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巴林右旗那日斯台遺址出土的紅山玉器和石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巴林右旗那日斯台遺址

神奇而美麗的巴林草原,埋藏著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

其中的那日斯台遺址是最負盛名的。

1978年出土的鳥形石玦

1978年出土的玉勾形器

那日斯台遺址的發現還要從1969年的春天說起,那是一場大雨過後,位於巴林右旗巴彥漢蘇木那日斯台嘎查的牧民布和朝魯像往日一樣出去放牛,他在不經意間,在一個坡地上撿到一件玉器。

他連忙跑回家去拿了工具,開始在發現玉器的坡地上挖起來。

不一會就挖出了幾十件玉器。

1979年出土的石紡瓜.

1979年出土的葉臘石桂葉形紡瓜

布和朝魯的父親丹巴是嘎查的黨支部書記,他把布和朝魯挖到的玉器裝在一個特製的布袋,鎖進了家裡的木箱子裡,不再給外人看。

可這個消息還是不脛而走,每年都有很多聽到風聲的文物販子想買走這批玉器,但是,他們最終也沒能如願。

在1979年時,丹巴把玉蠶、玉鴞和幾十個玉珠捐獻出來,於是,這批玉器找到了自己的最終歸宿,被收藏在巴林右旗博物館,成為今天我們能在巴林右旗博物館看到的紅山文化的珍貴文物。

1980年出土的玉雕龍

1980齣土的勾雲形佩

1980年出土的石人像

1980年出土的玉鴞

1980年出土的玉鴞

那日斯台遺址位於西拉木倫河支流查干木倫河西岸的高地上,遺址東西長約1500米,南北寬約1000米,總暴露面積在150萬平方米左右。

遺址東部是台地,是那日斯台嘎查居民的生活地,西部是一片坡地,中間被寬約100米的烏蘭溝隔斷。

這裡由於常年受風沙的侵蝕,並且植被已經破壞嚴重,所以此處的文化層已經被嚴重擾亂,很多陶片、石器等遺存被暴露於整個台地之上,在遺址東北側的斜坡上還有七、八處清晰可辨的窯址,有的地段還發現有土壘和溝壕的痕跡。

1982年出土的玉蠶

1982年出土的玉蠶

1982年出土的玉蠶

1982年出土的玉鴞

1982年出土的玉三聯璧

1982年出土的碧璽魚形器

在那日斯台遺址的周圍,個別地段還有壕溝痕跡。

在遺址的西側是烏蘭溝渡槽,這裡的文化層保存稍好,暴露有灰坑和房址,從地表上觀察,這裡的房址主要有圓形的,還有略呈方形和長方形的。

在遺址內徵集、採集和發掘清理所獲得的文物標本也非常多,主要有玉器、陶器、石器、石雕器和骨器。

1982年出土的煤精石雕

1982年出土的火山石石豬

1982年出土的青砂岩雙系筒形杯

1982年出土的單系石杯

1982年出土的石斧

而正是因為牧民布和朝魯提供的這一線索,那日斯台遺址才得以被系統的發掘,並因此而出土了大批紅山文化玉器而聞名於世,還被稱為「人類文明第一道曙光」。

那日斯台遺址也名符其實的成為迄今西拉木倫河以北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原始文化遺存之一,從出土的遺物特徵上看,其相對年代應主要是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階段,同時還發現年代稍早的「興隆窪文化」遺物。

1982年出土的圓雕巫覡像

1982年出土的玉球狀配飾

出土的六十八顆玉球狀配飾

1987年出土的玉獸形佩

那日斯台遺址出土的玉器和石器真是豐富多彩,品種繁多,幾乎囊括了紅山文化鼎盛時期的所有器形,主要有龍形,有鳥、鴞、蠶、魚、人形玉器,還有勾雲形佩、斧、璜、獸首三孔器、三聯璧、紡瓜、飾件、珠飾、墜飾、玉管、玉錐、玉棒、玉匕形器等。

這些重要的出土文物在研究紅山文化和興隆窪文化的過程中將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興隆窪文化出土玉器及其特徵

興隆窪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6200年至前5400年,屬新石器時代中期,是中國東北地區現已確認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亦為迄今所知最早採用真玉(即陽起石和透閃石結晶體)製作玉器的考古學文化,其...

赤峰地區出土紅山文化玉器探析

(赤峰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摘 要:紅山文化是中國北方西遼河流域史前考古學文化之一,在出土的遺物中玉器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從目前已發表的資料看,有明確出土地點的紅山文化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