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兩座遼代壁畫墓葬完成整體「打包」搬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墓葬壁畫局部

本報7月15日訊(記者 郭斌)記者今日從雲岡石窟研究院獲悉,兩座在地下沉睡千年的遼代壁畫墓葬,近期已被整體搬遷至此,實施後期修復保護。

專家介紹,將兩座古墓葬實行一體「打包」進行整體搬遷保護的做法,開創了全國先河。

4月24日,正在大同市五洲西二路附近施工的建築工人發現一座古墓葬,隨即上報文物部門。

該墓葬直徑1.34米,通高2米。

考古人員清理墓室時,在緊挨其東南部又發現一個類似的古墓葬,該墓葬因早期遭到盜擾而致其上部殘缺,兩座古墓葬都是坐東北朝西南。

令考古人員驚喜的是,兩座墓葬四壁都有彩色壁畫,繪製的圖案分別是奏樂、宴飲、侍女、出行、動物、花草等內容,繪畫技法嫻熟,布局嚴謹,畫面人物刻畫傳神,服飾鮮明。

文物專家稱,保存如此完好的遼代墓葬壁畫在大同市頗為少見,對研究遼代時期繪畫藝術、服飾、音樂、飲食以及生活習俗和喪葬文化等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為更好地保護研究這兩座墓葬,大同市文物部門決定對其進行整體搬遷保護。

經過一個多月的前期清理和精細「打包」,5月30日,兩座墓葬開始整體遷移至雲岡研究院。

「打包前,先用專用藥水對壁畫顏料層進行加固,用木方做內部結構支撐,然後又在壁畫外面用石膏、麻布片為墓葬的磚體加固,之後再用鋼架把外圍加固、做籠,用槽鋼把墓室底部與地面分離,最後用工字鋼作為吊裝的承重,石膏用了4噸多,鋼材用了4噸,這樣壁畫墓就被加固成了銅牆鐵壁,保證搬運過程中萬無一失。

」大同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侯曉剛介紹。

5月30日9時,隨著現場指揮人員一聲令下,大型吊車伸出長長的手臂將兩座墓室平緩吊起,逐漸升至地面4米多高,懸停後再緩慢平移至載重卡車上。

隨後,考古工作人員將其在車廂上固定好,送往雲岡石窟研究院。

為避免晃動震盪,要求運輸車輛勻速行駛,車速全程不超過20公里/小時,不踩剎車,交警部門給予了積極配合,全程進行交通管制,近3小時後安全運抵。

「大同市考古所負責墓葬整體搬遷已不是第一次,但兩座墓葬作為整體同時進行搬遷這在全國也屬首次。

」侯曉剛說。

目前,兩座遼代墓葬「安居」在雲岡石窟研究院為其特製的一間大房子內,待保存環境設施完善並達到恆溫恆濕條件後,專家將「開包」,對墓葬壁畫進行後期全面修復。

待墓葬壁畫修復完成後,雲岡石窟研究院將會在適當的時候對外展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新發現遼代墓葬壁畫被搬遷至雲岡石窟全面修復

新華社太原7月19日電(記者呂夢琦)記者從大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兩座新近發現的遼代墓葬壁畫不久前被整體搬遷至雲岡石窟,並將在這裡全面修復後與世人見面。「雲岡石窟研究院目前正在為兩座墓葬壁畫修...

歷時16個月 唐宰相韓休墓壁畫揭取搬遷完成

在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中,有一幅是唐代大畫家、宰相韓滉所做的《五牛圖》,兩年前,韓滉之父,同樣曾是唐朝名相的韓休之墓面世。令人驚喜的是,該墓居然是壁畫墓,雖然被盜嚴重,但壁畫保存較好,有樂舞圖、獨屏...

唐朝宰相韓休墓壁畫16個月完成揭取搬遷

央廣網西安1月29日消息(記者雷愷)記者從陝西歷史博物館獲悉,陝西文保工作者經過16個月的不懈努力,圓滿完成了唐朝宰相韓休墓壁畫的保護、揭取、搬遷工作。2014年3月,陝西歷史博物館與陝西省考古...

渾源發現較完整遼代時期古墓葬

近日,在渾源縣南榆林鄉二嶺村發現一處遼代時期古墓葬。7日,記者在清理挖掘現場看到,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和該縣文物局工作人員正在開展勘探和搶救性發掘清理工作。 古墓葬位於二嶺村西野外,墓坑為圓形,坑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