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成都(14)|最後一天,來金沙看考古成都文物「七宗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考古成都展海報

漆床

唐-紙本真言與銅臂釧

成都矛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李知荑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熱鬧了兩個多月的考古成都展,將於8月19日正式落幕。

這個周末,不少市民抓住展覽的小尾巴走進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了解成都考古燦爛輝煌的「成績單」。

本次考古成都展首次集中展示成都商業街船棺葬、老官山漢墓、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等21世紀以來成都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出土的800多件/套文物,從考古發現到文物修復,全方位展示了成都「最牛考古成績單」。

展覽包含近30處成都平原重要考古遺址,從時代最早的高山古城遺址到距今僅數百年的明代宦官墓群,時間跨度長達4000年左右;其中,出土成都平原最早人骨的高山古城遺址、北宋高官何郯及其家族所葬的何氏家族墓地、「地下青銅器寶庫」雙元村墓地等多個考古遺址,更是從未與大眾見過面的新發現。

觀眾對展出的文物一定非常好奇,最大的文物是哪一件,最小的又長啥樣?「陣容豪華」的考古成都展,開展僅剩最後一天,現在就為大家解密考古成都展的文物「七宗最」。

「最大」與「最小」

體量最大的文物當屬出土於商業街船棺葬的漆床,這件漆床長約2.55米、寬約1.3米、高約1.8米,是同時期中國出土最大、最完整的漆床,這也是它第一次對外展出。

而最小的一件文物則是運用科技考古-植物考古手法浮選出的植物種子。

「最重」與「最輕」

此次展覽中最重的文物是實業街出土的南北朝佛立像,而最輕的則是2017年在成都群眾路唐墓出土的唐代紙本真言,它被疊裝在臂釧中歷經千年,記載了不朽的虔誠信仰。

唐紙本真言乍看不起眼,卻是「國寶級」的文物,上一次在四川出現已是70多年前。

「年代最久遠」

高山古城遺址保存著目前所見成都平原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人骨,是解開「成都人從哪裡來」這一謎題的重要線索。

該遺址出土的象牙鐲是本次展覽中年代最久遠的文物,它見證了最早成都人的「愛美」與「尊榮」。

「意義最重大」

本次考古成都展所展出的文物每一件都具有非凡的意義,它們或是首次發現,或是首次展出,還有的改寫了歷史、填補了學術空白。

例如,雙元村墓地被譽為「地下青銅器寶庫」,這裡出土的660餘件青銅器紋飾精美,銘刻著神秘的巴蜀符號,如同一本寫滿密碼的書籍正等待解讀和破譯;飛虎村船棺葬出土的「成都」矛,這是目前發現成都平原最早的有「成都」銘文的器物;老官山漢墓出土織機模型為「成都造」高級絲綢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明,填補了中國乃至世界絲綢紡織技術的空白,經絡漆人、簡牘更是中華醫學史上的重要發現;何氏家族墓地出土了四川第一例實心彩繪磚傭,高氏家族墓地出土了四川首次發現、保存完好的宋代成套漆器。

「修復時間最長」

成都考古近年出土了大量文物由於自身材料、時間等原因,大多數文物都遭到了程度輕重不等的損壞。

而文物修復師們卻能「化腐朽為神奇」,讓文物重獲新生。

此次展出的商業街船棺葬漆床,前後修復歷時18年,是本次展覽修復時間最長的一件文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

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苦心修復十八載 「天府第一床」華麗亮相

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與修復中心寬敞明亮的實驗室內,一大一小兩張漆木床,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厚重的濃黑底色上,用大紅、正黃兩色細細描畫著龍紋、鳳紋、蟠螭紋……既富麗堂皇又古樸大氣。這是出土...

今日開展丨一份令人驚嘆的成都考古成績單!

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同時,《考古成都——新世紀成都地區考古成果展》也將於今天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展。本次展覽將首次集中展示成都商業街船棺葬、老官山漢墓、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等21世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