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考古:秦始皇靈感可能來自古希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IT之家訊 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兵馬俑自從重見天日以來,讓全人類為之驚嘆。

兵馬俑的修造雖然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但這一形式首次避免了之前「人殉」的殘忍方式,大幅減少了帝王墓葬的人員死傷。

雖然兵馬俑為秦朝獨創,但最近考古學家卻發現,秦始皇之所以要採用這種陪葬雕塑的形式,可能是從古希臘人那裡獲得了靈感,因為有證據表明,古希臘人甚至可能早在公元前3世紀就抵達了秦國,並培訓當地工匠。

這表明早在絲綢之路開闢之前,秦始皇就已經和當時的西方文明有較為密切的接觸。

還有一項發現可輔證上述研究,IT之家了解到,在新疆發現的歐洲人線粒體DNA表明歐洲人可能在秦朝之前就在中國西部地區定居和繁衍。

要知道中國在兵馬俑之前並沒發現有大規模鑄造真人大小塑像的傳統,之前的塑像基本上都是20厘米左右高度的小器型,且工藝並不成熟。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學家李秀珍稱,兵馬俑的現象表明這種真人大小的塑像可能受外來文化影響。

維也納大學的Lukas Nickel教授認為,古希臘雕塑藝術流入中亞的時間可以追溯到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23年去世)之後的一個世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