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老河口市戰國楚簡修復成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襄陽政府網消息 近日,老河口市博物館館藏戰國楚簡,經荊州市文物保護中心三年多修復後,安全回館。
1992年,老河口市霸王墳古墓群一、二號墓,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戰國時期漆木器和24枚竹簡,部分被鑑定為國家珍貴文物。
竹簡脫水保護要求標準高、難度大。
近年來,經老河口市多方聯繫,荊州市文物保護專家對24枚楚簡進行了保護性修復,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竹簡的完整性,並讓其可相對長久地保存。
經古文字專家破譯,霸王墳古墓群一、二號墓出土的24枚竹簡為遣冊,即專門記錄隨葬品器物的清單。
一號墓一支紀年簡,記載墓主人患病而亡,下葬時間為「周客南公口五逅楚之歲夏欒之月癸酉之日」。
也就是說周天子派使者到楚國的後一年,楚歷七月癸酉那天下葬。
楚國當時的紀年很特別,不以王號紀年,而以上年國家發生的大事來紀年。
至於「周客南公」哪一年出使楚國,尚無考證。
考古人員研究認為,這個「周客」不會早在西周,而應是東周即戰國時期,因一、二號墓的出土器物,類似於公元前316年下葬的「包山楚墓」;從隨葬禮器推斷,一號墓墓主人身份當為士大夫階層的「元士」,即天子之士。
(見習編輯:周克宇)
出土文獻與當下的《楚辭》研究
《楚辭》研究必須在文獻材料上有所突破,而出土文獻是解決《楚辭》疑難問題最好的佐證材料,對《楚辭》文獻的文字校勘、詞義考證、屈原作品真偽的甄別、楚國典章制度及禮儀等稽鉤、楚史研究的發明,均極有參考...
中國考古人員首次發掘出木製雙連耳杯
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與修復中心獲悉,在對青白江雙元村墓地154號墓葬出土遺物進行清理和修復的過程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件木製雙連耳杯。根據已經公布的考古發掘資料,該器型的發現在中國尚屬首次...
書法愛好者最愛的6大楚簡
從上世紀後半葉開始,大量的戰國簡在湖南、湖北以及河南等一些地方的楚國故地陸續出土,我們把這些竹簡稱為「楚簡」。從書法藝術的角度來看,這些楚簡展現出的各種藝術風格,令人如同進入了一個豐富的古文書法...
解放軍施工炸出戰國墓,出土一把古劍,考古家:白起的佩劍
在世人的印象中,考古挖掘的戰國墓都是非常大型的,而且墓中會出土非常多的稀世珍寶。如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尊盤、建鼓底座等數萬件文物就令世界各界震動,而中山王墓更是挖出了一個被史書忽略的國家,...
阜陽搶救性發掘戰國古墓 屍骨已經不復存在
據阜陽新聞網訊 近日,阜陽市文物局派出專業人員對天章水岸國際二期工程項目的一處戰國古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據了解,該古墓是一座外槨內棺的豎穴土坑墓葬,四周有槨木側板,由於年代久遠,墓主人屍骨已經不...
秦統一文字之前戰國文字都長什麼樣子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採用李斯建議,建立中央集權,統一文字、度量衡、錢幣,連車輪走的路都統一規格,這就是著名的「車同軌,書同文」。其實春秋戰國在周代金文的基礎上,各國都發展出了自己特色的一...
河南村民發現一古墓,專家看到裡面的古籍文物,稱:歷史將被改寫
80年代的時候,幾乎農村的村民都會在打井,在打井的過程中發現了不少我國的古墓,作為兵家之爭的信陽,在秋戰國時期屬於楚國,留下了非常多的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