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雲夢秦簡」不厲害 你還需要認識它的親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的文博節目《國家寶藏》里介紹了不少有代表性的文物,其中有一件再次讓我有了「無知限制了我的欣賞能力」的感慨,讓負責《說文解字》的林編輯瞬間淚目,它就是「雲夢睡虎地秦簡」

圖片來自:《國家寶藏》

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下:「雲夢睡虎地秦簡」出土於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十一號墓,共一千一百五十五枚,長度在二十五厘米左右,是我國首次發現的秦代的法典。

其中的《秦律十八種》對研究秦代社會具有重要價值。

圖片來自:《國家寶藏》

節目的播出確實激發了不少人對秦簡的興趣,但其實在它之前,我們多少也都從影視劇和文學作品中見到過「秦簡」、「楚簡」、「漢簡」等,其實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簡牘

圖片來自:《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

在漢字發展的早期,除了甲骨、青銅器,文字還有其他載體:簡牘、絲帛、玉石……它們雖然沒有產生「甲骨文」、「金文」那麼獨特的文字類型,但依然是推動漢字演變的重要因素。

今天就專門說說「簡牘」這一古老的文字載體。

古人將用於書寫的狹長竹、木片統稱為「簡」,其中木片又可單獨稱作「牘」

最早的正式書籍,就是由若干簡編綴成的「冊」

漢代的曆書簡冊

千年前的「盜墓筆記」

西晉年間,汲郡(今河南衛輝市)有個叫「不准」(讀作「否標」)的盜墓賊挖開了一座戰國古墓。

他看到成堆的竹簡,上面依稀有字。

不准對它們毫無興趣,一心想找更值錢的珍寶,便點燃竹簡當火把,將墓室翻了一遍,揚長而去。

等官府發現這起盜墓案,古墓里只剩下一地狼藉的竹簡。

官吏們用了幾十輛車,才將它們全部裝完,運往國都洛陽。

經鑑定,竹簡都是珍貴的先秦古籍,可惜已被燒殘踩壞了不少。

殘缺不全的竹簡,被收入晉武帝的皇家圖書館。

竹簡上寫的都是古文字,頗難辨識,皇帝讓學者荀勖、杜預等人進行整理,再用當時通行的隸書重新謄寫。

經過多番考據,從這堆竹簡中,一共整理出了《紀年》、《穆天子傳》等十幾部著作。

「汲冢竹書」原物已散佚,但其文字經由晉人整理,有部分內容流傳下來,被稱作《竹書紀年》,圖為它的明代刻本。

此事被寫在《晉書》中,堪稱我國最早的簡牘考古記錄。

這批因盜墓而現身於世的竹簡,被稱為「汲冢竹書」。

竹書記載的一些歷史,大大有別於當時通行的史書。

例如堯舜的王位繼承,《史記》說是和諧友好的「禪讓」,竹書卻爆料:「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

」——竟是舜篡了岳父堯的位!

簡牘上的文字進化史

如今出土的簡牘,最古老的來自戰國時代,而在《國家寶藏》中介紹的雲夢秦簡是戰國晚期及秦始皇時期。

戰國簡牘的文字,多為不易辨識的大篆(廣義的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和先秦各諸侯國的古文字在內)。

雲夢秦簡上的文字剛好處在過渡期 圖片來自:《國家寶藏》

秦代統一文字、通行小篆,文字漸漸由篆書向隸書演變,因此秦簡上的字以小篆、古隸為主。

到漢代以後,簡牘上就大多是更加簡明的隸書了

下面我們來看一張圖,上面有三種不同的字體:

圖1為戰國楚墓竹簡,文字:「乃許若左右司(馬)」;

圖2為秦代木牘,文字:「遷陵以郵行洞庭」;

圖3為西漢木牘,文字:「肩水金關」。

總得看來,上面的文字是不是越來越容易辨認了?

最早的正式書籍

時至今日,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有字簡牘,依然跟汲冢竹書時代相近,屬於戰國時期。

再往前追溯,就沒有實物佐證了。

西漢《康居王使者冊》的繩編依然保存完好,從中可以一窺古人「編集」的手藝。

然而簡牘的誕生,卻應比戰國早得多,甚至不晚於商代。

我們目前所見最早的成熟漢字,銘刻在商代的甲骨和青銅器上。

但這樣高成本、費工夫的「寫字」方式,很難滿足日常需要。

《尚書》說:「維殷先人,有典有冊。

」——殷人的甲骨文中,「冊」字象形如編連起的竹簡(下面有圖),「典」字則是雙手捧著「冊」,意為重要文書。

這說明,至少在甲骨文出現的同時,人們就已在用簡記事了。

我用滑鼠寫出來的字好有甲骨文style哦

與甲骨、青銅器相比,竹木簡取材、加工更便利,且有個更大的優點,就是書寫方式的「解放」:不用「刻字」,而是真正地「寫字」。

甲骨文、金文要雕刻鑄造,篇幅長不起來,最多也就幾百字。

而用竹木簡書寫,就不必惜字如金,可以洋洋洒洒、長篇大論了。

最早的正式「書籍」,就是由許多簡編連成的「簡冊」。

下面這圖你可以橫著看

竹木容易腐朽,許多考古出土的簡要浸在防腐藥物中保存。

這個已經很完整了,我們在博物館看到的很多都是殘缺不全的,別嫌棄人家,能留到現在很不容易了。

殺青與編集

「簡」是個統稱,無論竹製木製,只要削成細長條用來寫字,就都可以叫簡。

不過從部首上看,還是竹簡更「正宗」。

將竹竿截成竹筒,再劈成細長條,就做成了「竹簡」。

圖為長沙簡牘博物館

新鮮竹子表皮光滑,不好著墨,而且會生蟲腐爛。

所以制簡有道重要工序:把竹子的青皮颳去,然後在火上烤乾——是為「殺青」。

直至今天,我們還會把書籍的完成與出版、影視劇的拍攝結束稱為「殺青」。

在火烤時,新鮮竹子還會滲出水分,如同流汗,古人就用「汗青」來指代書籍,後來漸漸專指史書。

圖為長沙簡牘博物館

一根竹簡通常只能寫一行字,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

若是長篇著作,用的竹簡很多,就容易弄亂。

為方便閱讀,人們將它們用繩子編起來,成為「策」(也寫作「冊」)。

將「整理、串聯資料」的行為稱作「編」,也是由此而來的。

圖片來自:《國家寶藏》

編竹簡的繩子大多是麻繩,有時用絲繩,就叫做「絲編」,有時也用熟牛皮繩,稱為「韋編」——牛皮繩子相當結實,但愛讀書的孔子,還是將這種簡冊翻散了好幾次,留下了「韋編三絕」的佳話。

圖片來自:《國家寶藏》

很多人還會問,竹簡上的字到底是寫上去的還是刻上去的呢?事實上,考古發掘出的簡牘,文字基本都是用筆墨寫上去的。

唯有寫錯了字時,才要用到刻刀,將錯字削去,再重新書寫。

這類「書刀」相當於橡皮擦,與簡牘、毛筆並列為當時的文房必備品。

「刪」字左邊是簡冊的「冊」,右邊就是一把書刀。

東漢年間的一把錯金鐵書刀

沒竹子?還有版圖和尺牘

在沒有竹子的地方,也不妨用木片來制簡,但如果咬文嚼字地歸類,木簡實際上仍應算作「牘」

木牘不僅有細長的形態,也有整塊板狀的,稱為「版」

漢代的人形簡(正反面)

這片人形木簡是活著的人代替死者「覃超」寫給神鬼的信。

木簡不但削成人形,還畫上了眼睛、鼻子、嘴巴和身體。

作長篇文章,用簡編連成冊較為便利(司馬遷52萬字的史記,最初也是寫在簡冊上的)。

而短文通常就用木牘來寫:若是軍事文書就稱作「檄」,官方告示則稱作「榜」——所以這兩個字都是木字旁。

繪地圖也常用大塊木板,如今國家領土還叫「版圖」,便來自這一傳統。

漢代的尺牘(正反面)

這塊牘長24.6厘米,約等於漢代的一尺。

正反兩面各有三行字,是一個叫「侈」的人給督郵(官名)寫的一封信。

信中稱讚督郵工作認真負責,深受百姓喜愛,並表達了分別以後無緣再見的遺憾與思念。

古人還專門用一尺長的木板來寫信,所以書信舊稱「尺牘」。

有時,會再加一塊木板蓋住信的內容,在上頭寫好姓名地址,用繩子把兩塊板綑紮起來,因而書信又叫「信札」。

如果要保密,就用粘土糊住繩結,敲上印章,稱為「封泥」——現在的火漆封印也是由此發展而來的。

課外學習建議

如果你對簡牘特別有興趣,除了去各地的博物館找找,還可以嘗試去專門的簡牘博物館,或者盯著是否有簡牘的主題展覽,我們的時間精力有限沒有辦法挨個走一遍,只能祝你們看得愉快了。

長沙簡牘博物館

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曾辦過竹簡專展

撰文 | 宰予

微信編輯 | 小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見過渾身是故事的展覽麼?

當你來回刷Legal high時,你就不好奇戰國時期有什麼官司麼?當遺產糾紛升級成為社會矛盾焦點時,你就不想知道漢代的遺囑怎麼寫?當你吐槽小學課本越來越丑時,你可曾想看看漢代的識字課本?……這到...

長沙這個博物館揭開中華文明的從這裡開始

《國家寶藏》特展文物揭曉 雲夢睡虎地秦簡入選,第二期播出時,撒貝寧「變身」秦朝基層法官「喜」,守護來自湖北家鄉的國寶——雲夢睡虎地秦簡,上演了一出饒有趣味的「秦朝版《今日說法》」,為該文物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