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蔣方舟:"我註定要寫襄陽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家寫作需要尋找故事,需要不同的生活體驗。
身為職業記者和專家作家的蔣方舟,是怎麼處理自己的多個社會角色,進行創作的呢?她平時是怎麼看書閱讀的?她會不會寫襄陽的故事?身為襄陽籍傑出青年代表,她想的襄陽的年輕人說點啥? 19日上午,記者與蔣方舟的聊天中,得到了答案。
□襄陽漢江網記者王衛華 實習生楊建樓 李成龍
作家寫作需要尋找故事,需要不同的生活體驗。
身為職業記者和專家作家的蔣方舟,是怎麼處理自己的多個社會角色,進行創作的呢?她平時是怎麼看書閱讀的?她會不會寫襄陽的故事?身為襄陽籍傑出青年代表,她想和襄陽的年輕人說點啥?
19日上午,記者與蔣方舟的聊天中,得到了答案。
關於寫作:故事源於生活經歷和內心體驗
我最近出版的小說《故事的結局早已寫在開頭》,寫了九個旅遊城市,國內國外的都有,也都是我自己去過和比較喜歡的地方。
我的工作比較自由,沒有硬性的一定要打卡的限制,這給了我很大的空間可以各處旅行,在一個地方呆比較長的時間。
很多的靈感,都是在一個在新地方後激發而來的。
作家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神秘,一個作家一生要寫很多故事,沒有單一的故事來源,但大部分故事是靠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編出來的,只有一小部分是聽到身邊人講的。
作家所有作品的每個人物有自己不同的特質。
作家會把自己身上的某一特點、某一慾望放大,去描寫這一人物。
寫作時,作者和作品人物是一體的,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影子,和自己想表達的困境和快樂。
寫小說比寫雜文難的地方在於,小說如果寫得不像,會特別明顯。
哪怕是一個沒有受過文學訓練的人,也很易看出這人物反應是不對的,或者人和人之間的說話是有問題的。
小說創作時,還是會比較依賴於自己之前的經歷,包括不少你聽到的或看到的、記憶里比較動人的瞬間。
哪怕在一個配角身上,你也會用到很多記憶里珍藏的故事和瞬間,儘量去把他變得更豐滿。
關於讀書:拋開手機關起門來享受閱讀
現代社會,社交媒體和電視的發達,可能讓人們看書的時間更少了。
但如果你認真地去看一本書或半本書,你可能會覺得這用不了太多時間:兩個小時就可能讀完半本書,四個小時可能讀完一本書。
而讀書的收穫可能比你躺在那兒看一兩天電視的收穫會更大。
任何一個人能靜下來看半本書或一本書,都能感受到這種效果。
我自己看書的時候,會把手機拿得很遠,開著音響在書房看,那時我感覺不到時間的變化。
關於家鄉故事:將來一定會寫襄陽的故事
寫關於襄陽或關於老家的東西,要經歷一個時間和距離的感受過程,就像沈從文寫《邊城》或是魯訊寫《魯鎮》,經歷了一定心理的距離後,才會對家鄉有另一種不同體味。
我還比較年輕,能感知到的故鄉的東西,在心中醞釀的還比較淺薄,時間上的醞釀也不夠。
我覺得可能等到自己年齡更大一些,有一定沉澱後,可能寫出來的東西才會更打動人。
每個作家的寫作離開不生活,我自己的生活很大部分在襄陽,記憶的很大部分也是在襄陽。
我眼下正在寫一個長篇、非現實主義的小說。
等幾年之後,我一定會寫關於襄陽的故事。
寄語家鄉人:年輕人要勇敢創世界
襄陽有許多非常優秀的青年代表,在各個行業,各個城市。
我自己只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分母之一。
我們不能希望通過誰看到什麼樣的景色,也不能通過誰去經歷什麼樣的生活。
我非常希望老家的年輕人包括青少年(他們每個人都會對外部世界有一個想像),能夠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去、去經歷,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很豐富多彩。
這比通過別人的眼睛來看到的,來得充實和快樂,更紮實一些。
我相信襄陽的年輕人有這樣的潛力和能力,把自己的人生過成一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