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區首個成都考古成果展9日開幕 這些新發現將首次亮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6月9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考古成都——新世紀成都地區考古成果展》將於當天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展。

展覽將首次集中展示成都商業街船棺葬、老官山漢墓、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等21世紀以來成都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出土的300多件/套文物。

值得一提的是,

展覽包含近30處成都平原重要考古遺址,從時代最早的高山古城遺址到距今僅數百年的明代宦官墓群,時間跨度長達4000年左右;其中,出土成都平原最早人骨的高山古城遺址、北宋高官何郯及其家族所葬的何氏家族墓地、「地下青銅器寶庫」雙元村墓地等多個考古遺址更是從未與大眾見過面的新發現。

2001年,金沙遺址開啟了成都考古發現的「黃金時代」

2001年,金沙遺址的驚世發現開啟了成都考古發現的「黃金時代」,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老官山漢墓等「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內的各項重要考古發現接踵而至,改寫著人們對成都歷史的固有印象:高山古城遺址保存著目前所見成都平原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人骨,是解開「成都人從哪裡來」這一謎題的重要線索;飛虎村船棺葬出土的「成都」矛,這是目前發現成都平原最早的有「成都」銘文的器物;老官山漢墓出土織機模型為「成都造」高級絲綢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明,填補了中國乃至世界絲綢紡織技術的空白,經絡漆人、簡牘更是中華醫學史上的重要發現……

「成都」矛

雙元村墓地出土銅戈

雙元村墓地出土銅鼎

不斷湧現的考古新發現不僅改寫學術研究認識,也一次次刷新著成都歷史的「新高度」:春秋戰國時期墓葬群雙元村墓地被譽為「地下青銅器寶庫」,這裡出土的660餘件青銅器紋飾精美,銘刻著神秘的巴蜀符號,如同一本寫滿密碼的書籍正等待解讀和破譯;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證明了唐宋時期成都就已有了很高的城市規劃和建設管理水平,不僅街道、建築、排水設施等布局合理、錯落有致,就連道路也是使用特製的細長條形磚豎砌而成,實用和美觀兼具,4條鋪磚道路縱橫交錯長達數十餘米,這在中國城市考古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不僅如此,成都人自古以來就「好耍」的證據也被考古發現記錄了下來——東華門古遺址在明代是蜀王府東府及其苑囿區,其中的水面景觀「摩訶池」自隋朝就已開鑿,在唐代成為了著名的風景區,頻頻出現在文人墨客的詩詞中,可見是成都人非常愛逛的「水景公園」了,直到五代以後它才被納入皇家園林。

科技運用為考古研究提供了更多信息與解釋途徑

在許多人眼裡,考古可能是神秘、驚險的「掘寶」工作,也可能是日復一日地枯燥發掘。

不可否認的是,田野工作確實是考古發掘的基石,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考古早已廣泛應用,並開始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中。

科技考古是指應用自然科學技術解決考古學問題,將古人活動產生的實物證據,通過科技檢測、分析,復原等,以彌補文獻或傳統考古學的不足。

例如動物骨骼的採集和鑑定能揭示不同時代人與動物的關係,展示不同時空內古人類利用動物的特點。

由於動物考古專家對動物骨骼的熟悉,還發生過他們在外用餐時發現餐館「貨不對板」、用其他動物冒充出售的趣事。

有了動物骨骼採集鑑定等新方法、新科技的加入,傳統考古學也被開拓出新的領域,從而為考古研究提供了更多信息與解釋途徑。

據了解,本次展覽也將根據成都地區的考古實例,結合說明圖版和植物種子、動物骨骼、冶金遺物等實物,為觀眾講述動物考古、植物考古、環境考古、冶金考古、空間考古等科技考古的應用案例。

展品點擊:

商業街船棺葬的漆床首次對外展出

考古發掘出土保存較好的文物大都處於較為封閉、穩定的埋藏環境中,如果離開原來的位置而沒有進行保護,很多珍貴的文物可能很快就會消失,甚至毀於一旦。

從金沙遺址象牙的有機矽封存,到趙廷隱墓壁畫的完整揭取和保護,再到老官山飽水竹木漆器的提取和修復,文保人員的「巧手匠心」將考古發掘與文物保護「無縫對接」,這才使文物得以完整保存。

此次展覽中體量最大的文物——出土於商業街船棺葬的漆床,就是文保人員巧手修復的結果,這件漆床長約327、寬約143厘米,是同時期中國出土最大、最完整的漆床,這還是它第一次對外展出。

與此同時,雙元村墓地、三星村遺址、飛虎村船棺葬墓群等遺址出土文物也是首次走出文物保護修復室與觀眾見面。

商業街船棺葬出土漆床

此次展覽將從6月9日持續至8月19日,展覽期間還將舉辦系列講座,邀請考古及文保專家親臨展廳,為觀眾揭開考古發掘、文物保護修復過程中驚心動魄的故事與花絮。

天府早報記者段禎 圖片由金沙遺址博物館提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今日開展丨一份令人驚嘆的成都考古成績單!

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同時,《考古成都——新世紀成都地區考古成果展》也將於今天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展。本次展覽將首次集中展示成都商業街船棺葬、老官山漢墓、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等21世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