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鄭州發掘一處大型仰韶文化遺址 揭示完整原始部落生活場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華網鄭州8月28日電(記者劉金輝)記者從鄭州市文物局獲悉,該局近日發掘了一處距今6000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晚期聚落遺址,該遺址面積12萬平方米,外圍有環壕,內有居住生活區和墓葬區,並發掘出多個房基、灶台、墓葬、灰坑等遺址,較為完整地展現了當時原始部落人類的生活場所。

該遺址位於鄭州市管城區南曹鄉西楊村西的土崗上,西北臨七里河,考古人員將其命名為「尚崗楊遺址」。

據該遺址考古隊隊長高贊嶺介紹,該遺址背靠古七里河,其餘區域外圍挖有兩道深約2.5米的壕溝,外側壕溝寬約3米,內側寬約2米,河道加上充水的環壕構成了該部落的保護屏障,以防禦野獸和其它部落的侵犯。

據介紹,環壕內西北方位為墓葬區,東北區域為居住生活區。

截至目前,共發掘出房基5處、灶台2個、灰坑140個、墓葬39處,其中1座夫妻合葬墓,3座有少量隨葬品。

「發現這麼多墓葬,表明該區域人類生活延續的時間並不短,也許有好幾輩人」,高贊嶺說。

高贊嶺說,遺址內房基被破壞較為嚴重,但形制結構基本清楚,較大型,連間結構,殘存的紅燒土牆和柱洞較為清楚。

灶台均位於生活區內,應與房基有關。

灰坑多為口小底大的大型袋狀窖藏坑,直徑和深度多為2到3米,坑裡發掘出填灰土和燒土塊或深灰色草木灰。

「灰坑原來是當時人類保存貯藏糧食的窖藏坑,類似於現在有些地方的紅薯窖、蘿蔔窖等,廢棄後,人們就把生活垃圾堆進去,以保持他的生活環境,」高贊嶺說。

該遺址還出土了大量仰韶晚期人類生產、生活用具,有泥質灰陶、夾砂灰陶、泥質紅陶、夾砂紅陶、磨光黑陶等;器形有陶罐、鼎、缽、瓮、壺、瓶、杯、碗、盆、缸、器座、紡輪、環等以及少量骨器和石器。

據介紹,從今年4月起,為配合鄭州市至航空港高速公路擴建工程,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員對沿線涉及文物區域進行了考古發掘,目前,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和制定該遺址下一步的保護工作。

據了解,仰韶文化是黃河中下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首先在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發現而命名,以發達的制陶工藝為人熟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河南舞陽發現新石器時代稻田類遺址

10月11日,多名國內文物考古及歷史學方面的專家、教授來到舞陽縣張王莊遺址進行考察。此前在此發現的稻田遺址是中原或者北方地區的首次發現,對於探討中原地區早期農業形態及黃淮旱稻混作區稻田的形態結構...

考古揭秘——紅山文化

紅山文化距離現在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因其歷史時期實在遙遠,故現代人大多不了解這一文化,不過了解這一文化對於加深人們對於歷史文化的了解,和陶冶人們的審美是有很大幫助的,就算不談這些虛的東西,起碼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