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三門峽之人文篇虢國博物館:古文物中觸摸歷史脈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行走在三門峽虢國博物館裡,入眼處皆是反映西周時期人文風俗的珍貴文物。

食器、兵器、車馬器、玉器,琳琅滿目的各類珍藏,見證著3000多年前在三門峽這片土地上的古虢國文化源遠流長,更填補了我國西周考古史上的空白,為研究當時的文化經濟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1 遺址重見天日,被譽中國百項考古大發現

3000年前的西周,三門峽地處虢國領地。

作為西周初期的重要諸侯封國,虢國創造了中國歷史上令人敬仰讚嘆的燦爛文化。

時過境遷,虢國昔日的輝煌已被歷史湮沒,但虢國文化卻已深深根植於崤函大地,成為後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虢國文化是三門峽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我們歷史的見證。

」虢國博物館的講解員介紹,據史料記載,虢國原封於今陝西省寶雞市,西周晚期舉國東遷至今三門峽一帶。

20世紀50年代、90年代,相關部門對三門峽庫區上村嶺北部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從此,拉開了虢國墓地發掘和研究的序幕。

經過兩次大規模考古調查,工作人員發掘出了虢國貴族墓葬群,並出土了一大批珍貴文物。

2000年,文物部門在三門峽市李家窯村發現虢國時期的城垣、城壕等遺址,湮沒了幾千年的虢國都城上陽城終於掀開了神秘面紗。

由於出土文物數量多、價值高,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虢國墓地被評為「中國二十世紀百項考古大發現」之一。

為了更好地保護虢國文化,2000年,我市在虢國墓地遺址上修建了一座專題性博物館,即虢國博物館。

虢國博物館館內

2 西周「虢國」的實證,填補歷史研究空白

虢國博物館占地10萬平方米,是集文物陳列、遺址展示、園林景觀為一體的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AAAA級景區。

館內擁有5個基本陳列,多方位、全系統地介紹、展示了古虢國的歷史文化。

「虢國墓地規模較大、等級齊全、保存完好、出土文物既精美又品種繁多,在我國兩周考古中極為罕見。

」虢國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說。

據了解,虢國墓地的發現對研究兩周時期的宗法、墓葬制度,以及虢國的歷史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填補了虢國歷史研究的空白。

其中2001號墓出土的銅柄鐵劍,由銅、玉、鐵三種材料複合而成,是中國發現最早的人工冶鐵實物,將我國人工冶鐵的歷史提前了200多年,被譽為「中華第一劍」。

「西安兵馬俑,虢國車馬坑。

許多人把虢國文化遺址車馬坑和秦國兵馬俑遺址並列在一起,可見二者都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市民劉先生說,他是上村人,從上世紀90年代的發掘工作開始,他每天上下班都從墓地附近經過,是看著博物館一天天建起來的,「希望有更多的人來博物館轉一轉,了解三門峽輝煌的歷史,了解虢國文化。

」(記者 兀越林)

(本文來源:黃河時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滕州前掌大商周貴族墓遺址發掘資料

前掌大墓地位於山東省滕州市官橋鎮前掌大村,北距滕州市約25公里,西去1公里。為薛國故域遺址,京滬鐵路橫穿遺址與城址之間,新薛河從村東自北向南流過。前掌大村將墓地分割成南北兩部分,我們分別將其稱...

四方塘遺址獲中國考古界「奧斯卡」

16日,從在北京舉行的「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上傳來消息,大冶銅綠山四方塘遺址入選「2015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專家們一致認為,四方塘遺址發現的冶煉遺蹟、墓葬等,是銅綠山考...

郭家廟曾國墓地:填補歷史的缺環

字號:湖北日報訊 記者 海冰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活動初評結果9日揭曉,本次入圍的25項考古發現來自18個省、市、自治區,其中我省有兩項,即棗陽郭家廟曾國墓地、隨州周家寨漢墓簡牘。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