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考古發掘仰韶文化晚期聚落遺址 遺蹟、遺物非常豐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據媒體報導,經過三個多月的考古作業,近日,一處距今6000~5000年歷史的仰韶文化晚期聚落遺址在鄭州市七里河畔的尚崗楊被成功發掘。

出土了大量陶器、骨器和石器等原始人類使用的生產、生活用具。

考古專家表示,通過考古發掘了解了尚崗楊遺址的文化內涵,為研究此遺址的保護和利用提供真實而科學的資料。

鄭州考古發掘仰韶文化晚期聚落遺址

據了解,尚崗楊遺址位於鄭州市東南部管城區南曹鄉西楊村西的土崗上,遺址西北鄰七里河,東臨西楊村,西毗鄭州至新鄭高速公路,北靠體育館,南抵村間公路。

鄭州至新鄭高速公路從遺址西南穿過。

南北長約400米,東西至機場高速約300米,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

尚崗楊遺址,遺蹟、遺物非常豐富,是一處十分重要的仰韶文化中晚期聚落遺址。

據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現場帶隊發掘的負責人高贊嶺介紹,仰韶文化時期,鄭州東南部地區比較繁榮發展,這一時期的文化遺址較多。

兩周時期,該遺址北部和東部不遠處,分別有祭伯城和東周故城-邲城。

公元前1046年,周公將其第五子分封至祭城,賜爵位「伯」,祭伯在封地建都城,史稱「祭伯城」。

秦漢以後,這裡也一直是人類活動比較頻繁的地區之一。

1964年,文物普查時發現該遺址,並確定其為新石器時代。

1987年3月4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1993年4月,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為配合鄭州至新鄭高速公路建設,曾在遺址西側邊緣區,進行考古發掘,發掘面積300平方米,發現有房基、灰溝、灰坑等遺蹟。

2013年5月,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今年4月,為配合鄭州市至航空港高速公路擴建工程,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員對沿線涉及文物區域尚崗楊遺址經行了考古發掘。

經調查勘探在遺址中心區外圍,發現有兩條壕溝,環形分布在遺址周圍,較為規則。

兩條壕溝的北部和西南部截止機場高速公路,根據壕溝的走向以及和七里河的相對位置關係,考古人員推斷尚崗楊遺址當時的內外壕溝應與古七里河河道相通,也即尚崗楊聚落的西部以古七里河為天然屏障。

經過考古發掘發現,該遺址地層堆積達2~3米,遺蹟豐富,清理有房基、灰坑、墓葬等。

房基為「木骨整塑」,牆壁與地坪經大火燒烤呈磚紅色,十分堅固。

灰坑形狀多為桶狀和袋狀,墓葬均為豎穴土坑墓。

「該遺址外有環壕,內有生活區、居住區和墓葬區,是一處比較完整的仰韶文化晚期人類生產生活的活動場所。

環壕內西北方位為墓葬區,東北區域為生活區。

墓葬區發掘仰韶墓葬36座(已鑑定採集僅存個別現場保存)。

另3座位於生活區;37座頭向西,1座頭向北,1座頭向東;1座夫妻合葬墓,2座有棺痕,3座有少量隨葬品。

生活區發掘灰坑133處,房基5處,瓮棺葬2個,灶2個。

灰坑多為大型袋狀窖藏坑,填灰土和燒土塊或深灰色草木灰。

直徑有2~3米,深度多2~3米。

房基被破壞較為嚴重,形制結構基本清楚,較大型,連間結構,殘存紅燒土牆和柱洞較為清楚。

瓮棺位於生活區北部,僅臨房基,灶均位於生活區內,應與房基有關。

」高贊嶺說。

通過現階段考古發掘尚崗楊遺址出土大量仰韶晚期人類生產、生活用具,有泥質灰陶、夾砂灰陶、泥質紅陶、夾砂紅陶、磨光黑陶等;器形有陶罐、鼎、缽、瓮、壺、瓶、杯、碗,盆、缸、器座、紡輪、環等。

陶器表面多素麵,磨光或施一層陶衣。

部分罐、缽、盆、瓮的腹部飾旋紋、雞冠紋;小口尖底瓶飾線紋;缸的外壁飾粗線紋,口部飾附加堆紋;部分盆、缽、碗、罐上腹部飾白衣,並繪黒、褐或紅彩圓點、弧線三角紋、花卉紋、同心圓紋、水波紋、網格紋、平行線紋等。

此外,還出土有骨笄、骨、石鏟、石鑿、石斧、石紡輪等少量的骨器和石器。

如果您是古玩、錢幣收藏者,請聯繫私人微信號:(長按複製微信號) art88168

微信公眾平台:dudumaweidu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周原考古新思路和新發現

一、新思路 從2014年9月起,由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三家單位聯合組成周原考古隊,對周原遺址啟動了新一輪考古勘探與發掘工作。基於對周原都邑性聚落的理解...

2014考古十大初評:陝西清澗辛莊商代建築遺址

內容摘要:該遺址為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發現,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文化面貌以商代晚期遺存為主,與清澗李家崖、綏德薛家渠、山西柳林高紅等遺址相同。因在遺址發現盜掘現象,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陝西省考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