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部失傳兩千年的醫書,現在在四川找到了,其可填補多項歷史空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起神醫,相信大家不會忘了一個人,那就是在春秋戰國時代僅憑觀察便可知蔡桓公有疾的扁鵲。

作為一個行醫者,扁鵲恪盡職守,他與弟子為各國的百姓看病醫治,也是他開啟了中醫切脈的先河。

在他在世時,他將自己畢生所學的知識以及長久行醫的實踐經驗編纂成多部書籍以供後世學習參考。

然而,在這些著作中,只有《難經》被流傳下來,其餘則全部失傳,這對整個醫學界來說是巨大的損失。

直到兩千年後,人們在四川成都地鐵三號線處發現了一座西漢葬墓群,經過考古人員搶救性的發掘後,共清理出四座古墓,並於其中發現了超過620件的漆器文物,由於該漢墓位於成都市某社區站東側,當地俗稱老官山,因此該漢墓群被稱作「老官山漢墓」。

在這四座古墓中,一號墓為夫妻合葬墓,有一大一小兩個棺材。

在一號墓中的出土物品中最惹人注意的是其漆器底部的「景」字。

根據已有的文獻記載,景氏為當時楚國的三大家族之一,而在西漢初年,景氏一族遷入關中,因此不難推斷該墓主生前與景氏密不可分。

更令人興奮的是,在三號墓中,發現了大量的醫簡,竟有920支。

考古人員根據它們的大小長度將他們編排後竟為九部醫書,而且極有可能為扁鵲失傳已久的醫學著作,其中除了《五色診脈》外,考古人員推斷其他分別為《敝昔醫論》、《脈死侯》、《經脈書》、《尺簡》、《六十病方》、《病源》、《脈數》、《諸侯症候》這六部失傳已久的醫書,這真的是考古界的重大發現。

這些出土的古書籍,很好的填補了一些歷史空白,同時出土的一座高約14厘米的人體經穴像,像上穴位標註清楚,經脈血條清晰可見,這應該是我國最早的最完整的經穴人體醫學模型,將它與剛出土的醫學古書相結合也許能解開我國針灸理論的起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成都天回鎮出土2000多年前西漢古墓

■天府早報記者鄭其攝影趙霞4座墓室1號墓室:出土50餘件木牘2號墓室:出土4部竹木製織機模型3號墓室:出土920支竹簡以及人體經穴髹漆人像……竹簡上9部醫書只有一部《五色脈診》留有醫書名。通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