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歲公主頭戴黃金面罩,身裹銀絲網絡,內臟被摘,膏血瀝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85年,考古發掘了大遼陳國公主和駙馬的合葬墓。

公主和駙馬並排臥在屍床之上,頭枕銀枕,戴黃金面具,身著銀絲網絡,著銀靴,身佩琥珀瓔珞。

公主兩腕各戴2隻金鐲,每個手指各戴1枚金戒指,身佩金荷包、金針筒、鐵刀,以及各種玉佩和琥珀佩。

上圖右側即為公主。

墓誌記載,陳國公主是遼景宗第二子耶律隆慶之女,初封太平公主,追封陳國公主。

公主去世時18歲,駙馬去世時大約30歲。

大遼是契丹建立的王朝。

所以,她是一位契丹族的公主。

那麼,她長什麼樣子?為什麼要戴黃金面具,身裹銀絲網絡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契丹族的葬俗和考古發現談起。

面具就是生前模樣。

左為公主的黃金面具,右為駙馬的黃金面具。

公主和駙馬的金面具的製作,都是用金片模壓成形。

公主的黃金面具與雙耳連成一體,一次製成。

駙馬的面具,面部和雙耳分制,再用鉚釘連接。

不難看出,面具的面部特徵很不一樣:公主的面具較為圓胖,而駙馬的面具很清瘦。

而考古發現其他契丹人墓中的人木偶,面部都非常寫實。

契丹人的墓中壁畫上,也特別注意對面部肖像的刻畫。

顯然,契丹人有注重面部刻畫的傳統。

因此,考古學家推測,黃金面具應該是根據死者的臉型特意製作的。

有人提出,是先對死者面部進行翻模,再在面模上製作面具。

所以,黃金面具表現的,就是他們死前的真實容貌。

銀絲網絡就是身體。

公主和駙馬都全身穿銀絲網絡。

公主的保存較為完整,而駙馬的,比較殘碎。

銀絲網絡由頭、胳膊、雙手、胸、背、腹部、腿、雙腳等部分組成。

考古研究表明,銀絲網絡先按照人體的各部分大小編織成形,再套在貼身內衣和裹屍絲織品的外面,用銅絲聯結縫合成整體,最後在網衣的外面,罩一層絲織品外衣。

為什麼要穿這層銀絲網絡呢?還得從契丹族的喪葬習俗說起。

文獻記載的契丹早期葬俗非常簡單。

《北史》和《隋書》中說契丹人「但以其屍置於山樹之上,經三年後,乃收其骨而焚之。

」就是曝屍三年,再把剩下的骨頭燒掉。

《資治通鑑》中記載,遼太宗耶律德光攻晉途中暴病而亡,「國人剖其腹,實鹽數斗,載之北去,晉人謂之帝羓。

《舊五代史》中也記載「破其屍。

摘去腸胃,以鹽沃之,載而北去。

從文獻中知道,到了契丹人建立大遼國之後,喪葬習俗是:人死,要把死人的肚子剖開,把內臟摘掉,再用鹽醃上。

宋人文惟簡在《虜廷事實》中對此時契丹人的喪葬習俗描述更詳細:「惟契丹一種特有異焉。

其富貴人家人有亡者,以刃破腹,取其腸胃滌之,實以香藥、鹽礬,五彩縫之,又以尖葦筒刺於皮膚,瀝其膏血且盡,用金銀為面具,銅絲絡其手足。

耶律光之死,蓋用此法,時人目為帝羓,信有之也。

翻譯過來就是,契丹貴族死後,要先用刀切開肚子,取出腸胃;再在肚子裡放入香藥、鹽礬等物,用五彩線縫合;之後用削尖的蘆葦管插到皮膚里,一直把血流干;最後用金銀製成面具,銅絲做成網絡包裹手足。

綜合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我們就知道,早期的契丹風俗是把屍體放到樹上風乾,之後才用銀絲網絡附體。

而網絡正可以起到保護骨骼不散亂,不丟失的作用。

公主的銀絲網絡的手指部分編織得更加細密,恰可以更好保存細小的指骨(見上圖)。

目前考古發現的其他契丹人的網絡手套,也都編織得很細密。

網絡的使用,看上去恰如人的身體。

網絡外又穿一層外衣,顯然網絡用意在於「恢復」失去的身體。

而黃金面具製成死者的模樣,應該意在「恢復」死者的容顏。

也有學者認為,網衣和面具與薩滿教有關,是為了保障死者的靈魂安寧。

這一過程,也是契丹族逐漸接受漢族的喪葬習俗,改野外曝屍焚骨為土葬,重視屍體保存的結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史上唯一一位戴著面具下葬的,這是為什麼?

一小教師口吃。某日上課領學生讀課文。教師:「日……日……日本鬼子進了村」學生跟讀:「日……日……日本鬼子進了村」。周圍聽課的教師就笑了。這教師大急,對學生道:「不論我日幾回,你們只准日一次」。一...

16歲嫁給舅舅 出土黃金面具展現契丹公主容貌

在遼闊的中華大地上,曾有一個民族叫契丹,它在我國歷史上卻來去成謎,在遼亡後就神秘消失,只留下眾說紛紜。昨日(22日),記者在內蒙古博物院的倉庫里,卻見到了一件藏著該民族文化密碼的黃金面具。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