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述評丨讓博物館文物「熱」起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孫紹波/畫

方翔/文

昨天,是上海被列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30周年紀念日。

上海博物館除了公布青龍鎮遺址考古成果之外,還舉行了公眾活動,請老百姓走進上海博物館文物保護科技中心,近距離了解文物,並邀請了復旦大學教授和上海博物館考古部主任一起講解新近發掘出的文物。

據悉,按照目前的計劃,這批珍貴的青龍鎮遺址出土文物有望於明年三月前後,在上海博物館公開展出。

現在不少人一提起考古,首先想到的就是「盜墓筆記」、「摸金校尉」,但事實上,正規的考古活動之艱辛和嚴謹,不是一般小說中所描述的那樣充滿傳奇。

就拿此次的青龍鎮塔基考古活動來說,從3月14日塔基結構解剖工作開始,到9月23日提取第一層木函內的文物,每一步都馬虎不得,要是按照小說中寫的,可能幾個小時就完成了。

正是由於這樣細緻的工作,使得今天我們不僅可以看到珍貴的文物,更可以對這些文物背後的故事有更多深入的了解。

好東西有了,怎麼樣才能讓它「熱」起來呢?這同樣考驗著博物館的管理智慧。

沒有熱度的文化必不長久,更談不上良好的發展,博物館也是如此,此次上海博物館第一時間就讓公眾了解青龍鎮遺址考古成果,並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其公開展出,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嘗試。

博物館有三大功能:一是收藏保護功能;二是史料研究功能;三是教育、宣傳功能。

如果說收藏功能是基礎,研究功能是提高,那麼教育、宣傳功能就是博物館的展示。

博物館三大功能關係密切,互為促進。

如果只注重收藏和研究,忽視教育、宣傳,三大功能就得不到充分發揮,博物館的工作容易停留在維護狀態。

2008年,國家文物局制定的《博物館條例》徵求意見稿出台,將「研究、教育」功能置頂。

到2015年,《博物館條例》正式頒布,「教育」功能又被提升到了「研究」之前。

在業內人士看來,博物館教育的首要目標,是建立博物館藏品與觀眾興趣和需求之間的合理關係。

因為,每一個受教育群體和個體有著不同的需要和興趣,所以任何藏品的展示方式就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

從理論上講,藏品與觀眾間的關係應當越活躍越好,越生動越好,越靈活越好。

2015年秋天故宮博物院舉辦的「石渠寶笈特展」中,曾出現過故宮早晨午門一開,上千人沖向武英殿的情形,殿內展出的《清明上河圖》兩個月里吸引17萬人次參觀,「故宮跑」也一時成為社會熱詞;2016年上半年,北京首博的「海昏侯考古成果展」同樣觀者雲集、一票難求。

與一些大型的名展、大展相比,一些地方的中小型博物館還處在待開發的境地,有的展覽多年不變,有的解說艱澀難懂,有的甚至擺放山寨文物,有的網站的展覽消息更是多年以前的,這讓公眾很難走進並感知文化魅力。

曾經有人說,文物在今天的流行文化中,「曲高和寡」甚至「乏人問津」。

文物展覽曾經被認為是遠離大眾的、具有一定知識門檻的、高高在上的享受,但我們現在卻看到,不少博物館的展覽變得如此風靡、如此大眾,這無疑是值得深思的。

講好文物背後的故事,讓公眾有更多的參與感,這無疑是讓博物館文物「熱」起來最主要的途徑。

專家表示,博物館在策劃展覽和社教活動時,應該從滿足公眾新鮮、體驗、求證等心理需求出發,讓觀眾對博物館保持新鮮感、產生認同感,這樣才能為博物館招來更多的「回頭客」。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曾經表示,「博物館要樹立公共意識與服務意識,無論是展覽還是公眾活動,都要從博物館和公眾兩個維度去考量,尤其要首先考慮公眾的訴求」。

作為世界上博物館事業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中國的博物館正經歷著由「以物為本」向「以人為本」的觀念轉變:一方面,博物館應該通過提升服務、豐富展覽形式,吸引更多的社會公眾前來;另一方面,博物館期待更多社會主體參與到建設博物館的工作當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逛博物館成日常,教育功能當置頂

2016年,故宮參觀人數為1600萬人,這個數字超過當年羅浮宮與大英博物館客流量的總和。可是,在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看來,「如果你說文物多,可是99%的文物都在庫房睡覺,觀眾看不到;如果你說觀眾...

上海博物館公布2017年特展計劃

新華社上海1月18日電(記者孫麗萍)上海博物館17日公布了2017年舉辦8大特展的計劃。包括木乃伊棺槨、金縷玉衣、茜茜公主遺物等在內的國外歷史遺珍都將來滬展出。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說,2017年...

「千年萌寵」齊亮相 萌翻了!

周末不知道去哪兒玩?小潘的新聞盤點告訴您哪裡有展會!又有什麼拍品拍得了高價?小潘的新聞盤點裡就能看到!這周收藏圈又發生了什麼藏趣逸聞?這些通通都可以在小潘的新聞盤點裡知曉!每周五,我們不見不散!...

故宮博物院院長:讓文物活起來要兩個面向

自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設立以來,每年國際博物館協會都會在這一天舉辦慶祝活動,旨在使社會公眾認識到「博物館是促進文化交流,豐富文化生活,增進人們之間相互理解、合作,實現和平的重要機構」。目前,越...

重磅消息來襲!上海博物館又有新動作

博物館是人類收藏歷史記憶憑證和熔鑄新文化的殿堂,不少國際知名城市都擁有頂尖的博物館,人們通過參觀博物館來了解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的文化歷史精髓。上海博物館作為一座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致力於展示中...

百餘件珍貴文物「訴說」青龍鎮昔日繁華

本報訊 (記者李婷)「粵(越)有巨鎮,其名青龍。控江而淮浙輻輳,連海而閩楚交通……」這是文獻記載中的青龍鎮。昨天在上海博物館揭幕的「千年古港——上海青龍鎮遺址考古展」上,亮相的100餘件文物與歷...

聯展齊出!探索中國博物館的早期發展

原標題:滬上三大博物館首次聯袂推出特展,珍貴藏品印證——中國最早博物館誕生在上海由上海科技館、上海博物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聯合推出的特展「世紀典藏——上海博物溯源」於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