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市楚簡公益課堂松滋開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普及楚文字,弘揚楚文化。

昨日,荊州市楚簡書法研究會在我市實驗小學舉行荊州市楚簡書法研究會公益講座。

我市書協會員、書法愛好者、古文字愛好者齊聚一堂參加學習,聆聽精彩講座。

本次講座的主題為《簡·楚簡·楚文字》,荊州市楚簡書法研究會會長潘燈採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向大家講授簡、楚簡、楚文字的歷史知識和學習方法。

副會長黃有志饒有趣味的為大家講解了楚簡的製作技藝、楚地出土竹簡、帛書的相關內容。

講座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整場講座持續了近3小時,大家熱情高漲,興趣盎然,均表示受益匪淺,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此次講座是荊州市楚簡協會為普及荊州楚簡而開展的一個系列講座。

是為響應荊州市委創建「文化三市」的號召,大力弘揚楚文化,把荊州楚簡打造成楚簡品牌。

此次松滋站是第二站,首站在江陵。

目前楚文字研究已經成為我國古文字研究的「重頭戲」,舉行楚簡書法研究會公益講座,拓展了我市書法教育,夯實了書法傳統基本功,傳承和弘揚了荊州地域書風。

為我市 「文化三鄉一市」創建,添上精彩一筆。

楚簡是一種戰國時期的竹簡,其文字具有商周金文大篆向秦漢隸書轉折期的風格。

根據出土情況,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河南等地,較有代表性的楚簡包括信陽楚簡、郭店楚簡、包山楚簡等。

(趙亞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襄陽老河口市戰國楚簡修復成功

襄陽政府網消息 近日,老河口市博物館館藏戰國楚簡,經荊州市文物保護中心三年多修復後,安全回館。1992年,老河口市霸王墳古墓群一、二號墓,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戰國時期漆木器和24枚竹簡,部分被鑑定為...

學習楚簡書法不能不看,楚系簡帛一覽

神秘、浪漫的楚文化,不僅孕育了屈原天馬行空的想像,驚采絕艷的描摹,和汪洋恣肆的老莊哲學,也對形成楚系文字奔放多變、誇張綺麗的藝術風格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楚系簡帛是出土於楚國的竹簡帛書的統稱,所記載...

來自先秦的古老文字:楚簡

楚簡屬戰國時期竹簡,其文字具有商周金文大篆向秦漢隸書轉折期的風格。根據出土情況,較有代表性的楚簡包括信陽楚簡、郭店楚簡、包山楚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