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懷敬意建設高品質民辦博物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開辦民營博物館,不僅僅是私人的志業,更是一座城市的情懷。

走出一條獨具特色而可持續的民辦博物館發展之路,深圳應該展現出更多開創性的努力與作為。

昨天下午,深圳首家經中國收藏家協會官方認定的「中國收藏文化示範基地」——深圳和暢園博物館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價值數十億的書、畫、瓷器真品呈現在觀眾面前,來賓無不震撼。

(詳見07版)

卓絕而富有體系性的藏品以及精良優渥的館舍條件,使和暢園博物館甫一開館就有條件躋身華南乃至中國高水平民辦博物館之列。

對於深圳而言,作為首家經中國收藏家協會官方認定的「中國收藏文化示範基地」,和暢園博物館的開放,既是一樁文化事件,更是一樁公益事件,對於推進深圳文博產業的發展與城市公共文化資源的涵養,具有標誌性意義。

眾所周知,博物館是一個集中展示文化傳統的場所,是一個國家、一個城市歷史厚度與文化形象的重要象徵。

目前,世界範圍內,博物館領域早已形成了公立博物館與私立博物館雙擅勝場之勢,公立博物館自然是薈萃奇珍異寶,而私立博物館亦珍藏不少稀世珍品,二者在文博領域互為補充、交相輝映,為歷史與文明、為國家與社會傳揚文化的馨香,賡續歷史的溫情。

從1996年馬未都先生建立中國第一座民辦博物館——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開始,民辦博物館已走過20年的發展歷程。

有數據顯示,迄今中國民辦博物館的數量達到4000多家,可謂洋洋大觀。

一方面,我們欣慰於中國民辦博物館的繁盛,更為背後反映出的民間社會的文化活力而感奮。

但另一方面,民辦博物館良莠不齊的局面以及嚴峻的生存危機,也足以令人憂心忡忡。

自1998年11月,深圳第一個民辦博物館、全國最大的青瓷專項博物館——璽寶樓青瓷博物館正式開館以來,深圳民辦博物館已有近20年的歷史。

相對於北京或者上海等地,深圳民辦博物館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均明顯處於下風。

這固然是因為深圳是一座新興城市,缺乏歷史與文化的沉澱;但其實也說明我們對於公共文化與歷史遺產的涵養、保護和促進意識,與深圳城市發展的速度並不匹配。

正是從此意義上,我們對於那些有志於開辦民辦博物館的各界人士,抱持極大的敬意。

他們把自己的私人藏品轉化為公共藏品,並願意以免費觀看的形式向社會公眾開放,從而裨益於城市公共文化的上升,最大程度實現了藏品的社會意義,這是一件莫大的功德。

事實上,無論是國家還是深圳,長期以來均熱誠支持民辦博物館的發展。

2010年,國家文物局等7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促進民辦博物館發展的意見》;在此基礎上,深圳於2012年出台《深圳市民辦博物館扶持辦法》,不遺餘力支持本地民辦博物館發展壯大。

正是在這種寬鬆優越的政策語境下,近年來深圳本地民辦博物館的發展走上了快車道,高水平民辦博物館層出不窮,成為深圳文化領域一抹亮色。

作為新興之城的深圳致力於成為一座收藏歷史的「博物館之城」,這是文化深圳的重要一脈,同時也是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的關鍵維度。

開辦民辦博物館,不僅僅是私人的志業,更是一座城市的情懷。

走出一條獨具特色而可持續的民辦博物館發展之路,深圳應該展現出更多開創性的努力與作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深圳「博物館之城」呼之欲出

春華秋實,30多年彈指一揮間。2016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6周年,特區的文博事業也跟隨這座全國最年輕的移民城市一起發展成長,從一張白紙到如今色彩斑斕,從一粒種子到現在枝繁葉茂。時光荏苒,紅了櫻...

徐加愛:讓文物「活」起來 讓文化「動」起來

9月28日,歷時10年建設的市博物館正式開館。金華市委書記徐加愛強調,博物館是一個城市的名片,是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標誌,要準確把握博物館的深刻內涵,充分發揮博物館的功能作用,真正讓文物「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