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龍的身軀一直變「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8000年前的龍:

遼寧阜新查海遺址發現的石堆塑龍,用紅褐色礫岩堆放而成,長19.7米,寬1.8~2米,被認為是目前發現時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


查海遺址石堆塑龍

6000年前的龍:

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發現的屬於仰韶文化時期的龍,遺址45號墓葬中埋了一個男性,身高約1.84米 ,仰臥,頭南足北。

人骨的右邊用蚌殼擺塑了一條龍,頭朝北面朝東,昂首弓背,尾巴作擺動狀。

人骨的左邊用蚌殼擺塑了一隻老虎,頭朝北面朝西,二眼圓睜,張口齜牙。


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蚌殼擺塑龍

5000年前的龍:

遼寧赤峰紅山文化遺址和安徽含山凌家灘遺址中均有發現。

其中紅山文化遺址中發現了C形龍和玉豬龍。

C形龍身體蜷曲,吻部前伸,略向上彎曲,嘴緊閉,有對稱的雙鼻孔,雙眼突起呈棱形,有鬣。

玉豬龍,一般為豬首龍身,龍身蜷曲,首尾相連。

豬首大眼闊嘴,吻部前突,口微張,露出獠牙,面部以陰刻線表現眼圈、皺紋,背部有一可穿繩系掛的小孔。


紅山文化C形龍


紅山文化玉豬龍

凌家灘玉龍呈偏心穿孔的環狀,首尾相接,在接近尾部的一側有一可穿線系掛的小孔。

「玉龍」長徑4.4、短徑3.9、厚0.2厘米。

其首部圓雕呈獸面,沿環一周外側刻一規整的弧線,表示脊背線,與脊背線相連的有17條向外放射的斜線。


凌家灘C 形玉龍

4000-3000年前的龍:

山西臨汾陶寺遺址、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湖北武漢盤龍城遺址和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均發現有龍的形象。

陶寺遺址龍的形象出現在泥質的陶盤之上。

陶盤具有大敞口、斜直腹、平底的特徵,器表印有籃紋或繩紋,內壁多塗陶衣並磨光,陶衣上繪有紅彩盤龍紋,圖案的程式化程度很高,龍的軀體均由外向內盤繞,龍首位於邊沿處,口中吐有一穗狀物。


陶寺龍紋盤

二里頭遺址的綠松石龍形器由2000餘片各種形狀的綠松石片組合而成,每片綠松石的大小僅有0.2~0.9厘米,厚度僅0.1厘米左右。

龍身略呈波狀曲伏,中部出脊。

由綠松石片組成的菱形主紋象徵鱗紋,連續分布於全身。

龍身近尾部漸變為圓弧隆起,尾尖內蜷,若遊動狀。

整條龍長64.5厘米,中部最寬處4厘米。

龍首隆起於托座上,略呈淺浮雕狀,為扁圓形巨首,吻部略微突出。

以三節實心半圓形的青、白玉柱組成額面中脊和鼻樑,綠松石質蒜頭狀鼻端碩大醒目。

兩側弧切出對稱的眼眶輪廓,梭形眼,輪廓線富於動感,以頂面弧凸的圓餅形白玉為睛。


二里頭遺址綠松石龍

盤龍城遺址發現的龍形器,由金片和綠松石鑲嵌而成。

於墓底發現,被整體提取而出。


盤龍城遺址出土的綠松石龍

三星堆遺址1號和2號神樹下部,均有盤繞蜿蜒的龍的形象。


關於龍的形象起源,有不同的說法。

如聞一多先生,在40年代即提出龍的形象源於蛇。

當然也有學者認為龍的形象來源於鱷魚,比如衛聚賢先生。

還有一部分學者認為龍的形象是馬、蜥蜴等幾種動物的綜合體。

但不管怎樣,中國龍的形象在8000年前就開始形成,並且不斷發展完善,到漢代基本定型,漢代的四神之一為「青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龍最早起源於何?

龍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象徵之一,但對於龍的起源一直是個謎。從考古發現的龍的形象來看,距今8000年前的遼寧查海遺址出土的近20米長的花崗岩石塊堆塑巨龍,是目前考古學界公認最早的龍。

西水坡遺址,蚌龍背後的未解謎題

1987年8月,中國考古界發生了一件大事,位於河南省濮陽市的西水坡遺址發現了一組屬於仰韶文化時期的遺蹟。其中的一座墓葬,在墓主人東西兩旁分別用蚌殼擺塑龍和虎的圖案,在該墓之南約20米和45米處,...

「華夏第一龍」是一堆石頭

作為「龍的傳人」自然很想知道在現實中無法找到實體的龍究竟從何而來。根據目前的考古資料,在距今8000—3000年間的中國史前和夏商時期,無論是長江、黃河流域還是北方的其他地區,都有大小不同、形態...

「中華第一龍」——玉豬龍亮相上海灘

龍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一直崇尚的神異動物,象徵著中華文明的肇端。但是,關於龍的形象來源也一直是中國文化史上最大謎團之一。在皇家國際拍賣公司的大廳中央展廳中,便陳列著一件與龍的起源相關的紅山玉器玉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