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覺作為彰顯自信精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化自信大家談❶)

在開放、交流、多元的文化大環境下,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樹立文化自信,使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共同推動「中國夢」的進程,是文化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內容。

本版即日起開設專欄,約請文化大家、名家撰文研討,以饗讀者。

●三大文化源流共同滋養並接續著中華民族的過去、當下與未來,讓我們的民族生息綿延、攻堅克難,始終向著既定目標百折不撓地進取前行,並淬鍊出內涵豐蘊、特色鮮明、世人尊重、國人自豪的中華優秀文化

●文化的包容性、創新性和進取精神是體現一個民族文化自信心的重要標識,需要建立在全民深入認識、深度理解、深刻領會本民族優秀文化和文化自覺、自勵、自尊、自強的基礎上,持續不斷地貢獻智慧和創新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強調「文化自信」,並在今年「七一」講話中提出「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既是對中華文化意義的充分肯定,對中華文化價值的高度重視,也是著眼於國際視野,對中華文化在全球競爭發展中應有作用的充分評估。

中華文化因何自信、何以自信,如何體現自信,我們在認真學習講話的同時,要不斷加深認識、領悟其精神要義,想明白、想清楚、想透徹,並且自覺踐行。

中華文化歷經5000多年的孕育、發展,積澱了極為豐厚博大且富有價值的哲學思想、人文理念、文化精神,凝聚薈萃了中華民族深層次的精神追求。

從弘毅載道、天人合一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從天下為公到和諧大同、民為邦本,從捨生取義、鞠躬盡瘁到革故鼎新、推陳出新……其間的精神思想、文化品格、道德理念皆值得我們繼承弘揚。

從中國共產黨誕生之日起,將馬克思主義思想學說的普遍真理與中國歷史實踐相結合的革命文化,帶領中國人民踏上反帝反封建的道路,歷經從反侵略戰爭、土地革命到人民翻身當家作主人,從五四新文化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到井岡山、延安精神,從新中國文化建設到雷鋒精神、鐵人精神……這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化、當代化、大眾化的思想文化成果,同樣值得我們發揚光大。

改革開放以來,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民族復興強國夢理想的確立,又進一步為既立足本土文化基因,又積極吸收外來文化精華,勇於創造和發展體現中國精神、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當代先進文化提供方向和精神動力。

正是以上這三大文化源流共同滋養並接續著中華民族的過去、當下與未來,讓我們的民族生息綿延、攻堅克難,始終向著既定目標百折不撓地進取前行,並淬鍊出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為世人所尊重、為國人引以為豪的中華優秀文化。

比自豪更高一層的精神境界是自信,自信源於對自我價值的肯定。

這份肯定,是因為這一優秀文化是被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發展證明了的,是符合國情的;是因為其善於反省歷史經驗教訓、除劣去腐和善於學習他人優長、善取活用的科學理性態度;是因為其本身所具有的包容性、創造性,以及敢於探索、敢於自我否定和修復重振的能力;是因為其被事實證明了的不竭的原動力與原創力,以及能夠為世界文明做出貢獻的能力;更是因為自身對他者文明的啟示與參照,以及能夠被不同文明所認識、理解並接受的價值內涵。

文化是一個需要在歷史長河的不斷延展中顯現蓬勃生命力的活體結晶,在這一過程中它可以不斷化育並強健民族的精神根脈與魂魄。

經濟發展無疑能夠壯大一個民族的實力,國防建設確實可以加強一個民族自我保護的能力,但唯有文化和文明的不斷進步、提升,才能使一個民族由內而外地變得偉大。

作為基礎,文化是文明生髮的土壤,土壤深厚肥沃與否關乎文明的質地與價值。

文化的養成蘊藏在人民大眾的生活、生產的歷史積澱中,它必須經過千般交流、萬般淘洗,才能成為一個民族乃至人類基本價值的最大公約數。

因此,文化在其發展歷史中必須秉持開放性,拋棄封閉性;必須吐故納新、祛弊用精,而非唯我獨尊、抱殘守缺;必須保持旺盛的創新能力、開拓能力,而非夜郎自大。

可以說,文化的包容性、創新性和進取精神是一個民族文化自信心的重要標識,而這種自信心需要建立在廣大人民對本民族優秀文化的深入認識、深度理解和深刻領會的基礎上,即需要文化自覺、自勵、自尊與自強,進而通過持續更新的思想結晶和創新成果,努力推進文明高度的不斷提升。

因此,珍視、承傳、「不忘本來」,學習、兼容、「吸收外來」,創意、創新、「面向未來」;在中國乃至世界文明已有的基礎上,創造出中華民族文化新成果,達到中國乃至世界文明歷史上的新高度,正是彰顯文化自信的應有之義。

古往今來,經由對歷史與現實的深入思考而展開想像的羽翼,進而創造出表達人類共同的情感、理想和社會進步要求的作品,並通過精湛的藝術讓這些作品得以經久留傳而成為一代代人品鑑的精神財富,是文化藝術工作者的職責。

將於今年11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向社會公眾展示的《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160餘件作品及其創作活動,正是一次對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的文化踐行。

這項由中國文聯、國家財政部、文化部共同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承辦,由近300位當代中國優秀藝術家參與的創作活動,以中華文明的浩瀚歷史為脈絡,以對推動中華文明發展進步具有重要影響的歷史事件、人物和文明成果為創作主題,表現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軍事、對外交流等諸多領域,是運用繪畫、雕塑藝術語言和手法創作的「圖像中的中華史詩」。

5年來,藝術家們以匠心獨具的構思、精益求精的創作勞動和精湛的藝術技巧,完成了這些兼具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巨幅歷史畫作品。

作品在歷史情景的藝術再現、史實凝縮的表現、個性化風格語言的鑄造和精神境界的開拓等方面表現突出,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立場、中國風格、中國氣派,體現出現實主義、浪漫主義、表現主義多種藝術形式的兼容互補,凝聚了集體的智慧,具有多畫種、多形式、大體量等特點,是中國歷史畫創作領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彌補了中國文化史包括美術史的空白。

在觀賞藝術的同時了解家國歷史,並經由靈魂的觀照銘記終生,進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質,激發文化自信和創造精神,建立起為人類文明貢獻智慧的自覺意識,乃為全社會的職責。

它與文化部2009年推出的《百年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適成連綴一體的姐妹篇藝術創作,共同呈現了中華文明的歷史面貌。

藝術家們深知其責任和使命,認識到以圖畫為中華歷史立碑造像同為「治史」之道,是謂藝術之大道。

他們竭盡所能、全力以赴,讓作品承載著久遠的歷史,彰顯著一個文明古國和當代經濟文化大國的人民意志和國家形象,如同藝術史詩和民族精神的圖譜,充分彰顯當代藝術家的文化自信。

這種通過集中力量辦大事、抓文化建設,實現文化繁榮,正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優勢。

當然,文化建設的推進和文化自信的提升,不能畢其功於一役,這將是長期不懈努力的累積過程。

相信未來的文化發展將呈現出更為開放的格局,將繼續鼓勵人們兼收並蓄,進而不斷創造出優秀的文化成果,豐富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的文明殿堂,這正是對文化自信的最佳詮釋和最好表達。

(作者為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 馮 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文化自信思想的理論蘊涵和實踐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礎上,更加明確、自覺、堅定地強調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文化自信,不僅僅是強調文化自信對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

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的最好詮釋

作者: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華文化學院) 段晶晶常有人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因何而「特」?事實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色鮮明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它深深地植根於優秀的中國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也就成為...

文化自信從何而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講話中強調,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是第一次把「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並提。「四個自信」是一個相互...

文化自信的歷史底蘊和現實基礎

堅定文化自信,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著力論述的一個重要方面。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對自身所擁有的文化及其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是對自身文化...

中華文化的當代價值與意義

傳統文化究竟和我們的日常生活距離幾何?輕掃二維碼觀看視頻,陳來教授深入淺出地為您作答。「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傳CHUAN」工作室出品。在傳承中生活——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傳CHUAN」微信公眾...

堅定文化自信的使命擔當

堅定文化自信的使命擔當作者:尹漢寧 來源:學習時報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並進一步強調:「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