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魯湘:講述一位民間學者「不可能完成的」史前彩陶之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章來自:王魯湘,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香港鳳凰衛視高級策劃。
歷任鳳凰衛視《縱橫中國》總策劃、《世紀大講堂》主持人、《文化大觀園》總策劃、主持人。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導,北京鳳凰嶺書院院長。
高潤民先生積十數年之功編輯而成的《中國史前陶器》一書,在經歷了諸多困難之後,即將付梓,這不僅是他個人的幸事,也是所有彩陶愛好者的幸事,當然,更是中國史前文化研究的幸事。
《中國史前陶器》
此書收錄的陶器來自86家博物館和研究院、文物考古所
及近百位民間收藏家
用2700張圖片、20餘萬字向讀者呈現了
公元前18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中華先民製作的2478件精美陶器
其中彩陶1505件、素陶973件
重點突出了黃河上游馬家窯文化彩陶和齊家文化陶器
高先生是畫家,長居蘭州,職業的敏感和居地的便利,使他很早就開始接觸中國西北地區出土的陶器,過眼過手的各種陶器上萬件。
古人云「閱千劍而後識器」,他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彩陶收藏圈中的名人和鑑定專家。
很早以前他就確立了一個志願,要編輯一本中國史前陶器的大圖錄,類似於百科全書,讀者一冊在手,就如同走進一個中國史前陶器的專題博物館:論年代,從距今20000年到距今4000年左右,縱貫16000年;論地域,則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長城內外、東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華南地區和台灣,統統囊括;論形態,生活器皿、工具、禮器、樂器、人物造型、動物造型等無所不包。
對於一個民間學者來說,這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要去叩開一扇扇公立博物館的重扉,去拜訪一家家重要的私人收藏者的秘室,不放過一件有代表性的陶器,不遺漏一件怪異的器形和一個奇特的紋飾。
然後,他要打足精神去偽存真,去粗存精,在數萬張圖片中排列組合,分門別類。
光是替每件陶器進行學術命名,測量尺寸,歸口文化類型,就是一件多麼浩繁的工程,更何況還要給那些代表性的器物寫出學術解讀和美學短評。
嗨!高潤民,我真服了你。
對於中國史前陶器的出現機緣,分布範圍,發展階段,以及各地域各階段陶器的工藝特點和美學風格,高潤民在他的長篇前言中都做了精闢的闡述;對於中國史前陶器的史學價值,思想價值,藝術價值,他也在前言中有了宏觀的論述。
這些,我就不再重複和贅述。
我想特別強調的是,從玩石頭到玩泥巴,是人類文明一次偉大的跳躍。
人類第一次改變了自然材料的物理屬性,通過水與火,讓土變成了陶。
人類首次進行了有高科技含量的生產。
此前上百萬年打擊和磨製石器的勞作,與此相比,形同小兒遊戲。
所以,當20000年前的人類用水和出摻有砂粒的泥,捏成歪歪扭扭的罐,放到柴堆上平地堆燒,燒出凹凸不平、厚薄不勻,胎壁厚重,質地疏鬆的灰褐色陶罐時,第一縷人類文明的曙光,就在歷史的地平線上升起了。
當陶罐的緻密度和堅硬度經由技術改進而進一步提高後,人類就可以用它來盛水,炊煮。
飲食由茹毛飲血和簡單的燒烤提升到熟食這樣一個文明的新高度,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的飲食結構,而且改變了人類獲取蛋白質的方式,從以動物蛋白為主逐漸轉向以植物蛋白為主,這才為適應炊煮穀類食物需要的定居生活和耕種農業的出現準備了條件。
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小小的陶器,是10000年前發生在地球上的那場偉大的農業革命的催產素。制陶→炊煮→定居→大型聚落,複雜的社會組織開始出現,人口增加,分工趨細,文明進步加速。
不知道其他文明是如何從制陶這一行為中激發靈感從而產生各種哲思玄想的?在中國,制陶以及陶器本身,確實啟迪了先哲。
有一個詞叫「陶鈞萬物」,表明先哲曾經認為造物主也是一個制陶高手,宇宙萬物就是祂陶鈞出來的。
女媧摶土造人的傳說,把人類的起源同捏泥人這樣的兒戲聯繫起來,大量的史前陶塑,有人物,有動物,還有人形器,在創造它們的原始觀念里,活躍著一個像女媧這樣的母親形象,「創造之母」。
有理由相信,史前陶器的創造者,可能以女性為主。
陶由泥土燒成,中國五行說認為土有五色。
社稷壇又稱「五色土」。
有趣的是,中國史前陶器的陶色也是五色:灰、白、紅、黑、黃。
或許這是巧合,但為什麼持續16000年之久的史前陶器燒制,顛來倒去,就這麼五色呢?五色土的觀念,到底來自於土,還是來自於陶?先哲老子的目光,曾經久久地盯視過制陶。
完了,他說:「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哲學上有和無的關係,在陶器上就能很好地表達出來。翻閱高潤民的《中國史前陶器》,我感覺我跨入的不只是一個史前中國的陶器世界,直接跨入的是一個史前世界。
先人們用陶器塑繪了一個活色生香的史前世界,這個世界可視、可觸、有形象,有靈魂,有浩渺的天象,有激湍的河水,有舞蹈的人類,有奔走的牛羊,有繽紛的花葉,有游弋的魚龍。
有對生殖的激情慾望,有對母親的隆重禮讚。
先人們一會兒仰望星空,對宇宙之浩渺興無窮之浩嘆;一會兒近察自身,對生育的奧妙發狂熱之欣喜。
對於史前人類來說,砑光過的陶器表面,是極好的書畫材料,雖然洞壁與岩石也是他們書畫的材料,但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不可與陶畫同日而語。
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同是史前人類所為,為何洞穴壁畫和岩畫的題材更多趨向於寫實風格,而陶器上的繪畫,則更多趨向於抽象和裝飾風格呢?難道是陶器本身的幾何形狀制約了陶畫向寫實風格靠近嗎?還是另有原因?比如,畫洞穴壁畫和岩畫的人多半是男人,而畫彩陶的人多半可能是女人?男女性別的審美差異也許是導致這幾種原始藝術產生這麼大的風格差異的重要原因。
或者,洞穴壁畫和岩畫都有重要的巫術功能,從感應巫術的角度要求寫實;而陶器是實用為主的,它上頭的彩繪紋飾以裝飾生活家居為主。
所以,對稱,平衡,有序,和諧,處處可見恰到好處的比例,曲折優美的線條,繁而不亂的裝飾,主從分明的圖案,一切都是那麼理性、優雅、平和、從容,一顆美麗的心靈,一雙優雅的縴手,在風和日麗的天空下,在雞犬相聞的村寨里,無憂無慮地畫著堆在身邊的陶器,然後裝進窯里,點起一把窯火,在熊熊火光里,她們跳舞,唱歌。
顯然,制燒陶器並不是一件多麼繁重艱苦的工作,反而充滿創造的愉悅。
陶器的生產數量也無一定計劃,雖然是易碎之器,但還是供過於求,於是,多餘的陶器就挖個土穴窖藏起來,以至於許多窯藏竟然從未被打開啟用。
幾千年之後,我們一不留神挖到,艷驚天下。
我認為史前制陶繪陶者多半為女性,還有彩陶紋飾的依據。
許多彩陶紋飾其實取材於織機和織物圖案。
如1923號的彩陶人面器口壺(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此件陶壺的紋飾中出現環形十字紋同雙勝紋共處的情況。
這兩個紋飾都應是織機上的部件,因此壺身上另一種回形紋飾也是織物紋(馬廠類型彩陶上最常見的折帶回紋也是織物紋)。
那麼,這整件陶壺的造型就可以理解為塑造了一位當年的織女:高昂的頭顱,臉上有十道美麗的面紋(不是如有人所解讀的為眼淚),長長的脖頸,豐腴的身軀,身著華服,服上的紋飾與紡織有關。
當年的婦女可能主要從事紡織和制陶這類高技術低體能的活兒,順便可以照顧老人小孩和管理村寨。一本大型圖錄應該提供足夠的信息,讓讀者在翻閱中找到某種關聯性,從而產生創造性閱讀並有所發現的樂趣。
高潤民這本《中國史前陶器》就能這樣。
舉一個例子,有三件屬於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彩陶刻符號寬頻紋缽,一件刻十字符(684號),一件刻字符(688號), 一件刻字符(696號)。
十字符發展到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時就演變出了大量的彩繪十字符,字符發展到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時演變為彩繪變體人紋,而且發現的數量也比較多,字符(同696號上字符)發展到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和齊家文化時更似抽象的蛙圖形,蛙在史前就是人類生殖繁育的崇拜對象,但我認為其下部的菱形應是代表女陰。
對不對呢?請看彩陶 卍字紋變體人紋豆(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624號),豆內兩個對應而繪的變體人紋,下身為菱形,清楚地表示其為女性。
再看一個更寫實更具象的,彩陶雙變體女人紋雙耳罐(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121號、122號),叉開的雙腿間是誇張而具象的女陰。
這三組圖案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由符號過渡到具象再過渡到抽象的軌跡。
這樣我就猜想,這三隻陶缽分刻這三個符號有什麼意義嗎?我能猜想的是,它們是祭缽,祭祀時分別由首領、男人和女人捧著。
這樣說還能找到支持的證據嗎?有的。
缽類器物中正好有另外四件馬家窯文化的彩陶缽(735號、736號、737號、745號),可以一一對應上面的這三隻彩陶刻符號寬頻紋缽。
由此可知,凡有十字紋的彩陶缽,規格可能是最高的,是首領級的。
菱形或菱形的一半三角形,是比較抽象的女陰的符號,有些彩陶研究者也曾指出過這一點。
高潤民的《中國史前陶器》給予了更有力的證據支持。
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的彩陶變體人紋壺(1334號、1335號),在壺身上用黑紅二色畫出了非常粗獷的連續三角形紋,每一個三角區間都繪有一正一倒的多個小人,還應該是表示懷孕或者生產的情景。
我想藉此機會特別探討一下十字紋的意義。
中國史前彩陶上的十字紋(包括其變體卐字紋),是一個十分常見普遍的圖案母題。
最通常的解讀是太陽紋,我認為值得商榷。
我認為十字紋是遠古人類對方位的認識和簡易表述。
兩根木棍一交叉,就有了明確的五個方位:東、西、南、北、中,或左、右、前、後、中。
把這個十字放置於圓圜中間,就能分隔出四正四隅八個方位,再加上中心,就是「九宮」。
天與地,本來是一團混沌無序的亂象,用這個十字一格,即刻有序。
十字為人類帶來了空間秩序,人類用它為天地定位,這才有了天文和地理;為宮室和城市定位,這才有了規劃。
用這個十字,人類找到了或者說隨時可以定位自己在天地間的位置。
這就是十字紋的偉大意義,所以執十字者,紋十字者,必是指引方向的首領和導師。
卐字紋是十字紋的旋轉,十字紋是靜態的,卐字紋是動態的,但中心是恆靜不動的。
這裡有一個深刻的發現和道理。
遠古人類發現世界宇宙中一切都在變動,那麼,有什麼是不變不動的嗎?通過仰觀俯察,找到了紫微恆星區的天北極,它是宇宙天地間不動常居者,而天地間一切,包括星辰,都圍繞著它旋轉,故命其為太一,或天心。
找到這個宇宙天地間不變不動的一,對思想史的意義特別重大,所有的宗教和哲學體系,包括科學,都要建立在這個一之上,「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這是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對一的解讀。
《老子》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王侯得一以為天下貞。
」卐字紋以中心不變不動的一來運轉四極,體現出天地宇宙動與靜的統一,萬動而一靜,靜為動君。
佛教徒轉山轉湖轉廟轉塔,佛不動而眾生旋轉,佛居於中,不動常居,天地與眾生常動不居。
這或許是卐字符進入佛教後的意義吧。
翻閱高潤民的《中國史前陶器》,有時會有意外的驚喜。
我是一個史前玉器的愛好者和收藏者,在翻閱《中國史前陶器》時,不斷會找到可以與同時期同區域發現的古玉器相參照的陶器。
如河姆渡文化的獸塑(1915號),作為主體紋飾的那隻大眼,所有紋飾的細節同良渚文化玉器上的大眼完全一致無差。
我們知道,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是浙江境內兩支史前文化,一個在寧紹平原,一個在杭嘉湖平原,中間隔著一條錢塘江,年代相差三千年。
我們過去不知道河姆渡文化是如何消失的?去了哪兒?從這一件獸塑來看,她很可能北渡錢塘江,直接影響甚至創建了良渚文化。還有齊家玉器,民間收藏很多,而官方考古發掘與館藏相對較少,有些精美的玉器得不到專家認可。
其實完全可以同齊家陶器相參照。
如齊家文化堆塑人形罐(1840號),罐上的符號在齊家玉器上也常見,尤其是陽線起棱同玉器上的陽線起棱不僅工藝神韻極似,細察之,此陶罐上的陽紋圖符,不是用小泥條堆塑上去的,而是用玉器中才會用的剔地法做出的。
看來,製作此人形陶罐的工匠或許同時也是玉器工匠,所以才用了同樣的工藝。齊家文化的器物以素麵陶為主,間或有少量彩陶,其最典型的器物是紅彩幾何紋和斜線紋罐。
齊家文化的彩陶從造型、工藝、圖案幾個方面來看,正如有專家所指出的,有著非常整飭的審美取向,那種蘊含其中的幾何感覺,給人很強的異域感。
在齊家文化器物中,有人首塑(1795號),完全是白人形象,典型的高加索人種,深目高鼻捲髮翹下巴。
有西方學者指出,在4000年前左右,有古代巴比倫國的巴克族酋長曾帶領族人東進,沿塔里木河進入中國西北地區,這個時間同齊家文化相當。
如果把這一史實同高加索人種的人首塑和具有幾何趣味並非常整飭的陶器風格聯繫起來,我們也許要承認,在中國史前陶器的製作者中,也有白人,他們帶來了異域文明的工藝和風格。
這在民間收藏的齊家文化玉器中也能得到佐證。你看,隨便翻翻高潤民的《中國史前陶器》,就弄出這麼多有趣的猜想。
所以,我想說,讀這本厚厚的陶器圖錄,是訓練發散性思維最好的工具。
寫下這些文字,算不上序言,只是表達先睹為快的意思罷了。2014年10月26日於北京城南
感謝王魯湘老師。
在結構上略有變動,內容完全尊重原著。
希望更多的彩陶愛好者能夠認可這本書,共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文藏】頭條號!
詳解: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書法「張力」
為什麼我們看到的青釉發黃,古人卻雲「千峰翠色」?解釋超科學
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
仿製傳承史前彩陶文明的積石山工匠-馬黑麥
一個偶然的機會,結識了鄉黨馬黑麥。我參觀了馬黑麥的彩陶工藝品公司,然後一塊吃飯小聚,他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他大高個,穿戴整潔講究,文靜,謙虛,話不多但真誠,看上去不像工匠更像一個儒雅的文人。飯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