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講壇 10精彩|「中原國學講壇」風雨十年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由河南省文化廳、河南博物院主辦,嵩陽文化策劃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原國學講壇自2006年運作以來,定位「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國學經典」,從篳路藍縷的國學文化實踐上發軔,在博物館社會教育探索的大道上前行,用智慧與熱情、引領與堅守鑄就了一個高品質公益文化交流平台。

目前已有10萬多人在講壇現場聆聽演講,「中原國學講壇」的創辦也受到了各方讚許。

余秋雨

于丹

名家分享思想火花

2006年,是中國現代文化熱潮中一個值得記憶的年份。

央視百家講壇以閻崇年、于丹、易中天為代表的文化名家在此前後掀起了全國範圍的國學學習熱潮。

與此同時,在中原大地上,以河南博物院為主要會場的中原國學講壇成立了。

2006年5月26日,百家講壇主講人姚淦銘應邀在河南博物院作了一場名為《老子的智慧與成功人生》的演講,自此以後的10年時光中,360位名家520場文化盛宴,成為伴隨鄭州市民周末學習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

講壇創立的第一個年頭,姚淦銘、二月河、王立群、文懷沙、紀連海、閻崇年、錢遜、于丹、方爾加、余秋雨、成中英等名家接踵而至,數年間,一波又一波的國學熱潮正在以鄭州為核心,向蘇州、濟南、太原等省外城市,以及焦作、洛陽、開封、南陽、商丘、安陽、周口、平頂山等中原各地市強力輻射。

同時在鄭州大學、鄭州輕工業學院、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等省會知名院校設立了中原國學講壇分會場,為5萬多名學子,近10萬省會市民提供了接觸名師的機會。

著名文化學者紀連海認為:「中華文化起自中原,這個中,指的就是中州和中原。

而『中原國學講壇』一直弘揚的是中華文化。

所以,這麼多年來『中原國學講壇』才一直很活躍,並受到廣大百姓的歡迎。

央視著名主持人敬一丹說:「我覺得『中原國學講壇』推出的太是時候了。

在這樣一個時代,走進這樣的講壇,可以讓我們的心靜下來,我們知道自己是從哪兒來的,也就更知道自己往哪兒去。

紀連海

李伯謙

深耕中原文化沃土

河南博物院院長田凱指出:「作為一方之文化收藏、展示、傳播之高地,河南博物院從建立之初就秉承『發揚固有文化,增長民眾知識,提倡學術研究,促進社會文明』的院訓,並且極力推行。

嚴寒酷暑更替、春夏秋冬輪迴,精彩的講座每個周末在這裡舉辦,10多萬人在這裡接受文化薰陶。

特別是2014年,『中原國學講壇』圍繞『文明向心力』這個主題,以揭秘中國為核心宗旨,從考古學、歷史學、社會學等不同角度揭示中原與周邊的歷史文化淵源,受到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

國學是中華民族固有文化的大宗學問,無所不包,涵蓋古今;國學亦是中國人認識世界的方式方法,從哲學典籍到宗教經書,國學闡發著中國人的智慧靈光。

中原地區不僅是中華文明起源與發展的核心地區,也是國學形成、傳承的核心地區。

圍繞「文明向心力」這個核心主題,講壇在2014年舉辦經驗之上不斷深挖名師資源,將視角轉向中原本土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2015年、2016年連續兩年舉辦「中原年俗文化論壇」,以「尋找失去的年味」為主題的高端論壇,喚起了民眾對傳統年俗的嚮往與回歸;高天星、倪寶誠、高有鵬等一批河南省內,乃至全國知名民俗學家攜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國慶、張希和為鄭州市民生動展現了中國鄉土質樸而厚重的民俗文化,讓新時代的中原人找回了久違的精神家園,活動吸引了不同年齡層次人的廣泛參與,受到社會各界的稱讚。

中國考古學泰斗李伯謙蒞臨河南博物院為大家權威解讀《中國文明化歷程》,考古學家錢國祥為大家詳盡介紹了《漢魏洛陽城》,何努博士深刻解析了《中土中國與中原文明的形成》。

正是有如此眾多的權威學者,才保證了文化知識的科學性、正確性,講壇才在中原文化傳播上保持了相當的高度,受到更多的聽眾信賴、擁護。

粉絲點讚受益匪淺

「中原國學講壇」用講座的方式為聽眾打開了心靈之窗,開闊了人們的眼界,更好地滿足了河南省會市民的精神需求,豐富了精神生活、增強了精神力量。

觀眾們從這裡學習知識、開闊視野,在知識的海洋里汲取營養、提高素質,培育文明風尚。

近年來,只要周末有時間,鄭州市民都會來到「中原國學講壇」現場聽講座。

70多歲的馬怡良老人說:「我聽過於丹講孔子、鮑鵬山講孟子、周國平講哲學、紀連海講清史、蒙曼講唐史、孫立群講李斯、唐浩明講曾國藩、楊軍講海昏侯墓等。

」馬怡良動情地說:「能高質量地舉辦10年,難能可貴,作為市民聽眾,我要為『中原國學講壇』點個讚。

同樣點讚的還有30多歲、從事電氣工程工作的張先生,他說:「每到周末,只要有時間我都會從開封趕過來聽講座。

」他自己戲稱為「文化長征」,「堅持聽講座讓我獲益頗多,養成了我平和心態和適度鍛鍊的習慣。

「厚重中原,身為河南人,因為河南博物院的存在,因為國學講壇的精彩而充實著人生。

每一次的參與,每一次的聆聽,都是一種成長!」河南農業大學大三學生小劉認為,「和我在課堂里學到的不太一樣,講座讓我更加開闊了視野。

」她表示:「一個城市必須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才具有持久獨特的魅力。

如果畢業離開鄭州感覺最可惜的就是沒有聽講座的機會了。

做過主講嘉賓的著名歷史學家、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孫立群教授是講壇入座五、六次的「老熟客」了,在他看來,「中原國學講壇」不僅為聽眾提供了增長知識的途徑,提高了市民的知識水平和文明素質,也使市民學術視野的開闊找到了一個好的平台。

「中原國學講壇」講座內容包羅萬象,涵蓋教育、科技、國際、天文、地理、歷史、財經、法律、社會等各方面知識,眾多名家登上講台,受到了廣大社會公眾的讚譽和推崇,為聽眾提供了增長知識的途徑,提高了市民的知識水平和文明素質,帶動了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

10年,500期講座只是剛剛開始。

在轉型升級、跨越趕超,推進河南省會文化崛起的進程中,「中原國學講壇」將在新的起點上續寫新的輝煌,繼續為中原文化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文博河南】文博+文學+文史,一起品味傳統文化的魅力!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特別推薦|不僅僅有國學,它還是一堂養生課

一部《道德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從中悟出治國強兵之策,有人從中覺出經商為人之道,有人從中讀出養生延年之法。可以說《道德經》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創造性和啟發性的著作之一,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

本周講座 | 《道德經》中的養生智慧

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魯迅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尼采綜羅百代,廣博精微。——紀曉嵐

本周講座 | 夏商王朝的都城制度

在卷帙浩繁的中國古典文獻中,關於城與築城的記載不絕於書,至今仍聳立於地面之上的古城牆也不鮮見,至於湮沒於地下、經發掘出土者,更是比比皆是……鱗次櫛比的里坊或胡同,以及將它們圈圍起來的高大城郭,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