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雙室房屋遺址驚現唐山!還原2000多年前生活場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日前,在唐山市文物古建研究所與玉田縣文物管理所配合京秦高速公路(津冀界至平安城段)建設施工而進行的考古發掘中,在玉田縣彩亭橋鎮四合橋遺址發現了戰國時期淺地穴式單室和內外雙室房屋。

這是繼唐山東歡坨遺址戰國房屋之後的再次發現,其中內外雙室房屋屬唐山地區首次發現,填補了我市該時期房址研究的空白,豐富了本地區歷史文化內涵。

近日,記者跟隨文研所考古隊來到彩亭橋鎮四合橋遺址,一訪神秘的考古現場。

配合基本建設

在高速公路開工前搶救文物

圖為考古隊員在進行灶址清理。

趟過一片雨後泥濘的莊稼地,戴著草帽的記者頂著烈日,在研究員翟良富的帶領下,走近發掘現場。

只見兩個籃球場大小的場地被分割成30個整整齊齊的探方。

暴曬之下,考古工作人員正蹲在探方內,使用手鏟耐心細緻地清理著被昨日夜雨沖刷過的遺址邊緣。

他們正在爭搶時間——

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今,隨之而來的是大規模的基本建設工程項目,卻可能威脅到地下的文物。

《文物保護法》明確:「進行大型基本建設工程,應組織從事考古發掘的單位在工程範圍內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進行考古調查、勘探。

本著「既對文物保護有利,又對基本建設有利」的方針,配合在建京秦高速公路的建設施工,考古隊於5月末進駐工地,首先對公路第三標段規劃路基的兩萬多平方米進行了勘探,而後又緊張地開展了文物的發掘和保護工作,為工程建設爭取了寶貴的施工時間。

然而在2萬平方米的土地上,怎麼才能知道哪裡有古代遺址呢?翟良富介紹說,他們的勘探神器就是洛陽鏟。

將鏟子垂直向下戳擊地面,並逐漸挖出一個探孔,通過對每次帶出來的泥土進行分析,從而判斷地下是否有人類活動的痕跡。

勘探的過程非常辛苦,平均每隔2米就打一個孔,每次下鏟只能挖深幾厘米。

翟良富比喻說,「考古就像翻書,只不過是從後往前翻。

通過勘探確定出挖掘的範圍後,再根據土質、土色、包含物的不同,考古工作者就可以對土壤進行挖掘和分層了。

發現戰國時期雙室遺址

填補唐山地區房屋研究空白

圖為航拍的發掘現場。

本次考古的最大收穫是發現了戰國時期淺地穴式房屋遺址三座。

淺地穴式類似於現在的半地下室式建築,在生產條件還不夠發達的當時,這種形式的房屋建築起來更加簡便。

在三座房屋中,兩座為單室房屋,另一座為內外雙室房屋,其中後者為我市首次發現,這一發現,填補唐山地區古代人類居住房屋研究的空白。

「這次發現的遺址,結構簡單,布局潦草,與發達地區同時期房屋相比,具有相當的原始性。

」翟良富說,房屋的使用性質,究竟是臨時休憩還是長久居住,還有待發掘結束後,在資料的整理研究過程中進一步確定。

在揭露的房址中,記者注意到,房屋布局雖然粗糙,但是日常生活的設施卻也全備。

在探方內,房間裡壘砌有可以同時分別加熱食材的三聯灶,煙道從灶台底伸出,順著房屋邊緣延伸連接至煙囪,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用火排煙系統,餘熱還可以用來取暖,既節省了室內空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而且,戰國時期的居民還很重視環保衛生,他們產生的生活廢品不會隨意丟棄,而是集中投放至房屋外的灰坑,即垃圾坑內,積滿後再填埋。

可是半地穴式房屋的地基低於地平面,難道當時的居民不怕下雨時被淹嗎?翟良富說,其實,古人在選址和規劃時早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

他指點給記者看,房屋前有一條人工挖掘的排水溝,正好將積水和污水引向東側的清水河。

歷經滄海桑田,如今的清水河已經乾涸,但是沿岸早期文化遺存的分布,見證了歷史的更迭和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的遷徙與耕耘。

根據以往及本次考古的發現可以推斷,該地區商周、戰漢、遼金、明清等時期均有人類居住。

此次戰國時期房屋遺址的發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人類生存環境的現狀,對唐山地區考古文化序列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開啟時光隧道

出土文物還原2000多年前生活場景

圖為淺地穴式內外雙室房屋。

每一次挖開塵土,面對那些沉默的文物和遺蹟,考古隊員都想破譯歷史留下的謎團。

比如,如何確定遺址處於戰國時代的地層呢?翟良富指著探方中的地層剖面告訴記者:「主要根據土質、土色和其他現象進行判斷,從而劃分地層。

」後一個時代的地層總是疊壓在前一個時代的地層之上,分層就是為了區分文化堆積的年代。

「你看,上層的土發灰、較黏,下層的發黃、沙性。

」在他的循循善誘下,記者才似乎發現了毫不起眼的細微差別,不禁驚嘆考古工作者敏銳的觀察力。

發掘中出土的文物是確定遺存年代的依據,也是了解戰國時期的生產、生活狀態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成為了復原千年前生活場景的鑰匙。

本次發掘出土的器物有陶、銅、鐵、石等類別。

其中有用來削平木頭和刨土種地的鐵錛和鐵鎬,形制和現在的極其相似;有紡線織布用的陶制紡輪,印有古樸精美的紋飾;有盛放和烹飪食物的豆和釜,陶胚里摻雜著貝殼碎片;甚至還有一根細長的銀灰色滑石條,據推斷,可能是當時婦女化妝使用的「眉筆」......一件件歷經滄桑的文物,揭開了被塵封了兩千年的場景,似乎還原出了一幅男耕女織生活的鮮活畫面。

從遺址現場回來已近中午,記者又來到考古隊的工作室,恰逢專家們正在忙著「拼接器物」,一堆堆常人看來稀鬆平常的殘片,被考古工作者們視如珍寶。

記者嘗試著拼湊相互契合的碎片,觀察許久卻全無頭緒、無從下手。

「考古本來就是個細緻的活兒,要耐得住寂寞。

」翟良富默默地說。

的確,考古工作不僅「寂寞」,而且清苦。

野外露天考古沒有樹蔭更無空調,唯一能做的只有戴一頂草帽。

三個多月來,考古工作者們雖然將戶外作業的時間調整為「起早貪黑」、中午休息的戰高溫模式,依然經受著高溫酷熱的考驗。

目前,該遺址的發掘工作已接近尾聲,田野考古基本結束,工作重點轉入室內整理。

「我們希望在後續整理中有新的發現,推動唐山地區考古文化研究的深入和城市『軟實力』的提升。

」翟良富期待地說。

據了解,為了保證高速公路按期施工,在考古結束後,考古隊將會對遺址進行回填。

「遺址是不可再生的,我們對古人應當懷有敬畏之心。

在唐山大地的深處,不知道還有多少被湮沒的歷史和人物繼續沉睡。

翟良富不禁感概,隨著越來越多因配合基建而被發現的古代遺蹟重歸視野,希望這些古代文明的痕跡與現代化都市融合,城市的文化底蘊不斷顯露,放射光輝。

記者 曉悅 照片 趙立國 郎志遠 攝

編輯 亢瑞超

長按指紋

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我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河北:2600年柏人城遺址有望露真容

即通客戶端報導(河北台記者 杜岩卿)在河北省隆堯縣亦城村和城角村一帶,至今矗立著東、南、西三座由夯土築成的古城牆,它們合圍起來的範圍就是距今已有2600多年歷史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柏人城遺址。...

遼上京遺址考古現場探訪記

2011年起,遼上京考古隊開始了對中國北方第一座草原都城「遼上京」的系統發掘。考古隊今年的工作重點,是對宮城南門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探尋上京是否存在從東向向南向軸線轉變的過程。「上京,太祖創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