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出土一物重達5噸,為何在國外展出10年?專家:墓主是外國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太原出土一物重達5噸,為何在國外展出10年?專家:墓主是外國人

文 | 韋爵爺

近年來,文物專家通過對古墓的研究和發掘,各地都出土了很多有價值的文物,只是大多數文物都是小小的,可是山西博物館裡有件文物重五噸,乃是1999年被太原市晉源區王郭村的村民挖水溝時給挖出來的。

幸好這個村民文物意識很強,沒有當成是什麼不中用的石頭,而是及時報告給了上面的文物專家,這才沒讓這件文物再被掩埋。

據介紹,當時專家趕到現場時看到那是塊很大的石板,也沒有特別心動,就以為那石板是塊墓碑或者廢棄的建築材料,仔細看時才發現,那居然是個石槨蓋,且這個石槨不是普通的石材,而是用漢白玉雕刻而成的。

有石槨也就等於說此地有古墓,而且通過石槨的材質,專家隱隱覺得這個墓主的身份不一般。

然後遺憾的是,這座古墓早就被盜了,也沒從中挖出什麼珍貴的文物,不過墓主的身份,專家還是搞清楚了,他叫虞弘。

虞弘不是本國人,是位來自魚國的尉紇驎城人。

那麼「尉紇驎城人」現在在哪兒?有專家推斷他應該是栗特人。

後來專家又利用NDA技術對虞弘夫妻的出生地進行了分析,檢查結果表示,虞弘的DNA跟現在的塔吉克斯坦人比較像,而且該地區也曾是栗特人待過的地方。

不過不知為何,虞弘輾轉來到中國,還曾在北周和隋朝當過官,干過涼州刺史和儀同大將等職務。

由這裡可以看的出來,中國古代就對外國人相當的友好了,連一個外國人都能在朝為官,還成了華夏歷史的三朝元老,可見我們華夏民族的包容和開放。

因此,當國內準備在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進行文物展覽時,虞弘的石槨就是件難得一見的寶貝了,這件寶貝彰顯了華夏民族的大度、寬容及容人之量。

只是虞弘的這件棺槨實在太重,重達5噸,不過因為它本身存在的特殊意義,所以重量倒不成問題了,最終這件石槨文物在國外展出十年,在世界各地轉了一圈才又回到中國。

虞弘的這件石槨代表著一個外國人可以在國內生活、當官、發展、成功的真實過程,也有利於我們向外推行自己的文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