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右旗那日斯台紅山文化遺址究竟出土了哪些寶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巴林右旗那日斯台紅山文化遺址究竟出土了哪些寶藏

文 ▏辛學飛

▼start

巴林右旗那日斯台遺址遠景

在考古界,早就有「南有牛河梁,北有那日斯台」之說。

由此可以發現,巴林右旗那日斯台遺址在紅山文化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那麼,那日斯台遺址究竟都出土了哪些文物呢?現在就去欣賞和解析那日斯台遺址出土的這些精美的紅山文化遺物吧。

這件1978年出土的鳥形玦,為目前所見到的唯一一件鳥形狀的玉玦。

鳥形玦頭部似鳥,整個身體卻如蟲,同玉豬龍和C龍的造型一樣,蜷曲如環,雙圈浮雕的圓眼,尖尖的喙部向前凸出,尾部還有向外伸展的尖尖的翅膀,非常形象生動。

通體光素無紋,背部有一對穿小孔。


這件玉勾形器出土於1978年那日斯台遺址,形如大刀,前端彎曲似勾,勾的兩側呈刃狀。

器身上磨琢出一道溝槽,立體感強。

下端為直柄狀,勾與柄之間是由兩道平行凸起的棱紋連接,柄的中間還留有一道螺旋狀的旋磨痕,應該為當時開料所致。

這種刀型的勾雲是勾雲形玉佩的一部分,在紅山文化中的這些勾形器都應該與鳥圖騰有關係。


這件石器為1979年那日斯台遺址出土的石紡瓜,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實用器具,這些實用工具代表著當時先進的生產狀況和生產水平。

器身呈橢圓形狀,沿脊背部有一道很深的溝槽,上下兩面基本對稱,器體的中間部位是一個對穿的穿孔。

這件巴林石質的桂葉形紡瓜也是1979年那日斯台遺址出土的。

巴林石的產地正是巴林右旗大板鎮西北的雅瑪吐山北面,巴林石的質地細膩,堅而不脆,它集細、潔、潤、膩、溫、凝六大要素於一身,其中巴林石中的雞血石,更享有「草原瑰寶」的美譽。

巴林石與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印石。

而紅山人當時以「美石為玉」,像巴林石這樣的美石,自然成為他們使用「玉材」中的一部分,但是,從出土的很多巴林石質的紅山玉器中可以得到這樣一個信息:紅山文化用玉具有"就地取材"的特點。

這件玉豬龍是1980年出土於那日斯台遺址,頭部較大,尾部相對較細,首尾呈捲曲的環狀。

面部雕琢清晰,圓圈大眼,吻部突出,雙耳直立。

身體部位光素無紋,背部有紅色的瑕紋。

頸部有一對穿小孔。

1980年出土的玉雕龍正面


1980齣土的勾雲形佩

這件1980年出土的勾雲形玉佩與牛河梁出土的玉佩造型基本一致,而這是否可以說明,在當時製作玉器的時候,紅山文化各部落之間已經按照一個統一的標準和模式來製作玉器了,同時也說明,當時的宗教已經發展到了比較規範和成熟的一種狀況。

玉佩的器身呈長方形,扁薄,中間鏤空,鏤空的圖案如同鷹頭,從這件器物上,至少我們可以知道,在紅山文化時期就已經有了鏤空玉雕技術。

玉佩的四面各有一個勾角,在每個勾角上面還琢磨有相應走向的溝槽,紋絡清晰,由此可見,在紅山文化時期玉器的雕刻技術已經達到了一種非常精湛嫻熟的境況。

那日斯台遺址出土的石人像呈半蹲狀,這件石像是在1980年出土,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從它前額到頭頂隆起的部分,它所要表達的宗教意義究竟是什麼呢?估計這也是石像的中心意義所在吧。

石人像五官清晰,面部兩側大耳突出,眉弓隆起,兩眼自然凹陷,鼻子也明顯隆起,嘴呈張開狀態。

與紅山文化中出土的其他人像一樣,它也是將雙手抱於腹前,從石像的側面看,腹部還微微的隆起,這應該是表達同一種含義的一種姿勢,似是半蹲,又似是跪踞狀,這應該與祭祀豐收和生育有關。

1980年出土的玉鴞

玉鴞在紅山文化時期是一種最廣泛的圖騰崇拜,這件青玉鴞是1980年出土,此鴞頭部凸出,浮雕的一對圓眼向外明顯凸起。

雙翅展開,整個翅膀上用四道紋飾表示羽毛,雕琢細膩形象。

尾部平齊,用三角形狀與雙爪隔開,雙爪突出並置於其上,有一種靜中有動、活靈活現的動感。

1980年出土的玉鴞

這件鴞是青黃色玉質,頭頂平齊,雙耳外凸,用陰刻的複線表示雙眼,器身整體紋飾清晰生動,三角形的鳥喙向下凸出,雙爪收起,似乎是停在枝頭時的一種狀態。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

蠶是紅山文化玉器中的常見器型,主要與生命的再生與生命不死和循環往復有關聯。

這件青黃色玉質的玉蠶是1982年那日斯台遺址出土的。

整個蠶身為圓柱形,腹部上是兩道凸起的紋飾,中間有一對穿圓孔,背部光素無紋,尾部彎曲。

這件玉蠶也是1982年出土,器身為扁圓的柱狀,面部是一對雙圈的圓眼,兩眼的中間是一道凸起的棱紋,在面部的上方還有一對突出的觸角。

腹部上面是四道凹陷的弦紋,並有一對穿圓孔,背部光素無紋。

尾部向下逐漸變尖,彎曲上翹。

這件圓柱形的青色玉質的蠶,頭部略粗,面部工藝與上兩件基本相同,也是1982年那日斯台遺址出土。

1982年出土的玉鴞

紅山文化中的玉鴞可謂是生動形象,器形繁多各異,這件青黃色的玉鴞頭部呈三角形,雙目微閉,似一種養精蓄銳的休眠狀態。

脊背處隆起,雙翅用減地浮雕的手法表現出羽毛的形狀。

其背部還留有螺旋狀痕跡,可見當時製作玉器的工藝特點。

這件1982年出土的青玉質三聯璧是非常獨特的,從器形上看,它既具有三聯璧的器形特點,又具有三孔器的特點。

那麼它究竟是一個三聯玉璧呢,還是一件薄片狀的三孔器呢?或者說明三聯璧與三孔器在當時反映和所表達的是同一種宗教意義呢?如果真的如此,那麼對於解釋紅山文化中的「三」我們就真的有了新的認識。

1982年出土的碧璽魚形器

碧璽在紅山文化用玉的玉材中是非常少見的,但是同時也可以證明紅山文化以「美石為玉」以及「就地取材」的用玉特點。

這件魚形配飾,同樣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女性生殖和繁殖的一種崇拜現象,他們認為魚是一種生殖能力極強的生物,魚紋代表的是女性生殖器,紅山人希望婦女能象魚一樣有旺盛的生殖和繁殖能力,所以對魚進行崇拜,或用魚來象徵女性的性特徵。

這件魚形飾呈錐體形狀,頸部有一周凹弦紋,代表魚頭,頭部有一小孔,腹部為兩道劃刻的弦紋,寥寥幾筆就能雕刻的如此形象逼真,而這種大寫意的表現手法也正是紅山文化玉器雕刻的工藝特點所在。

▼▼

那日斯台遺址位於西拉木倫河支流查干木倫河西岸的高地上,它遺址的所在地的東部是一塊平地,也是那日斯台嘎查(村)居民平時的生活場地,它的西部是一片緩緩的坡地,中間被烏蘭溝隔斷。

這裡由於常年受風沙的侵蝕,地表上的植被已經破壞的非常嚴重了,所以,此處的文化層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擾亂,到現在,這裡還有很多陶片、石器遺存暴露在平地上,在遺址東北側的斜坡上還有七、八處清晰可辨的窯址,有的地段還發現有人為堆砌的土壘和人為挖掘溝壕的遺蹟。

▼▼

這件是1982年出土的煤精石質的石飾,應該是一豬首的形象。

整個面部為陰線刻劃而成,眼、嘴、鼻和皺紋明顯,兩側有對穿的穿孔,應該為佩戴所用。

這是用火山石磨琢而成的一件圓雕石器,眼、耳、鼻特徵顯著,明顯是一頭石豬的造型,是1982年那日斯台遺址出土,石豬前肢伏地,後肢已經殘缺。

那日斯台遺址在1982年出土的青砂岩雙系筒形杯,非常有特點,它的器形呈橢圓的筒狀,上端圓口為磨琢而成的三道口沿,兩側有對稱的一對雙耳,底部為平底,直腹,使用痕跡明顯。

這件是1982年出土的單系石杯,器形為橢圓形的素麵圓筒,整個器身使用痕跡明顯,上端圓口一側有一平扳單耳,耳上還有一圓孔。

下端底部為平底。

1982年那日斯台遺址出土的石斧,出土特徵明顯,做工非常精良。

這件立體圓雕神像非常的抽象而神秘,還非常誇張,是最有價值的一件重器,也是紅山文化出土文物中最為罕見的一件遺存。

雕像頭頂上的三層平頂的圓形物,究竟是頭型,是髮飾?抑或還是頭部頂著的一件器物呢?它的面部更為神奇,整個面部是由幾個類似菱形的線條組合而成,眼睛和眉弓下垂,鼻子肥大並呈三角形向外凸起,如同鳥喙,非常有立體感,從這點來分析,它是否就是紅山人所崇拜的鳥神的形象呢?它的雙手合於胸前,腰部纖細,保持著一種端莊自然的跪坐姿勢。


1982年出土的玉球狀佩飾

這些玉球狀的佩飾總計68顆,這些珠飾分為圓形、半圓形和扁圓形三種形狀,而且每顆珠子上面都帶著一個對穿的小孔,從它的出土數量和器形特點上來分析,這應該是縫在一件服飾上的、完整的一套佩飾,如果真的如此,而這件衣服又是做什麼用的?很可能就是巫覡作法時與神溝通的法衣吧。

這似乎是件虎形玉佩,是1987年那日斯台遺址出土的又一種器形,被稱作獸形玉佩。

器形呈長條扁體狀,中間厚,四周漸薄並有刃狀邊,看上去像是一種欲要向前奔跑撲食的動作,雕琢工藝簡練、神似、寫意而生動。

可以說,紅山人能夠把握每件器物的造型特點,能把每一件器物都刻畫的栩栩如生、生動自然,神似和寫意是紅山文化玉器雕刻的中心所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韻」,而「韻」也是紅山玉器最難模仿的一個地方。

這件虎形玉佩也是紅山文化玉器中難得的精品之作。

▲▲▲ EN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紅山文化中的典型玉器簡介

(1)玉龍 紅山玉龍呈勾曲形,口閉吻長,鼻端前突,上翹起棱,端面截平,有並排兩個鼻孔,頸上有長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體酷似甲骨文中的「龍」字。體捲曲,平面形狀如一「C」字,龍體橫截面為橢圓形。龍...

赤峰地區出土紅山文化玉器探析

(赤峰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摘 要:紅山文化是中國北方西遼河流域史前考古學文化之一,在出土的遺物中玉器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從目前已發表的資料看,有明確出土地點的紅山文化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