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家底,科學管理,加快未編歷史文獻清查 致力中華文化典籍傳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2007年,按照「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的要求與目標,上海圖書館(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以下簡稱「館所」)努力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致力於古籍普查、文獻保護、整理研究、開發再造等古籍保護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被列為第一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但因歷史原因和條件限制,館所仍存在大量未編歷史文獻,亟待整理。

根據市委宣傳部《關於在宣傳系統有關單位開展藏品清理核查工作的通知》(滬委宣[2017]357號)要求,館所高度重視,專門召集典藏中心等有關部門學習文件,嚴格要求加快館藏清查工作。

一、制定方案,工作基礎牢牢夯實

館所經過三個月的充分調研,制定了《館所未編歷史文獻清點方案》以及清點工作相關制度,並對清點人員組織培訓,嚴格按照制度施行清點工作。

方案確定了「文獻清點工作小組」人員分組配置、清點步驟、文獻安全保護措施、文獻保護使用的設備與技術、目錄清單管理等內容。

清點工作小組不斷探索、不斷改進,取得了清點工作的步步進展。

在工作初期,未編舊西文和民國文獻清點因為沒有經驗而工作效率較低,小組成員反覆測試、調整、優化工作流程,決定在不影響工作質量的情況下,簡化交接、對掃描圖片的精加工等流程,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優化後,貼碼環節從原先的每天559本,增長到1200本,效率增長115%;掃描環節增長107%;除塵環節增長52%。

此次清點的文獻大多已封存幾十年,文獻上集滿了灰塵、細菌和蟎蟲。

為保證清點各環節有一個乾淨的環境,對除塵、消毒、滅蟲等文獻保護環節進行調研,最終選擇用上圖的文獻保護研究成果,與上海昆蟲研究所聯合研製的防蠹紙2號藥液,進行殺菌滅蟲。

配置專業的除塵器和操作工具,保護清點人員健康和文獻安全,提升文獻清點工作專業度和科學性。

未編歷史文獻清查工作開展一年來,已完成267,688冊文獻的館藏資產簡易目錄編制,305,175冊文獻的扉頁掃描。

二、發現精品,補充館藏體現價值

清點只是館藏管理的第一步,後續還需要歷史文獻研究館員進一步開展更專業的版本鑑定、書目編制等工作,這也是圖書館工作者長期的使命任務。

在清點過程中,清點小組與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不少有價值文獻。

發現宋刻本《杜工部草堂詩箋》一部一冊,元刻本《書集傳輯錄纂注》一部四冊,皆可與分存於本館和其他收藏單位的藏本配出一套完整的版本,極具文物及文獻價值,為研究學者提供一個完整的、未經後世淆亂的文本作為工作底本,為普通讀書人提供一個更好的讀本。

發現翁同龢的《同龢底稿》4冊,經研究人員判斷,《同龢底稿》為翁同龢來往書信、奏摺的底稿,上有「某月某日發」的字樣,從字跡判斷可能是其吩咐門人或下屬抄錄的抄本,經查館藏沒有類似的抄本,進一步豐富了「翁氏文獻」專藏,供專業學者研究。

在整理舊西文圖書中,發現巴金(李芾甘)簽名本651冊,已整理登記入庫。

在整理普通古籍地方志文獻中,發現《靖遠縣新志》不分卷14冊和《續修導河縣誌》7冊、館藏古籍工具書《中國西北稀見方誌(五)》1冊。

今後,館所將在市委宣傳部領導下,繼續堅持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精神,摸清家底、科學管理,不斷推進本館的古籍保護和整理研究工作,為2020年即將建成的上圖東館打下堅實基礎。

同時肩負責任,有效促進上海地區的古籍保護工作,向廣大市民讀者和專業學者揭示館藏和研究成果,致力於中華典籍和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翁同龢五世孫捐贈《翁同龢日記》等珍貴資料

■本報記者 許暘「翁萬戈老先生與上海圖書館的淵源由來已久。如今又一批翁氏文獻入藏上圖,算是水到渠成,覓得歸宿。」昨天在上圖舉行的「翁萬戈捐贈翁氏文獻入藏儀式」上,捐贈代表、翁萬戈侄子翁以鈞向本報...

讀圖|保護古籍,上海近十年有哪些成果

古籍是中華文化的根脈,傳承文化、保護古籍是一項艱巨而浩大的文化工程。6月14日,由上海市古籍保護中心主辦,上海市12家古籍收藏單位參與的「汲古慧今——上海市古籍保護工作十年成果展」在上海圖書館(...

古籍保護,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本報記者王紅軍22年前,在天津圖書館一間10餘平方米的小屋裡,一張簡陋的閱覽桌上,萬群獨自一人開始了自己古籍修復的工作。現在,這間辦公室已經發展成為全國面積最大的古籍保護中心,萬群也從「一個人...

廣州投1100萬進行古籍研究與保護

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趙曉濤、張希慧報導:6月17日,「民國文獻保護和整理研究」學術報告會暨合作共建簽約儀式在廣州圖書館舉行。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廣州大典》主編陳建華等有關領導和嘉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