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響箭決定了宋代皇陵,形狀像一清秀的臥龍,如今已成農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永昌陵是宋太祖趙匡胤(927-976)陵墓,位於今天河南省鞏義市。

北宋皇帝都葬在鞏義。

趙匡胤在後周禁軍任職,因作戰勇猛,成為後周軍隊高級將領。

時任檢校太尉。

公元960年春,在今河南封丘縣陳橋鎮發動歷史上著名的「陳橋兵變」。

取代後周,宣布稱帝,定國號為「宋」。

在位17年,終年50歲。

為防止歷史重演,他通過「杯酒釋兵權」讓手下大將告老還鄉,成為北宋一朝經典之舉。

永昌陵位於塢羅河南側、西村北,東鄰其父趙宏殷宣祖永安陵,西靠其弟趙光義太宗永熙陵。

在鞏義市宋陵中,永昌陵是地面遺蹟保存較好的一座宋陵。

永昌陵陵台底邊長48-55米,高14.8米。

陵園東西231.6米、南北235米四面中央各闢一門。

門址寬約18米,四門外各置石獅1對。

陵園南門與乳台間距142.5米,乳台與鵲台相距155米。

二乳台東西間距50米,二鵲台東西間距54米。

陵園南門與乳台間是神道,神道東西間距45米,對稱列置各種石象生,由南向北依次是華表、石象及馴象人、瑞禽、角端各1對,石馬及控馬官、石虎、石羊各2對,「藩使」3對,文、武臣4對。

陵園四門外有石獅,南門石獅北有武士,南門內陵台前有宮人。

趙匡胤死後,靈柩停放於萬歲殿,由皇弟、后妃、皇子、文武大臣每日哭臨致祭。

第二年,四月,靈柩運永昌陵永昌陵往皇陵--今河南省鞏義市芝田鄉安葬。

護送靈車的官員、衛士、儀仗隊伍及皇宮妃嬪人等共3千多人,25日到達陵地。

當地傳說,到正午下葬時分,忽聽「鏜唧」!一聲,一隻白兔飛跳過來,正撞著銅鑼。

又聽「撲嗵」一聲,一條大鯉魚從空中跌落鼓上。

這時,東邊山上又蹦出一個石人,面向靈柩似在默哀,這些徵兆好象表示趙匡胤之死已為上帝所知,於是有人說這是「上天示兆、神人來吊」,因此,後來宋陵的每年祭品,都少不了鯉魚和全兔。

東面的山也改名「石人山」,而「玉兔敲鑼魚打鼓,山上石人奠君主」的說法,就在陵區流傳開去。

歷代帝王在選擇墓地的時候是相當謹慎的,慎之又慎,反反覆復。

但宋太祖趙匡胤卻僅僅憑著一支響箭決定了宋代皇陵。

公元976年,宋太祖到洛陽視察,在返回開封的時候,途經鞏縣親自拜祭永安陵。

宋太祖登上陵園的西南角樓遙望遠方,遠處翠翠青山,近處悠悠流水,不禁發思古之幽情,於是挽弓射箭,一支響箭朝西北方向射去,直至400米處才落下,宋太祖感嘆地說:「人生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終要有歸宿之地,響箭落地之處,就是我的萬年之地啊!」

同年10月20日,宋太祖與世長辭。

不久,葬於此地,名為永昌陵。

宋太祖選陵地的方法看似偶然,實際上,也是尊重自己的意願。

他希望自己葉落歸根,和自己的父母葬在一起,也是為了表達對父母的孝思。

當然,鞏義這個地方的風水也是極佳,宋代皇陵鄰近就是中嶽嵩山,太祖的父親、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都是葬在嵩山的太室山的主峰峻極峰,神宗和哲宗葬在少室山的主峰連天峰。

連天峰下是千古名寺少林寺,峻極峰下是著名的嵩陽書院,東側是萬歲峰,西側是臥龍峰,這兩座山峰就像兩個高聳入雲的大門。

站在峻極峰上北望,但見黃河如飄帶,邙山蒼茫橫亘;東望是虎牢關,西望是黑石關和悠悠流暢的洛水。

邙山是陰宅寶地,古人有「生在蘇杭,死在北邙」的說法。

整個宋代皇陵地處雄關拱衛,地勢奇偉,難怪明代文學家袁宏道曾感嘆此處像一條清秀的臥龍,可謂畫龍點睛。

宋太祖選定鞏義作為宋代皇陵,屬於天時、地利、人和,上承天意,中合己意,下利子孫。

表面上一支響箭,實際上費盡心機,看似無心,不動聲色,不經意間一切都在宋太祖的掌控中,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大宋王朝的石頭博物館

自從宋太祖趙匡胤在那年那月那日射出那至高無上的那一箭之後,這些石頭便註定要永遠的守候在這裡,至今天,到今後。1998年6月,美國總統柯林頓訪華時將一尊宋陵客使石雕頭像交給中國國家主席,鞏義成了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