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版「古墓帝影」!兩千多年前南越王趙佗為何能活過百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廣州市中心的一座石山被削平,卻驚現一座大型古墓。

一萬多件重磅文物的現身,揭開兩千多年前一個嶺南古國的興衰秘聞。

《寶覽南粵》連續兩期走進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穿越兩千年,重新回到那些通過文物重塑,細緻真實的南越故事中。

這一期,我們將通過三個關鍵詞,帶大家縱覽南越國的歷史和南越王墓挖掘的過程,更多相關寶藏也將陸續呈上。

關鍵詞

老幹部

老幹部STYLE,並不止這兩位。

2000多年前南越著名老幹部,就是南越的第一位國王趙佗。

南越國創立者趙佗原本是秦朝的將領,祖籍河北,年少善戰。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大軍南下,統一嶺南,隨軍南下的趙佗被任命為南海郡龍川縣的縣令。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農民起義反抗秦王朝的暴政,趙佗趁機擁兵自立,於公元前203年建立南越國。

公元前196年,趙佗接受了漢朝封賜的「南越王」印綬,從此南越國成為西漢王朝的屬國。

這位曾被毛澤東評價為「南下幹部第一人」的趙佗,足足活了102歲,在位67年。

真是名副其實的「老幹部」。

因為他活得太久了,以至於他的兒子都死了,留下的王位只好由其次孫趙眜(劃重點,這位的名字後文會反覆出現哦)來繼承。

趙佗的長壽秘笈,至今是一個謎。

不過西漢南越王博物館館長吳凌雲這樣分析:「一是不近女色;二是不聽靡靡之音;三是勤勉工作;第四點我想從他的政績來講,他一定是樂觀向上的。

這四碗老幹部養生「濃雞湯」,大家趁熱喝了吧!

關鍵詞

大一統

1983年6月9日,位於廣州解放北路的象崗山上,當推土機把50米的石山削去17米的時候,一位工人驚訝地發現,鐵鋤下竟有一座大型地下建築。

當時的考古隊長、著名考古學家麥英豪生前最後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向南方日報記者獨家揭秘當時進入墓道所見的情形。

「好多大缸下面有蓋印,寫著『長樂宮器』,長樂宮是西漢王朝的最高宮殿,仿照漢朝名字,墓主肯定不得了,是個大人物。

考古專家還發現墓主人竟身穿一件絲縷玉衣下葬。

這件玉衣全長1.73米,共用2291塊玉片,以絲縷縫系、麻布粘貼編綴而成。

史料記載,漢代帝王和諸侯死後都要穿玉片連綴而成的殮服,墓主尊貴的身份不言自明。

由此可見,在兩千多年前,南越國的統治階層,從宮殿官署的命名到墓葬規格等,均以當時的西漢王室規格為風向標,反映了嶺南社會完全和中原保持了一致,真正實現了漢帝國的大一統。

關鍵詞

南越STYLE

從墓葬的規格,已經暗示了這座古墓主人不凡的身世,但他究竟是誰?一個戲劇性的考古發現出現了!

一位考古隊員突然發現了一件金黃色的印章,上面清晰地刻著四個字——文帝行璽。

Who is 「文帝」?

南越國共有五代王,其中,被稱為「南越文帝」的只有第二代王趙眜(劃重點,就是直接繼承爺爺趙佗王位的那位)。

除了是墓主人身份的直接物證,這枚雕刻精緻的文帝行璽還見證了南越國盛極一時的輝煌歷史。

有趣的是,用璽印本是繼承了中原的文化,但用龍做鈕做印又是一種本土的創新。

由此看來,這個印章的設計可謂是「南越 style」。

早在南越國時代,龍和鳳就已經是王族最喜歡使用的圖案。

覆蓋在墓主人右眼上方的龍鳳紋重環玉佩,堪稱極品。

它還體現了中國哲學觀當中最核心的一個字——和。

陰陽調和,龍鳳呈祥,這麼好的寓意,這麼高的顏值,難怪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要選它為「館徽」。

公元前111年,南越國國力衰微,內鬥不斷,最終被漢朝所滅。

雖然南越王朝早已煙消雲散,但這個統治嶺南93年的邊陲古國的興衰,卻是漢代大一統盛世的生動見證。

從這些珍貴的國寶中可以看出,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的融合發展。

廣州的「包容」和「創新」,正是千年前老祖宗延續下來的優良傳統。

來源 | 南方+客戶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從南越王墓聊聊南越王朝

西漢南越王墓位於廣州解放北路的象崗山上,是西漢初年南越王國第二代王趙眜的陵墓(趙眜是趙佗的孫子,號稱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該墓於1983年6月被發現,挖掘完畢即在原地建立西漢南...

西漢南越國第二任王:文王趙眛墓

西漢南越王墓位於廣州解放北路的象崗山上,1983年6月9日上午被發現,考古人員趕到現場進行多方勘測。墓主人身穿絲縷玉衣,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璽金印」一方以及一枚青白玉篆刻的「趙眜」玉印,可證墓...

南越王趙佗墓珍藏品介紹

南越國是西漢初年偏隅嶺南的地方政權。它由趙佗於公元前203年所建,共傳五代,歷93年,於公元前111年為漢武帝軍隊所滅。南越國位於五嶺以南,其疆域包括今天的廣東、廣西和越南北部的廣大地區。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