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詭事—古墓機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於《盜墓筆記》,大家最喜歡的莫過於其中神乎其神的盜墓技術和奢華珍貴的古墓寶藏。

那麼現實中的盜墓中,墓中那些被破解的機關是否那麼神奇?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古墓中的機關。

虛假墓穴:墓穴防盜,有一個考古名詞,叫「虛冢」。

虛冢,只是秘葬方式的一種,又稱假墳、虛墓,說白了,就是造若干假墓穴,而將真屍葬地隱匿起來。

傳說中最著名的虛冢,當數孔仲尼的弟子為其設的五座虛墓。

當年孔子的墳西側有五座假墳,都是石頭砌成的。

這些墳都是他的弟子為他造的,目的是防止後人盜掘。

據說,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後,曾命人掘開了這些虛冢,裡面竟然跑出一隻白兔子。

從中可以看出,盜墓掘墳,在孔子那個時代已是一種社會現象了。

防盜崖墓:此法起源於戰國,將墓穴挖在山崖上的岩石中,進而形成反盜墓的招式。

依山為陵,顯然比平地起穴那種封土式陵墓防盜效果要理想得多。

這種墓在西漢時已頗為流行,如現今考古發掘發現的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墓、山東曲阜魯王墓、徐州龜山漢墓,都是在山崖中開鑿了巨大的洞穴而成。

李世民的昭陵玄宮。

就是採用了這種防盜方式,是開鑿九螋山(今陝西省禮泉縣境內)而就。

其後唐諸帝多興師動眾,將附近風水上佳的山體都鑿空了。

鐵水澆築:將墓穴開鑿于山之中,堅固異常,防盜效果自然也非同一般,但是也存在明顯「漏洞」,其通往玄宮的洞口,盜墓者很容易找到。

正史所記,最為著名的鐵水封陵,當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台葬墓—乾陵。

乾陵墓道開在北峰南面的山坡上,墓道長63,1米,寬3,9米,呈斜形坡。

墓道與墓門間用吞條填砌,多達39層,用石近四千塊。

石條之間用鐵拴板拴拉,每三層上下用鐵棍穿聯,再用錫鐵熔化灌縫。

考古結果表明,目前沒有發現乾陵被盜的痕跡。

可見,武則天的反盜陵手法是相當成功的。

伏弩、懸劍:在所有的反盜墓手段中,最為神秘的是「伏弩」。

弩即是箭,伏弩,就是暗設在陵墓死穴處(盜墓者必經之地),可以自動發射利箭的一種反盜集機械裝置。

機弩,即裝機械的弓。

秦始皇的陵墓就有「伏弩」。

除了伏弩外,還有「懸劍」,兩樣東西的反盜原理差不多,唐朝風水大師袁天罡的墓里就有「懸劍」。

當地傳言,盜墓者就因此利刃而死,屍身均被利尖穿爛。

積沙,積石:這種墓也有一個專業術語,叫「積沙墓」和「積石墓」,是盜墓者最為頭疼和害怕的墓冢類型之一,出現時間很早。

建造時,據堪輿術。

定好棺槨的朝向、方位後,以炒乾的細沙埋葬棺槨,而不是以土回填。

沙子積埋到一定位置和厚度後,才以泥土覆埋。

為什麼要將沙子炒干呢?一是可以保持地下乾燥的環境,防止屍體腐壞:二是強化防盜效果。

乾燥的細沙如水,流動性極強,盜墓者根本無法挖掘盜洞,因為挖的時候,沙子會流淌,根本就形不成盜洞。

就是挖成了,也極容易造成塌方,讓盜墓者成為殉葬者。

積石比積沙的使用更寬泛。

1988年,在太原金勝村發掘的251號墓屬春秋晚期大墓,打開後發現,面里有「積石積炭」,積石是為了砸死盜墓眷,積炭則是防止屍體腐爛。

巨石堵門:帝王陵寢中,玄宮,也就是棺槨所在地的防盜尤其嚴密。

在專供棺槨通過的長長墓道上,從入口到地宮至少會設有三道石門,多的有七道,道道有機關。

石門一般都有幾噸,重的有十噸,算得上是固若金湯了。

最外面一層為金剛牆,一般來說金剛牆的設置非常隱蔽,無人引路很難找到。

1928年孫殿英盜東陵,兵分兩路一路盜乾隆的裕陵,一路盜慈禧的陵寢。

在明樓底下進入古洞門,過道盡頭則是一道內部澆鑄了鐵筋的牆壁,它的裡面就是「金剛牆」。

地宮的入口就在這金剛牆下。

東陵修建得十分堅固,要完全刨開不是件容易的事,匪兵們盜寶心切,便動用了炸藥。

地宮裡的石門每扇門重達3噸,門上有萬斤銅管扇,門後有頂門石。

當時炸開慈禧地宮第一道石門後,匪兵們才恍然大悟,他們再沒有用蠻力就打開了後面的石門。

因此,慈禧地宮第二道石門和乾隆地宮的前三道石門至今保存完好。

相對於慈禧地宮,乾隆地宮要複雜許多,它有4道石門,9個券堂,整個結構組成一個「主」字形,進深54米,落空面積達300多平方米,相當於一座地下宮殿。

整個乾隆地宮宛如一座莊嚴肅穆而又輪奐的地下佛堂。

深藏伏火:這種古墓也有一個名字,叫火坑墓,有些地方的盜墓者俗稱火洞子。

曾震驚世人的長沙馬王堆1號墓(「辛追墓」),探測打孔時,有一種冰涼的氣體從孔中噴出來,作業人員想試試噴出的氣體壓力有多大,便往裡面灌水。

但水竟然反濺了出來。

有經驗者便想到了火洞子,劃著火柴一試,涼氣啪地一下就燒了起來。

伏火頗令盜墓者恐懼,但古墓中的伏火到底是不是反盜設計,學術界卻存有爭議。

置放毒物:古籍中,毒墓的記載很多,漢廣川王劉去盜掘戰國古墓魏襄王冢時,除了發現墓是鐵汁澆灌之外,在打開後還有驚人發現,裡面竟然噴出一種有毒氣體,「黃氣如霧,觸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

以兵守之,七日乃歇」。

古代人常使用的毒物是水銀,在秦、漢及之前的陵寢中,使用水銀的記錄較多,齊桓公墓內便置有水銀池,水銀蒸發形成的毒氣。

給盜墓者製造了很大的麻煩。

置水銀在陵墓中,最著名的當是秦始皇陵。

據記載,「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其陵使用的水銀量驚人,注滿了陵內的整個地層,形成了一個可怕的地下毒河。

試想,在密封空間內,如果有盜墓者侵入,誰還能活著走出來?

屠殺工匠:這種反盜手法人人皆知,也是最違反人權的。

當年,贏政死後,葬於驪山營造多年的陵內。

嗣位的秦二世胡亥在葬事完畢後,、便下令不留一個活口。

就殉殺70萬活口,這將是世界殉殺之最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曝光古代帝王反制盜墓賊十大「毒招」

厚葬習俗在中國由來已久,歷代王侯將相不惜耗費人力、財力,營建陵寢地宮。為了防止墓葬被盜墓賊侵擾,為了保住地下寢宮數之不盡的寶藏,也為了自己升天后靈魂得到安寧,古大帝王們挖空心思無所不用其極地來保...

古人反盜墓賊六大神秘招數:馬王堆藏伏火

不知何時起帝王陵墓成了盜墓賊眼中金燦燦的寶藏,從而拉開了一場墓主與盜墓賊之間的戰爭。陵墓主人為了防止自己的陵墓被盜,想出了許多稀奇古怪的招數,具體有哪些呢,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反盜墓招數一:虛墓疑...

古代帝王反盜墓賊手段 盜賊有去無回

古代帝王厚葬,那些埋在土裡的金銀珍寶自然免不了遭盜墓賊的毒手,俗話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有盜墓賊,帝王們自然也會設計出各種反盜墓賊的機關暗器,保證這些盜墓賊有去無回。一:伏弩、懸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