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讓網際網路+帶著博物院追趕超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年是秦始皇帝陵及兵馬俑坑列入世界遺產名錄30周年。

從1974年兵馬俑發現至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已經在40多個國家、80多個城市舉辦過兵馬俑專題展。

目前,專題展已經預約至2019年。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以其獨一無二的帝之陵寢,訴說著千古一帝的開疆拓土、煌煌功業;以其得天獨厚的歷史財富,演繹著大秦文明的偉岸氣象、滄桑巨變;更以其無與倫比的全球影響力,向世界傳遞著文明的力量、情懷與智慧。

正如博物院院長侯寧彬所言:「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建設世界一流的文化博物館、國際一流旅遊目的地。

博物館作為城市公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生命體,要責無旁貸地承擔起弘揚先進文化、守望精神家園的責任。

在網際網路時代下,博物館的使命也在悄悄地發生改變,由最初的考古發掘,演變到現在把文化的影響寓於「服務」當中。

今年4月,在2017中國「網際網路+」數字經濟峰會上,侯寧彬發表了題為《當網際網路+邂逅中華文明》的演講。

他表示,引用網際網路的研究成果,就是希望打動年輕人,把他們吸引到博物館來,了解秦文化,分享自己的想法。

到2020年建成「一院多館」的格局

騰訊大秦網專題組:來博物院之前,您對這裡了解嗎?秦始皇帝陵與之前相比,有什麼不同的發展和變化?

侯寧彬:我是學考古出身,專業是秦漢時期的考古。

秦陵屬於秦漢時期,所以我對整個秦始皇帝陵區域的考古、文物保護,都有一些了解。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一個遺址類博物館,業務相對其他一些綜合類博物館來說,有很大變化。

它的業務除了考古以外,文物保護、展示、服務社會等各個方面都涉及,另外它又是一個旅遊景區,它的功能比一般博物館要多很多。

同時博物院最重要的一點是考古,因為考古發掘是基礎,如果沒有考古工作,我們就沒有什麼功能可展示。

博物院是一個遺址類博物館,既然是土遺址就牽扯到保護的問題,土遺址保護是一個世界性的保護難題,應該說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一個很好的辦法來徹底解決土遺址的保護,這是一個國際性的難題。

這麼多年中國在這一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我們也做了很多探索,但是目前依然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騰訊大秦網專題組:在很多人心中,一提到博物院想到的就是兵馬俑、銅車馬,但我們知道其實博物院的研究收藏及成果遠比這些要多的多。

侯寧彬:很多人覺得兵馬俑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沒有生機。

但其實兵馬俑在剛生產出來的時候,是有顏色的、很鮮活。

之所以呈現出現在這樣狀態是因為當初在發掘過程中,保護手段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

兵馬俑突然被暴露在空氣中,溫濕度急劇變化,表面的顏色就會全部脫落。

上世紀90年代,我們和巴伐利亞州的文物保護局開始聯合公關到底如何保護秦俑表面的顏色,經過10多年的研究,基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目前採取的辦法是,對發掘出來的文物保持它的溫濕度,顏色就不會被破壞。

騰訊大秦網專題組:目前博物院包含兩塊內容,兵馬俑博物館和秦始皇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您多次提到「一院多館」的規劃,具體如何考慮和實施?

侯寧彬:博物院在2014年已經規劃了秦文化景區發展規劃,大概到2020年建成「一院多館」的格局。

「一院多館」是將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格局。

兵馬俑博物館是其中之一,將來還有綜合博物館、銅車馬博物館、鎧甲坑博物館、水禽坑博物館、科技保護中心、數字展示中心等等,這些都是在計劃之內的。

很多東西有不可預知性,現在我們對整個秦始皇陵的了解僅僅只是冰山一角,很多東西都在地下。

地下就是整個秦王朝社會的一個反映。

秦始皇死了以後把整個咸陽城翻版到地下,也就是我們說的事死如事生,它的疆域、宮城、辦公區域、政府機構全部翻版到地下,整個秦始皇帝陵下面才是中心,這個考古發掘沒有辦法說到底什麼時候能做。

通過數字化手段復原陪葬坑、銅車馬

騰訊大秦網專題組:今年4月在2017中國「網際網路+」數字經濟峰會上。

您發表了題為《當網際網路+邂逅中華文明》的演講。

在您看來網際網路+中華文明,這樣的結合方式帶給我們的好處是什麼?

侯寧彬:網際網路+中華文明的結合,對遺址類博物院帶來的好處更加突出。

因為很多遺址原貌已經沒有了,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只是一個「土疙瘩」。

如果只通過語言解讀,這是一個很抽象的事情,遊客沒有辦法去理解。

但我們通過網際網路的技術把它虛擬呈現出來,就能一目了然。

這就是網際網路+的作用。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網際網路在創新方面的一些成果應用到博物館展示方面,這對遊客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這也是我們各個博物館都需要嘗試的一種手段。

騰訊大秦網專題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正在跟國內網際網路巨頭騰訊、百度等企業在合作,藉助這些外部力量,主要想達成什麼樣的願望?

侯寧彬:想通過現代技術的應用,讓遊客了解整個兵馬俑建造的歷史。

比如兵馬俑陪葬坑的結構到底是什麼,它是怎麼建造的;銅車馬的結構是怎樣的,他的力學原理是什麼,這些我們都可以通過數字化的手段來把它復原出來。

大秦網專題組:秦文化的未來傳承、教育如何與網際網路+結合,您有沒有自己的想法?

侯寧彬:秦做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中央集權的王朝,其實它對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影響巨大,我們現在的很多東西,都還能看到秦對我們的影響。

現在很多來這裡參觀的遊客所看到的兵馬俑,只是陪葬系統的冰山一角,其實在整個陪葬系統里涵蓋的內容非常多。

大家來到這裡後,不僅僅要了解文物,更多的是要了解整個時代,以及秦文化。

現在我們還在做一個虛擬的展覽,叫「秦統一大展」,很多文物現在分布在全國各地,想要集中展示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我們只能通過數字化的手段,來辦虛擬展覽,把全國各地發現和秦有關的文物全部用虛擬的手段,呈現給觀眾。

展示手段利用網際網路,把博物館搬到線上。

大家雖然來不了現場,但是我們可以在線上來看兵馬俑的相關展覽,包括我們臨時展覽,都可以在線上很流暢的觀看。

吸引年輕人 網上找出和你最像的兵馬俑

騰訊大秦網專題組:我們發現博物館的服務對象由以前的觀眾變為了現在的遊客,由大眾需求變為了個性化需求,在這些方面我們是否有過自己的考慮和改變?

侯寧彬:這是社會對博物館提出的新的要求,博物館不僅僅是一個讓大家了解知識了解歷史的場所,而且你要給觀眾提供一個能娛樂、能互動的一種場所。

他來了不僅僅是來學習,我可以在這地方邂逅,去體驗項目。

我們要提供一種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大家了解歷史,最終幫助我們傳承歷史、傳承中華文明。

博物館實際上是集成了很多功能、公共文化空間,包括像遺址類博物館,既有考古發掘,又有科技保護,還有藏品的管理,陳列展示,最終是要服務社會的。

我們既要給遊客提供休閒的空間,還要讓遊客能在這裡接受教育、能獲得知識,這是我們必須要做到的。

騰訊大秦網專題組:遊客可能會要求更年輕、更好玩,我們在博物院內外旅遊環境的打造上,有沒有相關計劃和行動?

侯寧彬:現在引用網際網路的研究成果,就是希望打動年輕人。

年輕人比較注重體驗,網際網路就是最好的一種體驗,比如我們即將上線的臉部識別遊戲。

這個遊戲是通過你的臉部掃描,快速匹配一個和你最像的兵馬俑。

我想大家肯定都很想知道自己和2000多年前哪個兵馬俑比較像,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互動方式。

吸引遊客到博物館來,了解秦文化。

在文化傳承方面,我們一直都想告訴年輕一代中華文明歷史的偉大。

可是他到底有多偉大,只有通過實地體驗,才能讓年輕人有最真切、直觀的感受。

找準定位,讓博物館「追趕超越」加速跑

騰訊大秦網專題組:「一帶一路」要求沿線國家要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那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近年來,在文化輸出方面有沒有做什麼工作?

侯寧彬:在文化交流方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確實做出了突出貢獻。

從1974年兵馬俑發現以後,到現在為止,已經在世界上40多個國家、80多個城市舉辦過兵馬俑專題展。

現在兵馬俑的展覽已經預約到了2019年,明年1月份我們會在英國利物浦做專題展覽。

騰訊大秦網專題組:這兩年,國內的博物館都在進行文創實踐,通過文創產品實現文物的二次傳播及再生,博物院在這方面有沒有規劃?

侯寧彬: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文創方面其實是比較弱的一個方面,基本屬於我們的軟肋。

但現在一些新的文化政策也在鼓勵我們進行一些嘗試,我們已經完成了一些文創規劃,將來可能也會開發一些比較流行的文化產品。

這可能是博物館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是博物館增強自己造血功能的一個舉措。

騰訊大秦網專題組:今年全省各條戰線都在落實「追趕超越」,您覺得秦陵博物院的追趕超越體現在哪些方面?

侯寧彬:對於博物館來說,可能很多方面都要完善。

各個博物館都有自己的長處,在文創方面,我們可能相對弱一些,在這個方面我們就需要追趕超越;在其他方面,比如藏品的保護,就需要像國內一流博物館學習。

但如果說到土遺址的保護,其他博物院應該像我們學習。

所以我覺得追趕超越一定是個相互學習的過程,需要找準定位,看清自己的強項與不足。

今後的努力方向就是提升我們的實際工作,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追趕超越世界一流博物館。

騰訊大秦網專題組:您期望博物院達到一個什麼目標?

侯寧彬: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建設世界一流的文化博物館、國際一流旅遊目的地,它是一個國際性平台,在世界上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國際友人也非常認可這樣一個平台。

我們作為博物館的管理者與世界文化遺產的管理者,有責任有義務把他保護好,傳承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陝西文物工作的「2017答卷」

2017年,陝西文物工作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立足陝西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按照「保護文物,傳承文明,發展文化」的工作目標要求,科學有序推進,在博物館建設、考古發掘、...

用秦俑傳播中國文化

秦俑被譽為「20世紀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秦俑面世後,國家文物局和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把秦俑作為文物展覽的主角予以推介,繼1982年第一個秦...

虛擬考古告訴你秦始皇陵不只有兵馬俑

不久前有網友爆料,說自己在西安入住了兵馬俑主題的民宿,床前床後、牆壁、洗手盆、檯燈……房間裡到處都是兵馬俑大大小小的複製品,頗為驚悚。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也關注到了這則新聞:「這是一個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