢文九疊篆。

印的背面、側面多刻有楷書年號、印面文字和鑄造機構等內容,這是金代官印的顯著特點之一。

五.金代文化生活

金代器物風格質樸、注重實用,彰顯了北方民族豪邁的性情,同時又因受中原文化影響,與之呈現出某種趨同性。

金代瓷器的釉色品種、燒造工藝和裝飾手法具有一定民族風格,同時也較好地繼承了宋瓷的優秀傳統。

金代銅鏡紋飾豐富、製作精美,既創造出本民族特色的銅鏡,又出現了許多仿漢、唐、宋鏡。

在鏡子邊緣多有官府檢驗時的刻款,是研究其流行時代、使用地區、政權結構及社會生活等的珍貴資料。

22.白釉褐花四系罐(圖22)

口徑8.1、腹徑42、高50厘米

敞口、短頸、溜肩,長圓腹,腹部下收,頸部四系。

肩部二周弦紋,上腹部繪製花草幾何紋,線條隨意自然,下腹部施褐彩。

金代早期瓷器中的瓶、壺、罐等多配有雙系、三系或四系耳,這種便於懸掛提拿的造型特徵,很可能與女真民族早期的遊牧漁獵生活有關。

23.雙魚鏡(圖23)

徑20.1厘米

雙魚鏡是金鏡藝術水平和獨特風格的代表。

該鏡紋飾採用浮雕與線刻相結合的手法,雙魚環鈕首尾相接,布滿整個畫面,身軀肥腴,鼓腮吐水,周圍水流翻滾。

女真人世居「白山黑水」間,黑水就是指今天的松花江,該地盛產淡水魚,尤以鯉魚為盛。

魚同「余」音,象徵富貴有餘,也像征著子孫繁衍,隨著唐代科舉制的推廣和完備,「鯉魚跳龍門」的說法更是家喻戶曉,深得民心。

24.四童攀花鏡(圖24)

徑11.65厘米

童子鏡為金代銅鏡藝術的又一獨創。

此件鏡八角形緣,緣內弧與鏡面弦紋之間飾一圈蝴蝶紋。

鏡子主題紋飾為四童攀花,四童繞鈕而列,或躺或臥,撫枝弄花。

童子面容圓潤,體態健壯,襯托出熱鬧、安定、祥和的氣氛。

25.柳毅傳書短柄鏡(圖25)

徑9.9厘米

人物故事是金代銅鏡紋飾一個重要題材。

鏡子的主題紋飾向我們展示了柳毅救助龍王的女兒,最後與她結為夫妻這個故事。

金代銅鏡該類題材內容廣泛,類似的還有犀牛望月、牛郎織女等。

26.煌丕昌天海舶鏡(圖26)

徑17厘米

八出菱花形緣。

鏡鈕下方一艘船,桅杆高聳,頂掛風標。

船頭三人,一人持劍,船尾兩人把舵。

周圍波濤洶湧,水中有魚、龍出沒,其中船正前方一龍吻部大張,肢爪伸展。

該畫面表現的是春秋時期「次非斬蛟」的故事,藉此表現女真民族的勇猛精神。

鏡上鑄有「煌丕昌天」銘文,表達了人們向天祈福免災的願望。

27.金代面具(圖27)

通長18、寬11.45厘米

面形修長,表面鎏金,頭有椎髻,額上三道刻紋以示皺紋,核桃形眼睛,鼻部隆起且底部寬平,兩耳平直略呈長方形,耳垂部位有圓孔,嘴巴張開呈「口」字型,舌頭和牙齒外露,下齶有髭鬚。

面具較小,從其與人面的比例來看,不能直接罩於面上,可能作鎮墓之用。

六.金代完顏婁室墓出土品

完顏婁室墓位於長春市東10餘公里的石碑嶺,是較重要的金代遺存之一。

完顏婁室,字斡里衍,是大金開國功臣,女真族著名將領,在滅遼戰爭中,屢建戰功,曾為黃龍府萬戶,後俘獲遼天祚帝,可謂戰功顯赫,生前多次受到金最高統治者的獎賞。

公元1130年(金天會八年)病死於軍旅之中,公元1146年(金皇統六年)被追封為莘王,後改諡金源郡王。

死後歸葬於濟州之東南奧吉里,即今日石碑嶺。

1912年日本人挖掘此墓,未留下科學的考古發掘報告。

據旅順博物館最後一任日本館長島田貞彥《關於滿洲吉林省石碑嶺發現的金代遺物》記載,當時共挖掘出32件文物,主要是金、銀和玉質的飾品,歸南滿鐵路株式會社所有,1936年2月26日寄存於旅順博物館。

由於歷史變遷,我館現收藏12件該墓出土文物。

28.白玉荷花冠飾(圖28)

長4.3、寬4、厚0.6厘米

一對,大小形狀相同,近似正方形。

由和田白玉製成,以鏤雕及陰線刻相結合的技法,雕刻出盛開的蓮花、含苞欲放的花蕾、舒展的荷葉、捲曲纏繞的莖蔓及蓮子,寓動於靜。

29.白玉獅形飾品(圖29)

通長4.1、高2.9厘米

運用立體圓雕技法雕刻而成。

獅子方頭翹尾,雙耳突出,鼻微上翹,前肢撐地,後肢彎曲呈蹲臥狀,身體渾圓,小巧可愛。

寥寥幾筆刻劃出鬃毛、嘴、眼等部位,刀法簡練粗獷。

背至底部有一穿孔,為繫繩佩帶之用。

30.銀網冠(圖30)

直徑16.9、高7.6厘米

以銀絲編織而成,呈扁圓形網狀。

冠頂為一小圓滿環,銀絲較粗,以此圓環為中心,用細銀絲編織,口部以銀片包裹一周。

此冠與北京房山區金陵遺址出土的金絲冠相似,其冠頂部海棠花飾,四周編成網絡形,是皇后冠飾中起支撐定型的骨架部分,用來縫製在絲織品內,輪廓成冠狀。

31.荷葉形石飾品(圖31)

長近4厘米

一對,大小形制相似。

利用褐色石料雕刻而成。

正面中間部位有一圓形葉心,周圍以深淺不一的陰線雕刻出荷葉的葉脈。

背面扁平,無紋,無穿孔,應為某種用具上的鑲嵌物。

《遼金文物展》從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民風民俗等方面詮示了1000年前生活在北方的契丹、女真的民族文化、地域風采和文明歷程。

雖然在有限的展覽空間內不能面面俱到,但從中可以管窺遼、金這兩個少數民族政權的風采。

展覽以歌頌中華民族大家庭、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宗旨,是集觀賞性、知識性、學術性於一體的展覽。

觀眾直觀遼金歷史,感受到北方民族固有的文化特色,同時也領略到其與中原地區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和共同發展的輝煌一面。

參考書目:

①《中國東北史》,佟冬主編,吉林文史出版社。

② 《遼代歷史與考古》, 項春松著,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③《陳國公主墓》,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哲里木盟博物館編,文物出版社。

④《宋遼陶瓷鑑定》,鐵源主編,華齡出版社。

⑤《契丹政治史稿》,陳述著,人民出版社。

⑥《金源文物圖集》,鮑海春、王禹浪主編,哈爾濱出版社。

⑦《白山·黑水·海東青——紀念金中都建都8 6 0周年特展》圖錄,首都博物館、黑龍江省博物館編,文物出版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瀋陽康平出土遼金時期 珍貴文物700多件

4月5日,記者從康平縣文物管理所獲悉,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康平共發現遼金時期遺存近180處,其中不僅有遼代的冶金遺蹟,也有金代的石經幢、窖藏貨幣等文物,這些都是遼寧地區遼金文化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同文物中的西京印跡

那些年,我們一起去過的大同——剛一出火車站,看到「大同站」三個字,魏碑體,立刻就覺得這裡不同凡響——當然不同了,《戰國策》記載的北狄所居之地、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稱號不是白叫的...

2015年遼金西夏史研究綜述

2015年遼金西夏史研究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據筆者不完全統計,全年出版專著80餘種,發表論文1100餘篇。儘管低水平及重複之作仍大量出現,但在政治史等領域也出現了一些高水平的論著。由中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