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與數百萬年土層為伴 參與挖掘古化石 日掙70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位於河北省陽原縣境內的泥河灣遺址群,是世界上罕見的舊石器文化遺存,它完整地記錄了人類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發展演變的全過程,有「東方人類的故鄉」之譽。
泥河灣遺址群發掘開始後,當地不少農民積極參與到考古發掘中,在考古專家指導下,用手中的工具,打開塵封地下數百年的石器和動物化石,揭開不同時期顏色土層的神秘面紗。
近日,攝影師走進位於泥河灣遺址群的岑家灣遺址,用鏡頭記錄下現場考古挖掘的農民工人。
泥河灣遺址群距今已有177萬年曆史,遠古人類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遺址群中紅粉、翠綠、黃紅三種泥岩形成了壯觀的地層景觀,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大學和科研單位到此考古教學、研究,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獨具特色的遠古文化旅遊的目的地。
岑家灣遺址,位於岑家灣村北,岑家灣村北臨桑乾河,南依大田窪台地北坡,為壺流河與桑乾河南岸交匯處斷裂帶,由於水流作用,這裡泥河灣層發育了數條南北向的巨型沖溝。
在早更新世末或中更新世初期,由於氣候炎熱乾燥,泥河灣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線退縮,岑家灣附近的部分基層脫離水體漸變為陸地環境,從而成為哺乳動物汲水覓食的地方。
現在,土地肥沃,地下水資源豐富,泉水潺潺,民風淳樸,安居樂業。
岑家灣村有382人,村裡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村裡剩下老人和孩子,老人主要種植玉米、土豆等農作物。
自上世紀80年代,考古隊的到來改變了老人們的生活。
每年5-10月份,土層解凍後,農閒的老人們會到村附近的考古遺址打零工,負責基礎發掘。
65歲的白日昌,是村裡一名留守老人。
每天一早,白日昌準時和老夥計們帶上鐵鍬、鎬頭、手鏟等工具,騎摩托到村北的考古遺址幹活。
圖為白日昌每天要經過蜿蜒的絕壁小路才能到達工地。
「年紀大了,工地上的活兒跟農活兒比,還是挺輕鬆的,每天掙70塊錢,也不錯了。
」白日昌說,家裡生活條件不算很富裕,孩子們常年外出打工,還是很看重這份工作的,畢竟不用出遠門,就在村口乾活,每天可以回家吃飯。
在配合考古工作者挖掘時,工人們要根據遺址上不同的土層,來變換所使用的工具,最終完整地將古人類使用的石器、動物的骨骼化石等取出。
圖為村民們發掘使用的工具。
在岑家灣村,像白日昌一樣參與到考古發掘中的農民還有十幾位。
「小時候,每逢洪水、暴雨過後,隨處可見被沖刷出來的舊石器、動物化石,數量非常多。
」五十多歲的白林山回憶說,那時候農民不懂,被沖在路邊後也沒人撿。
直到考古隊的到來,村民們才意識到遺址和古化石的價值所在。
圖為在白林山身後,就是不同時期顏色各異的土層,每層土達上萬年曆史。
由於遺址位置不定,有時在大山絕壁上,有時在山谷中。
艱苦的外界環境,從未影響考古專家和村民們的挖掘。
在我國的考古歷史上,也留下了不少農民的「足跡」。
如秦始皇陵兵馬俑,就是由當地農民打井時意外發現的,後震驚世界。
又如近幾年來,我國不少地方農民甚至成了半專業的考古技工,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圖為白林山的雙手布滿了厚厚的老繭。
說起以後,工地上的幾位老夥計都表示,只要身體允許,還要積極投入到遺址發掘中去,向考古專家提供更多有價值的發掘線索,為推動泥河灣遺址群考古的發展儘自己一份力!
追尋東方人類的起源——聚焦大同境內泥河灣考古與發掘
編者按: 人類起源之謎的探索從未停息,全球考古學家的眼光,曾橫掃過歐亞大陸,最後定格在了非洲的奧杜維峽谷。現在,他們把目光投向了泥河灣盆地。200萬年前,東方人類曾在這裡破石成器,開闢鴻蒙。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