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怎樣建,且聽專家意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山國文化發展定位研討會匯聚了建築規劃、文物考古、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專家。

隨著中山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成功立項,人們對遺址公園的建設越發關注。

我們就先從讀者最關心的遺址公園相關的內容開始為大家陸續推送。

本期推出的是河北省文物局局長張立方、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所長張文瑞、北京建工建築設計研究院副教授徐怡芳博士、北京建工建築設計研究院高級建築師王健博士的精彩發言。

中山國文化遺存定位

河北省文物局局長 張立方

關於中山國,國輝書記致辭中講到石家莊的「四高四強」,「4+4」現代產業格局,實際上就已經把中山國在區域內的主要定位說清楚了,我想說的是這裡面有幾件事需要我們把握:

第一個是關於中山國文化遺存的定位,包括時間、空間和內容角度的定位。

時間方面要理清順序,中山國這一股力量,從西邊通過什麼方式進入,和當地發生了一些什麼關係形成了這樣一種文化?它的形成、發展和延續,從時間的緯度上是個什麼概念?在兩千多年前那段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形成了什麼?這個需要搞明白搞清楚,而不是用傳說推測或者是某種想像思維形成的概念。

這個工作需要進一步通過考古發掘來實現。

現有的文獻已經研究的很充分了,需要有一些新的證據和實證繼續研究,就是所謂的科學的推定。

比如說講到戎,怎麼形成的中山,再到後來的中山,這個過程裡頭如何貫穿了除了血統以外的文化?從空間關係上講,在兩千多年前,有一個大的格局,人類文明達到一種爆發,思維有很大的進步。

這些文化到了這,它自身的一些東西和土著的東西到底怎麼融合,它的邊界到底在哪?路洪昌先生畫過一張中山國疆域圖,我們現在用的還是那張圖。

這個圖準不準?我們對中山國的空間概念要通過一些工作把它確立下來,這是我們進一步講發展的最基礎的概念,不然的話,我們還是人云亦云。

另外當時國家的概念和現在是不一樣的。

那個時候不像現在有個城門,守住城門有個界,不是那個概念。

所以這個需要有一個聯繫,這裡頭有一個最重要的地域定位問題,就是關於地方和絲路的問題。

國家文物局宋新潮副局長到中山古城遺址考察時,專門講漢代之前絲綢之路的情況,講這個東方的橋頭堡就是中山國,這個概念我想不是空口無憑的。

我們這個地方就是古中山的定州一帶,一直到宋代的天禧前後,全國絲綢的交易量大部分在這產生的。

我們講這個的意義就是從這個層面上到底怎樣定位中山國?現在我們講的四大發明是西方人的觀念,中國人對世界最大的貢獻我覺得就是絲綢、茶葉、瓷器。

絲綢和瓷器這兩大中心區都在中山地區,所以這個區域概念和時空概念要搞清楚。

再一個是民族融合的問題要搞清楚,中山人到底去了哪兒,血脈融合到了什麼地方?下一步我想應該從人類學的角度通過考古和進一步的測定來研究清楚。

從血緣上的融合到文化上的融合,這種東西我們要搞清楚。

這幾年中山國研究有一些進展,除了國都之外,其他如東垣、行唐,還有現在元氏這些地點,都是需要我們在下一步加強研究的地方,特別是行唐故郡考古有很大的收穫。

這些是關於文化定位的事。

第二個就是關於保護利用的定位問題。

一個是原則。

習近平總書記很重視文化遺產保護,他曾說要「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從保護的角度講第一要真實,不能造假。

我們不能把假東西當真東西去保護,也不能把真東西保護成假東西。

所有的東西,我們都要對它充滿敬意,把真實的東西完整的保存下去。

利用,主要是把價值利用好。

一個文物、一個遺產包含著多方面的價值。

有諸如科學價值、藝術價值還有社會價值。

要把它進行完整的梳理之後,運用積極方面的價值,傳承優秀的東西。

我們文化中也有一些落後的東西,要搞清楚,要慎重,要適應時代的新發展。

習總書記特彆強調了遺址的保護,曾批示要加強良渚遺址的保護,重點系統地進行發掘。

要有利於突出中華文明歷史文化價值,要有利於體現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有利於向世人展示真實的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

這是原則。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個國字號的招牌,考古遺址公園不僅僅是一個公園或者是考古,它是一個綜合的東西,落在這幾十平方公里的地方就要發生變化,要向好的方向變化。

國輝書記在張家口推動泥河灣考古遺址工程,當地老百姓很高興。

以前那個地方水沒有,路不行,通過建設活動,對當地整個生活面貌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應該講這是一個綜合的事。

我們以這個事情為抓手,綜合的推動一個區域發展。

這是從戰略上講定位保護利用的問題。

目前要堅持推進項目,一個是考古工作,一個是遺址的保護工作,另外一個是展示設施的建設,以及接下來公園運營方式的研究現在都應該著手了。

我們現在很多規劃方案落地,為什麼有時候會出現問題?就是前期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

土地怎麼去協調?我覺得現在需要落地之前及時的細化修正、調整完善是很重要的。

再一方面是關於傳承文明。

剛才我講到這個傳承文明,就是傳承優秀的文明。

對於中山國這個地方來講,有很多價值在裡面。

優秀的是什麼?就是對真善美的追求、對社會秩序的追求,這些都是積極的。

比如說兆域圖,到現在為止,依然對現在城市規划起著一定的啟示作用,而且它是一種制度化的表現,把這樣一個規劃鑲銅板上作為國王的旨意表達出來,實際上就跟法律一樣。

還有技術層面上的東西,包括鐵足大鼎,那時候雙金屬材料在一塊鑄造是高科技。

現在有些問題我們都還解決不了。

比如說雙金屬中間介面出現電解的問題是怎麼解決的?我們古代的方案,不僅僅是畫個圖,是要做出來的。

還有中山篆藝術,這些都是優秀的,我覺得體現著這種創造性工匠精神。

另外就是剛剛講到中山這個種族的頑強,兩個大國之間滅了又復活等等,裡面有很多東西值得挖掘。

同時,又有一些東西要警示,就是它的滅國。

為什麼滅國?就是自己定的規矩不執行,刻在鼎上自己要求的事情,最後不落實。

不光是子孫不落實,自己都不堅持。

這些問題我覺得都是警示。

再有就是關於基礎設施建設,品牌創造性轉化、創造性發展要求,文創、文旅等等都有很大的空間。

以後要實現歷史文化和當代的交相輝映,把這個區域的生產方式、發展方式、生活方式有一個現代化的體現。

最後提幾點建議。

第一就是希望能夠謀動有序。

有些已經確定的明確的任務方案要有進度,加快推動,實現一個形象化的效果。

同時一些制度性建設工作要做,要制定規章法條。

關於博物館的建設,建議要在定位上慎重考慮,不要以文物博物館來做,要做中山國文化博物館,這樣一種定位是可行的。

同時要把它拓展,拓展出一個連續的中山國歷史文化,包括它的後延文化,包括當今的生活,都可以容納到這個裡頭。

中山博物館將來可以是一個開放性的,人們可以參與的館。

這就是習總書記講的一個讓文物活起來的館。

第二個建議就是加強區域協作。

中山這個區域不僅僅是平山、靈壽,邢台周邊、保定的一些地區還有定州都屬於這個區域,但是我們可以成為一個核心區。

另外就是市里很重視設立機構,建議這個機構要納入體制,依法管理。

另外組織力量方面、專業結構構成上都要有一個考慮。

最後我代表省文物局表個態,我們之前就為平山做了努力,今後依然如此,在考古研究、保護利用項目和人才培養方面,我們會給予更多的支持。

作者簡介:

張立方,河北省文化廳黨組成員,省文物局分黨組書記、局長。

考古與遺址公園

張文瑞

我發言的主題是考古與遺址公園。

通過我25年來對中山古城考古工作的梳理,我們中山古城的考古工作還存在很多不足。

比如,勘察的不夠全面,發掘的面積較小。

主要有這幾個問題。

第一中山古城的城垣還沒有完全的連接起來,其中東城的東垣和東城的南垣,現在還沒有,它地上有沒有基址,地下有基址,可能或者是歷史的淤積,沖刷,現在沒有完全探明。

第二,城門按道理講一個城應該有四個門,現在我們只探明了兩個門,西門和北門,南門和東門現在沒有找到,第三,城內的道路還沒有完全弄清楚,城內有一條道路是在西城的南路,穿過九號和十號作坊區,當時的報告說禮室是個室,昨天沈教授提出了一些質疑。

我認為他質疑的很正確,如果是宮殿基址的話,不可能在東北部很靠近城牆的那個位置,應該是在道路有十字道路,相通的、相連的。

第四,城內的這些建築基址,宮殿基址和寺廟基址,還有手工業作坊基址,只是做了一些局部的工作,沒有完整的揭露一座宮殿的建築基址,也沒有完整的揭露一座王室的建築基址,也沒有完整的揭露一座西城明確的基址,因此說考古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這是考古工作。

真正完全解決問題的,一是王厝墓的發掘,二是成公墓的挖掘,三是探明了桓公墓的範圍。

但桓公墓里的建築遺存尚不清晰。

這就對我們下一步的保護和展示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三座國王的陵園都弄明白了,我們不可能把每個陵園都去做展示,因為它基本的結構和布局都是如此,出土的文物在省博物院展出。

因此,在考慮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時候,還需要跟當地政府對接。

對於中山古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我提幾點建議。

第一,儘快明確中山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建設規劃。

2015年申報中山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的申報書中,展示規劃與分析建設規劃,存在相互矛盾。

前者工程包括中山湖景區,中山王厝陵展示區,博物館展示區,護城河城牆展示區,傳統農耕體驗區和張家廟台。

後者工程包括,桓公墓展示區,王厝墓展示區。

現在的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時間非常緊迫。

國家文物局是三年批一次立項或者掛牌。

考古遺址公園包括基礎設施、展示設施、管理設施,這些現在都已經成型了,可以隨時申報,隨時掛牌。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申報有幾個硬性要求。

一是管理機構,就是一個考古公園必須有一個管理機構。

二是博物館展示。

三是基礎設施建設,就是交通。

四是完善收尾工作,就是保護規定和管理制度。

軟體要求包括,一是考古公園規劃,二是考古中的計劃、可行性建議書、文物影響評估報告。

希望石家莊市政府和平山縣政府,儘快把建設規劃落地。

第二,儘快組建中山古城考古公園管理處。

中山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處是具體的管理機構和工程建設的組織實施機構,也是跑辦各種手續的辦事機構。

在中山古城國家遺址考古公園建設中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不僅需要協調各類事情,還要跑辦各種手續,還要申報和保護展示工程項目,還要組織實施各類建設工程。

因此,中山古城考古公園管理處的組建已經迫在眉睫,必須要有人去做這些事情。

這個設置應該突出遺址保護,持續科研教育,管理運營等職能,應該配備一些技術專業人員,比如包括文保工程和網絡方面的專業人才。

第三,儘快解決中山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應該考慮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用地問題。

河北省這幾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都是我親自操作的,包括鄴城,趙王城包括元中都,還有泥河灣。

現在,鄴城的考古工作做得比較充分。

但是涉及一些具體的很棘手的問題,就是土地問題。

現在我們可能都會講,就是對發現了的遺址如何去展示,如何去包裝。

但最基本的問題是土地問題,尤其是農業用地問題。

現在,鄴城已經遇到這種問題。

趙王城是在市政府拿了兩個億,徵收了趙王城的土地。

在這方面。

希望平山縣政府對土地問題提前進行謀劃。

第四,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應該與當地的民生所結合。

因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占地廣、規模大。

與當地民眾的日常生活有緊密的聯繫。

有相當一部分群眾,長期居住在遺址公園內。

這些人的日常生活生產會對遺址的保護和展示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中山古城考古國家遺址公園位於偏遠的鄉村。

因此,要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發展生態農業、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業等。

實現大遺址保護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與相關業態協調發展。

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會給當地帶來很大的影響。

泥河灣經過一兩年的建設,現在已經具備掛牌的基礎。

實際上泥河灣投入的並不算多,只有三個多億。

現在,圍繞遺址公園的道路已經基本修建完成。

還有一些各景區的綠化植樹也已經完成。

其他一些展示的設施。

比如,服務中心、文化廣場,也基本就緒。

道路和基礎設施建設,對當地人民帶來很大的收益。

以前道路不通,產業沒法發展,產品運不出去。

現在,道路通了後,給當地的老百姓對泥河灣遺址保護非常積極主動。

下面提幾點建議。

第一,成立一個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機構。

政府督導是做好大遺址保護和國家考古一種公園建設的關鍵。

近年來,平山縣人民政府轉變工作思路高度重視大遺址保護利用和展示工作,積極推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這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大遺址保護已經成為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新的著力點。

另外,西安、洛陽、無錫、安陽、成都等城市管理已經充斥著大遺址保護。

西安有大明宮遺址、成都有金沙遺址、安陽有殷墟遺址,無錫有鴻山遺址。

鴻山遺址是越王勾踐父親的墓葬,原本是要建特色小鎮,後來因為允長墓的發現,建立了一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把原來的規划進行了調整。

可見,政府督導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建立政府層面的部門間協調機構。

成立考古遺址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以發展改革、財政、土地、環保、規劃、交通、水利、農業、林業等多部門為成員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領導小組。

全面負責協調中山古城考古遺址公園相關建設事宜。

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建設需要各方面的程序和手續。

成立這樣一個協調小組,非常有利於工作的開展。

第三,考古工作應貫穿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始終。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離不開考古。

考古是大遺址保護展示利用的科學依據和基礎。

應通過審慎的考古工作,不斷發掘研究闡釋大遺址的重要內涵和價值。

指導大遺址保護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建議和當地政府簽訂一個框架合作協議。

在中山古城建立一個工作站,開展持續的考古工作。

第四,成立專家諮詢組。

建議聘請相關的考古文物保護園林規劃,博物館展陳,包括展示設計等各領域的專家,組成專家組,成立專家諮詢機構。

以確保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建設過程中各項目目標的順利實現。

同時,維護墓藏安全,確保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規範化和科學化。

另外,我在這裡表兩個態。

第一,作為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要積極主動的推動中山古城的考古發掘工作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也會全力以赴支持這項工作。

第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平山發掘的出土的文物,整理建成資料庫後,除去幾件標本之外,其餘的全部給地方,作為博物館展示。

作者簡介:

張文瑞,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所長,省文物考古學會副會長。

中山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回顧及策劃建議大綱

徐怡芳 王健

一、規劃回顧

(一)緣起

近年來,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和平山縣各級政府領導下,平山中山國古城遺址的保護工作進展順利。

國家文物局、省市文物局、平山縣對中山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編制、立項申報發展建設多次給予指示和指導,2016年中山國古城遺址保護與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立,更加有力的推動了各項申報工作。

自2013年開始,規劃團隊開展了遺址公園規劃研究以及前期調研等工作,在中山古城遺址管理處的配合下,對中山國遺蹟、保護規劃、古城歷史、文化內涵、考古發掘研究成果、自然與人文環境等進行了全面梳理與深入研究,順利完成遺址公園規劃並上報。

中山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規劃目標是:

1、妥善保護古城遺址,並進行合理利用,提升古城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充分發揮文化宣傳、教育公眾的功能。

2、通過遺址公園建設,促進石家莊市和平山、靈壽兩縣的社會、文化事業發展,有效改善地區生產及生活環境,促進相關產業與地區經濟的協調發展,使遺址公園成為本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人文象徵。

中山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定位

遺產保護、科學展示、考古研究、生態低碳為一體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二)深化

2017年4月,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申報工作再次啟動,中山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修編工作隨即展開。

規劃團隊再次對古城遺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土地利用現狀開展調研,針對遺址區現狀及其與村莊的空間關係補充航空拍攝影像資料,深入發掘公園的服務功能需求。

規劃綜合多方位的研究,提出了生態中山、智慧中山、活力中山、健康中山等專題,較為全面的體現了遺址公園的未來特色與建設重點。

本次規劃修編所增加、調整或深化的內容:

1、規劃完善了「共生,共贏,協調,發展」思路,支持人、社會、自然環境的可持續共同發展,遺址公園建設協同地方經濟發展,兼顧村民生產生活。

2、規劃增加健步騎行專項內容,結合地形條件、遺址環境和文物展示等設置串接遺址點與自然景觀的健步騎行及定向越野體驗路線。

3、規劃提出「生態中山」,強調生態保護觀念與生態技術運用。

如在村落外圍設置「環村綠化帶」,使遺址借綠化帶與村落相隔,綠化帶形態自然、獨特,使生態保護名實相符。

4、深化「智慧中山」專項規劃,包括文物與遺址的智慧復原和智慧展示,以及公園智慧管理等。

2017年底國家文物局公布第三批12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32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中山國古城遺址在列。

二、規劃實施

中山古城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建設,以「保護優先,建設並重;關注民生,共贏共生」為導向穩步推進。

目前一部分景區或項目根據遺址保護規劃和公園規劃相繼開展了詳細規劃或保護整治工程,且有部分項目已開始進行建設程序,包括:中山王厝墓的環境整治工程,文物安技防系統,陳列館與遺址管理處環境整治,中山國王陵陳列館布展等。

按照保護規劃與考古工作計劃,2016年對張家廟台遺址區進行了考古發掘與研究。

2015年中山國遺址地舉辦「穿越千年時空,探秘中山文明」公眾考古活動,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

已實施建設美麗鄉村建設。

2018年開展徵集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規劃設計方案活動。

中山國文創機構的產品及其活動,也促進了中山古城的形象宣傳工作。

三、策劃建議

依照國家文物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辦法(試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評定細則》等文件規定,從立項到符合掛牌標準,中山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還有組織管理、規劃設計和工程建設等方面大量的系統性工作要做。

建議按照國家規定的考古遺址公園評定條件和評分標準,設立建設目標,安排後續工作。

根據保護規劃以及遺址公園規劃,通過前期策劃明確實施階段、項目目標與工作節點,組織研究、合理選定關鍵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設項目,研定工作方案與實施計劃。

1、在充分考慮村民生活居住、生產活動、道路格局的基礎上,建議先期開展桓公墓與成公墓所在地環境與景觀規劃設計,將其建成遺址展示與觀覽活動區域。

2、適時啟動中山國博物館(建築面積15000-20000平方米)、公園遊客接待中心和遺址保護大棚等項目的建築策劃、用地選址、詳細規劃、各項功能指標,以及制定設計任務書等。

3、遺址公園應配備旅遊設施,充分利用旅遊資源,與旅遊服務業相融合。

建議進行充分論證,建設具有本地風情與特色的田園式旅遊綜合體的可行性。

4、目前三汲鄉部分村落仍有集市,建議結合旅遊業對集市空間進行整理和提升,維持其民間商業活力和傳統生活形態的多樣性。

作者簡介:

徐怡芳,北京建築大學建築學院、北京建工建築設計研究院博士、副教授。

王健,北京建工建築設計研究院博士、高級建築師。

附:三星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金沙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集安高句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介紹。

三星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三星堆遺址是中國西南地區的青銅時代遺址,位於四川廣漢南興鎮。

1980年起發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黃土堆而得名,有「三星伴月」之美名。

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寶墩文化,下啟金沙文化、古巴國,前後歷時約2000年,是我國長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為止我國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

三星堆遺址以城址為中心,包括居住址、墓地和中小遺址等的青銅時代遺址群,面積超過12平方公里,其中城址面積約4平方公里。

三星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主要由「西城牆遺蹟」「燕家院子·月亮灣」及「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工作站」三大展區和三星堆博物館組成。

金沙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金沙遺址位於成都市區西北,是商末至西周時期古蜀國的中心都邑,是四川繼三星堆之後又一重大考古發現。

金沙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確定面積約30萬平方米,以祭祀區為主要保護對象的遺址公園保護和展示設施總建築面積約38000平方米,由遺蹟館、陳列館、文物保護中心等組成,將考古發掘現場、出土文物展示與園區文化景觀展示有機結合。

集安高句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集安高句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位於集安市的高句麗古蹟,是奴隸制國家高句麗王朝的遺蹟。

高句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位於集安市區周圍,包括國內城、丸都山城、高句麗遺址公園、將軍墳、好太王碑、禹山貴族墓地、高句麗採石場7處考古遺址公園核心區,麻線626號墓、西大墓、千秋墓、麻線2100號墓、麻線2378號墓、七星山211號墓、七星山871號墓、王字墓、臨江墓、角觝墓、舞踴墓、馬槽墓、散蓮花墓、禹山992號墓等10餘處遺址展示區。

公園占地面積140萬平方千米,其中國內城核心區占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丸都山城核心區占地面積約280萬平方米,將軍墳核心區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好太王碑核心區占地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禹山貴族墓地核心區占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高句麗採石場核心區占地面積約165萬平方米。

編輯|元月

來源|中山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隋煬帝墓遺址公園今年基本建成開放

今年隋煬帝墓考古遺址公園基本建成對外開放;揚州爭做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先行區和示範市,積極參與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建設;配合第十九屆省運會,舉辦「中華古代體育文物展」……新年伊始,我市文物部門積極謀劃...

方新生、孫根林視察大堡子山考古發掘工作

近日,縣委書記方新生,縣長孫根林,縣委常委、統戰部長王安全,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趙雙龍,縣委常委、副縣長盧連法,副縣長劉忠福一行在縣文物局負責人陪同下深入大堡子山考古工地視察考古發掘工作。早期秦文...

凌家灘大遺址保護的破冰之旅

5月1日,我省首個文化遺產保護專項法規――《安徽省凌家灘遺址保護條例》將正式實施。本報記者日前趕赴位於含山縣銅閘鎮長崗行政村的凌家灘遺址,力求為讀者講述古老遺址上發生的故事,從側面闡釋當代經濟社...

魯國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展公眾考古活動

內容摘要:□記者高曉雷報導本報曲阜訊在第十個國家「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曲阜魯國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與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魯國故城考古隊聯合舉辦公眾考古活動,營造公眾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社會氛...

邁向文物強省 增強文化自信

近年來,陝西省在文物保護政策法規和制度建設中劃紅線、嚴執行,在大遺址保護利用中謀求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與提高當地群眾生活水平、與當地城鄉基本建設和與當地環境改善相結合的「四個結合」保護理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