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年前至今,六條龍,貫穿了整個中華文明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龍,對於中華兒女來說,相信都不陌生。

龍是原始先民的圖騰崇拜,同時也是權力的象徵。

關於龍的傳說,在中華大地上流傳了千百年。

中華兒女都是龍的傳人,龍的起源同我們民族歷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時代的肇始緊密相關。

龍的形象一脈相承,並逐漸演化成為華夏兒女的民族信念和精神象徵,進一步證明中華龍文化的源遠流長。

八千年前至今,六條龍,貫穿了整個中華文明史!

其中一條龍,就在山西!

陶寺彩繪蟠龍陶盤 距今4300年

陶寺遺址位於山西省襄汾縣陶寺村南,是中原地區龍山文化遺址中規模最大的一處之一,是中國黃河中游地區以龍山文化陶寺類型為主的遺址,還包括廟底溝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戰國、漢代及金、元時期的遺存。

陶寺遺址對復原中國古代階級、國家產生的歷史及探索夏文化,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在發掘過程中,考古隊員發現了規模空前的城址、與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觀象台、氣勢恢宏的宮殿、獨立的倉儲區、官方管理下的手工業區等。

有許多專家學者提出,陶寺遺址就是帝堯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國」。

陶寺彩繪蟠龍圖形的陶盤,是迄今在中原地區所見蟠龍圖像的最早標本。

從出土情況判斷,龍盤是一種禮器,龍紋則可能是氏族、部落的標誌。

商、周青銅器花紋彩繪紋樣與陶寺彩繪蟠龍圖形的陶盤頗為接近。

二里頭綠松石龍形器 距今3700年

[夏]二里頭3號基址貴族墓大型綠松石龍形器,長64.5厘米,由2000餘片綠松石組成

2002年春,考古工作者在清理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的一座墓葬時,在墓主人屍骨上,發現了這件綠松石龍形器。

其形體長大,巨頭蜷尾,龍身曲伏有致,形象生動傳神。

龍頭略呈淺浮雕狀,鼻、眼則充填以白玉和綠松石,色彩艷麗,對比強烈,富有衝擊效果。

[商]甲骨文字中的龍

[商]玉蟠龍,殷墟婦好墓(左) [商]玉龍,殷墟婦好墓(右)

[商]青銅龍,四川廣漢三星堆(左) [戰國]龍形玉佩,安徽長豐楊公鄉1977年(右)

[漢]龍紋瓦當

[漢] 陶龍,長26.5厘米

綠松石龍形器的龍頭略呈淺浮雕狀,鼻、眼則充填以白玉和綠松石,龍形器是一個在紅漆木板上粘嵌綠松石組合而成,綠松石片形狀各異、又細又小,數量竟有2000餘片,其用工之巨,製作之精,體量之大,在中國龍形文物中是十分罕見的,令人嘆為觀止!

隨著考古科學研究的深入,科學工作者已經基本將偃師二里頭遺址定為夏代遺址,那麼距今至少有3700多年的綠松石龍形器就是一個夏代的龍形器物,象徵著夏時期龍圖騰的形成,是中華民族龍圖騰承上啟下的重要節點。

紅山碧玉C型龍 距今6000年到5000年

紅山文化玉豬龍

紅山文化發源於東北西部,起始於五、六千年前的農業文明,是華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跡之一。

紅山文化的社會形態初期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全盛時期,主要社會結構是以女性血緣群體為紐帶的部落集團,晚期逐漸向父系氏族過渡。

經濟形態以農業為主,兼以牧、漁、獵並存。

它的遺存以獨具特徵的彩陶與之字型紋陶器共存、且兼有細石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紅山文化玉龍

紅山文化玉雕工藝水平較高,製作為磨製加工而成,玉器有豬龍形缶、玉龜、玉鳥等。

據考古統計,紅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尤以內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龍刻劃的最為栩栩如生。

這條玉龍呈墨綠色,有四種動物的特徵:鹿眼、蛇身、豬鼻、馬鬃。

紅山玉龍呈勾曲形,口閉吻長,鼻端前突,上翹起棱,端面截平,有並排兩個鼻孔,頸上有長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體酷似甲骨文中的「龍」字。

焦墩鵝卵石擺龍 距今6000年

卵石擺塑龍,距今近6000年(湖北黃梅焦墩1993年)

1993年6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黃梅新石器時期的焦墩遺址進行首次發掘,在遺址西北部發現了距今約為5000至6000年用鵝卵石擺塑的一條石龍。

在石龍的四周還有用卵石擺塑的魚、龜、蛇等水生動物圖案有序排列,它們以石龍為中心,宛如護主守神。

巨龍的準確東西方向和模擬的星座,為研究原始天文學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從巨龍碩大的體態和嚴格的方位分析,這是由統籌性的集體勞動所成,推測這裡是一處原始聚落的宗教祭祀場地,以龍為圖騰,祭祀膜拜。

這種對龍圖騰的崇拜,就是先民原始宗教信仰產生的因素之一。

河南濮陽西水坡貝殼龍虎擺塑 距今6500年

河南濮陽西水坡貝殼龍虎擺塑,距今6500年

1987年5月至1988年9月,文物部門配合引黃調節池工程隊,在濮陽縣城西南隅西水坡,發掘出仰韶文化時期三組蚌砌龍虎圖案。

在三組蚌砌圖案周圍,還發掘出仰韶時期房基和大量墓葬、器皿及圓雕石刻人像殘塊,內含十分豐富。

據科學測定龍虎蚌殼擺塑在距今6460±135年前,此重大發現轟動了全國新聞界和史學界。

查海石塊堆塑龍 距今8000年

查海石塊堆塑龍,1994年阜新查海遺址發現,長19.7米,距今8000年

位於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沙拉鄉查海村西五里的查海遺址,距阜新市區25公里,是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原始部落遺址,距今已有7600年,加樹輪校正超過8000年,被考古學界稱為「中華第一村」。

1994年,查海遺址曾發掘發現一條距今8000年的興隆窪文化石塊堆塑龍。

這條龍用大小均等的紅褐色礫岩擺塑,全長19.7米,龍頭部最寬處約2米,呈昂首張口、彎身弓背狀。

這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

它的發現為研究龍的起源和原始的宗教崇拜,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查海遺址雖然時代很早,卻具有相當的進步性,出土的龍紋陶片不僅在形象上,而且有鱗狀的表現紋飾,都已具備中國古代龍形象的基本特徵,查海石塊堆塑龍是較為原始的中華龍的雛形,堪稱「華夏第一龍」。

本文來源:「堯文化」微信公眾平台

參考文獻:百度百科相關詞條

內容有刪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夏第一龍」是一堆石頭

作為「龍的傳人」自然很想知道在現實中無法找到實體的龍究竟從何而來。根據目前的考古資料,在距今8000—3000年間的中國史前和夏商時期,無論是長江、黃河流域還是北方的其他地區,都有大小不同、形態...

中國龍最早起源於何?

龍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象徵之一,但對於龍的起源一直是個謎。從考古發現的龍的形象來看,距今8000年前的遼寧查海遺址出土的近20米長的花崗岩石塊堆塑巨龍,是目前考古學界公認最早的龍。

最早的龍是豬?

導語龍是中國的象徵,最早的龍是什麼樣?先說結論,從考古發現來看,中國的龍至少經過兩次甚至三次「發明」,8000年前的龍和6400年前的龍顯然都失傳了。而現在的龍,最早則是豬演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