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生前霸氣威武 死後陵寢讓後世崇敬有加 連盜賊都敬而遠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坐落於江蘇南京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每年都吸引無數中外遊人前往觀賞和拜謁。

這座占地面積達170餘萬平方米的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后的合葬陵墓。

取名「孝陵」也有一定說法。

史料介紹,明孝陵作為中國明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直接影響了明清兩代五百餘年20多座帝王陵寢的形制。

依歷史進程分布於北京、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寢,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營建,在中國帝陵發展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因此,明孝陵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譽。

(明孝陵)

新中國成立後的1961年3月,明孝陵被列為首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2006年12月,又被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不容置疑,明太祖朱元璋在歷史上有著一席重要的地位。

且不說他「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對民族和歷史發展的貢獻和影響,單就說他的貧民出身,他的傳奇經歷,他的拼殺創業,他登基的霸氣威武,他的鐵腕治貪,包括他誅殺功臣的殘酷,一直到今天仍讓人們議論不休。

可以說,就連他死後的陵寢,也令後世尊崇和景仰有加。

根據記載,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於應天(南京)皇宮,享年71歲,廟號太祖,諡號高皇帝,葬明孝陵。

早在朱元璋臨朝主政的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已開始考慮自己的後事了。

他欽命中軍都督府僉事李新,全權主持陵墓的營建工程。

此年八月,朱元璋寵敬的馬皇后去世,九月先期葬入此陵,定名為「孝陵」。

孝陵之名,取意於諡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還一說是馬皇后諡「孝慈」,故名。

明孝陵建設在朱元璋死前進行了十幾年,朱元璋對其極為用心,耗費的人力物力都十分驚人。

這一切既是為了馬皇后,當然也是為了他自己。

他對馬皇后感情至深,在她去世後再沒冊立皇后,朱元璋一定在生前就想好了死後與其合葬。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朝廷立即啟用孝陵地宮將他與馬皇后合葬。

其時,孝陵尚未建完,一直到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整個工程才算建成。

這一陵寢工程歷時長達30餘年,先後調用軍工10萬人次以上。

其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形制參照唐宋兩代帝王陵墓並有所增益。

孝陵建成時,圍牆內享殿巍峨,樓閣壯麗,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圍入禁苑之中。

朱元璋的四兒子朱棣繼位後,還特意為父親在明孝陵豎立「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

此後,每年年底,明朝皇帝都要到孝陵祭掃,皇族中有人犯錯還將被罰到孝陵守陵悔過。

後來的明朝皇帝一直以南京的紫金山為明朝龍脈所在,對其甚為關注。

嘉靖皇帝曾將紫金山改名為「神烈山」,崇禎皇帝還豎立禁止在紫金山採伐、動土的「禁約碑」。

據傳,當時從朝陽門(今中山門)至孝陵衛到陵墓西北,所築的皇牆有20多公里長,護陵駐軍有5千多人。

那時候陵園內亭閣相接,享殿中煙霧繚繞,松濤林海,養長生鹿千頭。

鹿鳴其間,氣象萬千。

(明孝陵景區圖片)

朱元璋與馬皇后合葬的地宮俗稱「寶城」,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它的四周有條石砌成的石壁。

從1997年開始,國家文物工作者利用精密磁測等高科技手段,對明孝陵進行了長達6年的考古勘探。

明孝陵地宮經探測被認定位於圓形寶頂下面,專家測算地宮建築面積在4000平方米以上,幾乎是已發掘的定陵地宮面積的3倍。

明孝陵地宮的具體形制還不能清楚知道,但從明孝陵現存建築、明故宮建築遺存上大量使用石料作為建築基座的現象,以及已經發掘的定陵地宮全部用石材構築的實例推斷,孝陵地宮應該也是全部用石材構築的大型殿宇式地下建築。

文史專家大膽猜測了地宮殿堂的設計,參照主人生前居住的宮殿,認為地宮一般應有主次之分,大跨度條石起券的拱券門作為明孝陵建築的主要特徵在地宮中也許會繼續使用,主大殿會布置成廳堂的樣式,擺放一些祭祀用品,並設有盛香油的大缸,點長明燈。

後殿作為地宮的主要部分,按照慣例應是擺放皇帝、皇后棺槨及各種隨葬品的地方,朱元璋與馬皇后的靈柩就停放在後殿的棺床上。

對於一位開國皇帝而言,地宮裡隨葬各種金銀珠寶、龍袍錦緞、儀仗用具及生活冥器應該是毋庸置疑的。

當然所有的推測都只是猜想。

文物工作者利用精密磁測等高科技考古勘探和研究還堅定證實,明孝陵歷史上沒有一次被成功盜掘過。

之所以至今保存完好,是明孝陵的特殊防盜措施、歷史機緣以及地理位置共同決定的。

經過勘探,明孝陵所在的獨龍阜原本是一座堅固的石頭山。

有些皇陵多是從山上往下挖掘一個深穴,建好後再封起來,但明孝陵卻是橫向鑿入山體,從內部掏空建玄宮。

這種橫穴式的方法雖然工程浩大,但十分堅固。

在沒有炸藥公然爆破的情況下,盜墓賊想從頂部向下打盜洞根本行不通。

橫穴式設計,還使墓道成為盜墓賊的唯一通道。

為了隱藏好墓道,修建明孝陵的工匠也是費盡心機。

通過精密磁測,考古人員探測到,墓道並不是人們想像中在正中間,而是偏在一邊,這種反常規的設計會讓盜墓賊無功而返。

除了橫穴和側墓道,考古人員還在明孝陵寶頂高高的封土堆下發現了厚厚一層圓潤的鵝卵石。

鵝卵石本來應當出現在低洼的山澗中,但它們現在出現在獨龍阜的山頭上,只能說明這是人力背上來有意鋪設的。

這些鵝卵石不僅便於雨水迅速滲透到寶頂排水設施中流淌出去,更為重要的是防盜。

這類似於古代一種流沙防盜法,當盜墓賊挖開一個洞時,鵝卵石就會從四面八方滾落下來把洞填滿。

這也是孝陵到現在連盜掘的痕跡都很難找到的原因之一。

在明代朱元璋之後,南京明孝陵一直是祖宗根本之地,備受尊崇。

每歲有固定三大祭、五小祭。

凡遇國之大事,均需遣勛戚大臣祭告。

雖然明代以後南京城屢經戰火,但可能是攝於明太祖朱元璋的霸氣和威名,每個新政權無一例外地對明孝陵加以保護。

清朝建立後,通過保護明孝陵,有效消除了江南地區的抗清思想。

甚至康、乾二帝每次下江南必定要來明孝陵虔誠祭拜,康熙還在陵前立了「治隆唐宋」的石碑。

洪秀全、孫中山在南京成立政權後的第一件事也是祭拜明孝陵,以示推翻滿清、恢復中華的決心。

(民國初期領導人拜謁明孝陵)

2003年7月,在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明孝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周邊的明功臣墓,常遇春墓、仇成墓、吳良墓、吳楨墓及李文忠墓等5座功臣墓也同時被劃入世界遺產保護範圍。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

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明孝陵機關重重,朱元璋究竟要隱瞞什麼

1明孝陵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墓,距今已有六百年歷史。明孝陵中埋葬著明朝開國帝王朱元璋和皇后馬氏,因為馬氏諡號「孝慈」,故以「孝陵」為名。明孝陵宏偉壯觀,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影響了明、清兩代帝王...

大揭秘:朱元璋陵墓隱藏600之謎終於解開

朱元璋的陵墓——孝陵如此恢弘的建築,地宮一定是非常可觀的。由於孝陵是不能發掘的,地宮情況能否知道呢?最近,傳來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孝陵的地宮狀況和結構基本探察清楚了。專家使用精密磁測技術對明孝...

大明朝開國大帝之朱元璋陵墓

皇家陵墓歷來是盜墓賊們覬覦的目標,奇怪的是,明朝滅亡以後,明孝陵地面建築在歷次戰火中毀壞殆盡,龐大的孝陵地宮卻保存完好。難道盜墓賊對朱元璋格外手下留情?在昨天上午召開的「紀念朱先生誕辰100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