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博物館新年首展今開展 河北近百件珍貴文物來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焉玉衣

馬蹄金

今天,由揚州博物館、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共同舉辦的《流耀含英——漢代王室文物展》,將在揚州博物館一樓特展廳拉開帷幕。

據悉,這是揚州博物館2017年舉辦的首個「高大上」展覽,金縷玉衣、銅騎獸人物博山爐、錯金銀鳥篆文銅壺、透雕雙螭紋玉璧……今起至5月4日,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一覽這些耳熟能詳卻難睹真容的珍貴文物。

河北近百件珍貴文物來揚

河北地處華夏中原,是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

漢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盛世王朝,兩漢在今河北地區曾分封過燕國、趙國、中山國、河間國、常山國、清河國、真定國等數十個諸侯國。

河北漢代文物遺存眾多,以中山國諸侯王墓的發現最為豐富,有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夫婦墓、中山懷王劉修墓、三盤山漢墓;東漢中山簡王劉焉墓等。

揚州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今天起與公眾見面的《流耀含英——漢代王室文物展》,以河北地區著名的中山靖王劉勝夫婦墓、中山懷王劉修墓、三盤山漢墓、中山簡王劉焉墓出土的精美文物為展覽主體,展出了河北博物院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的包括金、銀、銅、玉、陶器及玉衣等在內的大量珍貴文物近100件(套),以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展出形式,帶您穿越迷霧,揭開漢代中山國的神秘面紗,體會漢代王室文化的璀璨與神奇。

劉焉玉衣很可能皇帝特賜

漢代盛行厚葬,漢墓出土玉器數量眾多。

有禮儀用玉,有日常生活用裝飾品,還有多種專門用於殮葬的喪葬玉器。

這其中最特別的喪葬玉器就是金縷玉衣,玉衣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殮服,由頭罩、上衣、褲筒、手套和鞋等部分組成。

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編結,稱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根據身份不同用銀線、銅線編造,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

文物專家介紹,這次展出的劉焉玉衣於定州北莊中山簡王劉焉墓出土,長1.8米,使用鎏金銅縷,較為特殊,很可能是皇帝特賜。

長信宮燈體現古人環保理念

這次展品異常精美,例如長信宮燈雖然是複製品,也能使觀眾感受到漢代王室奢華的生活場面和古人的智慧。

1968年出土於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墓的長信宮燈,是西漢珍貴的國寶級文物,由頭部、身軀、右臂、燈座、燈盤、燈罩六個部分組成。

整個器物設計十分巧妙,執燈的宮女神態安然,左手執燈,右臂上揚,袖口自然下垂,似在擋風,其實是用以吸收油煙,菸灰通過右臂吸入體內,以保持室內清潔。

燈盤、燈罩可隨意轉動開合調節照射方向,這樣的設計既防止了空氣污染,又有審美價值。

金餅馬蹄金見證黃金帝國

在這次展覽中,市民可以欣賞到使人「亮瞎眼」的金餅、馬蹄金和麟趾金。

專家介紹,1973年定州中山懷王劉修墓共出土42枚金餅以及馬蹄金、麟趾金。

考古專家結合文獻估算,西漢王朝黃金數量實際上已達到2003年中國黃金總儲備(600噸)的41.3%。

其原因一方面是西漢鐵器大量使用,推動了黃金開採;第二是絲綢之路吸納了古羅馬等西方古國的黃金大量流入中國。

漢代金銀器是中國古代金銀加工工藝的又一個高峰期。

金銀器不僅是飾品,更被製造成實用器物,如醫療器械、貨幣、車馬具等。

金餅、馬蹄金等不僅具有貨幣功能,更多用於皇室貴族間的賞賜與饋贈。

這些年,這些文物的陸續出土,見證了西漢是一個金光閃閃的「黃金帝國」。

參與這些活動可體驗漢文化

圍繞本次展覽,揚州博物館還將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2月24日、4月15日上午10:00,將舉行「漢風舞動——漢文化展示活動」,以漢民族服飾藝術為活動主線,通過一系列漢代文化禮儀、服飾藝術表演、展示,推廣漢服文化。

3月11日、4月22日下午2:00,將舉行「揚州漢代風俗禮儀、漢服的傳統與傳承」講座;3月25日下午2:30,將有茶藝老師為觀眾講解漢代茶文化。

博物館還推出了寓教於樂的互動,以動手體驗的形式了解、感知漢文化。

3月5日上午,小朋友可以通過樂高積木搭建一件漢代盤燈;3月18日上午,大朋友、小朋友可以在工作人員指導下,動手彩繪漢代紋飾的瓷盤;4月2日上午,參觀者可以使用超輕黏土製作可愛的漢代小人偶便簽夾。

編輯:劉佳瑩 審核:劉鈞

相關資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精彩文物折射南北漢文化之美 最早金屬醫針亮相

昨天上午,「流耀含英——漢代王室文物展」在揚州博物館開幕,河北中山靖王劉勝夫婦墓、中山懷王劉修墓、三盤山漢墓、中山簡王劉焉墓出土的諸多精彩文物,讓參觀者領略了漢代王室文化的璀璨與神奇。值得一提的...

污衊海昏侯墓的都進來看看! | 滿城漢墓7

最近聽見有人詆毀江西南昌海昏侯墓,說什麼「海昏侯墓的文物沒有你想的辣麼好」,說什麼「海昏侯只是列侯,待遇比諸侯王差遠了」,真是氣煞我也!海昏侯劉賀確實只是一位侯爺,可他的陵墓獨占三大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