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霽翔:兩岸專家10月探討「故宮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單霽翔表示,故宮博物院將完善學術研究中心和建立科技保護平台

最近,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進入了一個異常忙碌的階段。

沒有盛大的慶典,故宮博物院為90年華誕準備的是貫穿全年的18個特展。

當下,最受矚目的當屬囊括歷代名畫的「石渠寶笈」特展。

這本大型文獻著錄的傳世名畫,尤其是《清明上河圖》的現身,令「石渠寶笈」特迎來了一場洶湧的觀展人潮。

大客流、排長隊、「跑步入宮」,一度成為故宮面臨的最新問題。

9月19日,61歲的單霽翔到午門外現場辦公,採取了分流排號的措施,這才紓解了排隊之困。

2012年,單霽翔從國家文物局局長來到故宮任職的時候,規模浩大的故宮整體修繕工程已經開始了10年。

但單霽翔為故宮帶來的變化不可謂不大。

從建築保護、文物保管與陳列、學術研究、對外交流到觀眾服務,他都曾有著清晰的規劃。

他是少數幾個走遍故宮所有房間的人,作為高級建築師,他為保留官式建築營造的傳統技藝而疾呼,也常常提到「觀眾的尊嚴」、「文物的尊嚴」,在提高觀展感受上做了很多工作。

作為世界上年客流量最大(2012年已經突破1500萬)的博物館負責人,單霽翔曾公開承諾,95%的觀眾能夠在3分鐘之內買到票,買票的最長時間為15分鐘。

最多的時候,故宮有37個售票窗口同時開放。

不斷擴大的開放區域、有聲有色的故宮藝術衍生品、以及將辦公人員全體搬離故宮的計劃,這些都是人們能夠看到的新變化。

但總有更多的期待會落在這座建築規模最大、藏品也極為豐富的博物館身上。

伴隨故宮博物院三次大修而積攢的古建修繕技藝如何進一步傳承?故宮在文化傳承上應當扮演怎樣的角色?兩岸故宮的交流又會以怎樣的形式繼續展開?近日,單霽翔對《第一財經日報》的提問作出回應。

觀眾、古建與文物,矛盾何解?

第一財經:與其他博物館不同,故宮博物院自建立之初就攜帶著格外厚重的歷史、政治含義,展覽等文化活動會被賦予更豐富的解讀。

作為院長,你覺得故宮博物院在當下的世界諸多博物館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單霽翔:自明永樂皇帝於1420年建成至今,故宮已有將近600年歷史,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宮,建成後共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

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也是舉世聞名的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是中國歷代宮殿的集大成者,其占地106萬平方米,現在保留的古建築面積約23萬平方米。

是我國古代宮城發展史上現存的唯一實例和最高典範,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

可以說,紫禁城裡到處都是故事,充滿了歷史文化的信息,值得每一位前來的觀眾認真品讀和體會。

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國家級博物館,有近90年的歷史。

從最開始的清室善後委員會,到初創博物館,經歷文物清點、寶物南遷、回遷,到新時期全面開始博物館建設的局面,可以說在這不到百年的光陰中,「故宮人」經歷了無數的艱辛與血汗,才呈現給觀眾一個宏偉的紫禁城、一個數目清晰的1807558件(套)藏品目錄、一個能夠在巨大觀眾流量壓力下保證安全與服務的故宮博物院。

這段光陰同樣充滿了大量生動的故事、感人的事跡、精彩的瞬間。

第一財經:故宮大修完成之後,在建築維護方面還會有何動作? 故宮培養的傳統技藝人才又將有哪些新的用武之地?

單霽翔:故宮博物院自2002年開始進行的(以「完整保護、整體維修」為原則的)大規模古建築修繕工程,預計2020年完工。

目前故宮修繕工作已經進入常態化修繕階段,堅持「先救命後治病」的原則,優先修繕存在嚴重危險隱患的、能產生較大社會影響的、更好發揮社會功能的文物建築。

不僅注重文物建築的大修,同時注重文物建築的歲修、零修,及日常的保養和維護。

同時努力處理好保護修繕工程與正常開放的矛盾。

首先是重點修繕工程。

近兩年來,主要完成的修繕工作有慈寧花園修繕工程、東華門修繕工程、午門雁翅樓古建築群維修工程等等。

其次是古建零修與環境治理工作,每年完成古建日常零修工程數百項。

為消除安全隱患,故宮博物院對被占用的古建築、具有嚴重火患的彩鋼房、影響故宮環境協調的花房進行了整治,並啟動「三清理」(清理院內散落石材、閒置的箱子、廢棄的展櫃等)工作。

再次,加強古建研究與技藝傳承。

《故宮保護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全面啟動,第一階段工作基本完成;明清宮廷建築大事史料長編、中國明清建築歷史圖集、清宮內檐裝修等科研工作持續進行。

完成故宮官式古建築營造技藝傳承人培訓,首次技藝操作展示工程——乾清門地面鋪墁順利完工,木作培訓班開班。

說道用武之地,故宮整體修繕工程將為這些手工藝傳承者提供實踐機會。

第一財經:故宮是一座以陳列明清兩代宮廷文物為主的博物館,當代藝術品是否可能成為收藏和展示的一部分?

單霽翔:今天故宮的原則是這樣的,如果當代藝術家要把自己的作品捐贈給故宮博物院,我們持比較慎重的態度。

故宮定了三條規定,第一,就是一定要是藝術大家;第二,藝術家捐贈的一定是他的代表作;第三,無論藝術家名氣多大,不得捐贈十件以上作品。

我們希望600年以後,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仍然是個倒金字塔,仍然是各個時期最好的藝術品,世界級博物館應該為其他博物館徵集文物留有餘地。

第一財經:故宮在文化傳承中所扮演的角色,哪些是可以隨時代變遷而變化的,哪些是不可變的?

單霽翔:故宮博物院為保護、傳承、傳播、研究故宮文化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但有的觀眾把故宮博物院僅僅當成是旅遊景點,其實不然。

當觀眾踏入午門正門,一段奇妙的博物館之旅已經開始,故宮裡每一組院落、每一座宮殿建築、每一扇朱漆大門、每一段石板橋樑、每一塊青磚黃瓦、每一件宮廷陳設、每一幅梁枋彩畫都承載著豐富的歷史符號、文化信息。

故宮博物院努力保護與展示的第一件「文物」,就是有將近600年歷史的古建築群。

106萬平方米的用地和9000餘間房屋,構成了故宮博物院獨一無二的博物館空間格局,每年設置約40個左右的展覽,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以原狀陳列、常設陳列、臨時主題展為主體的展覽格局,每年展出文物在1萬件左右。

目前,故宮博物院還在不斷開闢新的展廳,增加展示文物的數量和質量,提升展覽效果。

另外,依託豐厚的藏品、紮實的研究水平,不僅舉辦各類涉外展覽,還經常支持國內兄弟博物館舉辦展覽,每年組織參與境外展覽10餘場,境內展覽10餘場為全國以及世界各地觀眾了解故宮藏品、故宮文化和中華文化提供了機會。

近年來,故宮博物院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逐漸增加,與很多國際著名博物館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合作領域包括展覽、文物保護、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各個方面。

第一財經:本月,兩岸故宮一起迎來90歲生日。

台北故宮博物院舉辦了范寬大展,還在大門處貼上了「故宮90,生日快樂」的標語。

在這個時間點上,兩座故宮博物院會有怎樣的交流?

單霽翔:兩岸故宮也合作或各自舉辦多個活動,比如,目前雙方已確定於今年10月聯合推出《神筆丹青——郎世寧來華三百年特展》,屆時北京故宮博物院的8幅郎世寧代表性作品將赴台參展。

郎世寧是一位入職中國清代宮廷長達數十年的義大利畫家,其出眾的畫藝以及為中國宮廷繪畫帶來的西洋畫風使得清代的宮廷繪畫帶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呈現出既不同於歷代宮廷繪畫,又不同於文人繪畫和民間繪畫的新穎面貌。

郎世寧的藝術活動已經成為中國美術史的一個組成部分,為中西文化藝術交流作出了傑出貢獻。

此次故宮博物院將出借的郎世寧作品包括《郎世寧畫弘曆射獵聚餐圖軸》《郎世寧畫果親王允禮像冊》《郎世寧八駿圖卷》等珍品。

另外,由兩岸故宮輪流舉辦的學術研討會已舉辦了四次,將於今年10月底舉辦的九十周年院慶暨兩岸故宮第五屆學術研討會」,是第五屆,此次將由台北故宮承辦,兩岸專家將齊聚台北,就「故宮學」相關研究課題進行學術探討。

另外,兩岸故宮合作重新編輯乾隆皇帝典藏善本古籍《天祿琳琅》書目工作正在進行之中,雙方還在共同策劃「兩岸故宮網上展覽」項目。

兩個分隔在海峽兩岸的博物院,其藏品都主要來自清代宮廷舊藏,各有所長、互為補充,可謂同根同源。

兩岸故宮血脈相連,代表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所有中國人的驕傲。

另外,兩岸故宮都是向社會公眾開放的博物館,是公益性的文化機構,都在為如何更好地保護、研究與利用這些文物藏品,更好地實現社會教育、文化傳播等職能而不懈努力。

第一財經:讓我們把目光放到5年之後,2020年,紫禁城就整整誕生600年了。

你希望彼時的故宮達成一個怎樣的狀態?

單霽翔:紫禁城建成600年之時,對故宮博物院來說又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年份,兩項史無前例的重要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故宮整體修繕」工程和「平安故宮」工程都將完成規劃目標,基本實現故宮博物院進入安全穩定的健康狀態。

同時,故宮博物院還將完善學術研究中心和建立科技保護平台,實現學術研究成果不斷湧現和專業人才不斷匯聚;全面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邁進世界一流博物館行列。

這些目標和願景總結起來,就是我們這一代故宮人的「故宮夢」,也是希望百年以後世人能夠給予的評價:保護故宮古建築群、文物藏品、觀眾平安,實現「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六百年」;提升博物館專業化功能、發揮博物館社會職能,實現從「故宮」走向「故宮博物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