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7十大考古新發現|金代皇家神廟震撼亮相 道教考古揭開神秘面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4月10日,「2017十大考古新發現」千呼萬喚始出來,26個入圍項目,長達幾個月的漫長角逐,專業目光的審慎評選,再夾雜圍觀群眾樸素的鄉土主義情節,這份沉甸甸的名單註定了幾家歡樂幾家愁。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許永傑說:「十大考古新發現的評選,一般會考慮時代和地域上的因素,比如史前時代、歷史時期都會有比較突出的遺址;而在地域上,有些考古大省會有優勢,在評選上可能會考慮一些遺存相對不那麼豐富的省份。

也就是說,「十大考古新發現」的評選是一種年代的、地域的、文化的綜合平衡,並非「吃瓜群眾」們看著熱鬧的遺址就會眾望所歸,毫無懸念;也有可能我們看著不怎麼起眼的遺址,一不留神就成了殺入「決賽」的黑馬。

2017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現場

「2017十大考古新發現」從年代上來說,史前時期有3個遺址: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舊石器~早期鐵器時代);山東章丘焦家遺址(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新石器時代廟底溝文化時期)。

商周時期有2個遺址:寧夏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

秦漢時期有2個遺址:陝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河南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

秦漢以後有3個遺址:江西鷹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宋元至明清);吉林安圖寶馬城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金代);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清初)

陝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發現的巨型筒瓦

也許不少觀眾不明白為何史前、商周的遺址幾乎占了一半的席位,其實,這樣的一份年代名單應該說是相當符合考古學規律的。

「古不考三代以下」,考古學作為一門探尋人類文化起源的學科,自然會在沒有文獻出現的時代「大放異彩」,而到了歷史時期,由於中國悠久的史學傳統,大量的文獻記載,使得考古學反倒退居到了證經補史的地位。

所以,在角逐十大考古發現的26個入圍項目中,史前考古占了9個,分別是: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廣西隆安婭懷洞遺址、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湖南瀘溪下灣遺址、福建明溪南山遺址、山東章丘焦家遺址、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浙江寧波大榭史前製鹽遺址、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宮城及門址。

夏商周考古則有6個:寧夏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山西襄汾陶寺北兩周墓地、湖北京山蘇家壟周代遺址、陝西澄城劉家窪春秋墓地、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河北行唐故郡遺址。

遼寧康平遼代契丹貴族墓群出土的銀鎏金面具

從地域上說,此次評選的十大考古發現,陝西省囊括兩個: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陝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河南省也占了兩個: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河南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

除此之外,就是新疆、山東、寧夏、吉林、江西、四川各擁一個、遍地開花的局面。

這跟之前,十大考古發現集中於陝西、山西、河南等考古大省截然不同。

而有的省份,則是一直很難在十大考古發現中有所作為,直到最近幾年才迅速崛起,殺入名單,比如新疆。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不過,隨著中國考古圈與公眾的距離越來越近,被譽為考古界奧斯卡的「十大考古新發現」逐漸成為全民矚目的焦點。

在最終名單揭曉前,網上已經有不少網友發起了相關的預測,對不同遺址的宣傳轉載也有數量上的差異。

微信公眾平台、新浪微博宣傳文案數量統計表(不完全統計)

從數據轉載統計的前十來看,命中率還是相當高的,前六基本是眾望所歸。

那麼,為何這六個遺址會得到圈內圈外的一致認可呢?我們不妨細細盤點一下:

1、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

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

新疆吉木乃通遺址T0505剖面及對應年代

此遺址發掘面積在眾多入圍項目中不算大,合計65平米,但最大的亮點是新疆境內發現的第一個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距今45000多年。

最難能可貴的是,不同於很多遺址的斷斷續續,此處堆積如同一完整的時代鏈條,從舊石器時代中期一直到早期鐵器時代,一目了然。

對干考古的人來說,遇到這麼完整的地層堆積,絕對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幸事。

而其出土的典型莫斯特文化遺存,有助於探討亞歐大陸東西兩側史前人群關係。

2、山東章丘焦家遺址

山東焦家遺址發掘現場

大型墓葬 M152隨葬陶器

大型墓葬M91隨葬玉器

此處遺址總面積巨大,超過100萬平方米,發現了極為豐富的大汶口文化遺存(距今6500~4500年),包括夯土牆、壕溝、215座墓葬、116座房址和1座陶窯等。

是迄今為止考古發現海岱地區年代最早的城址;百餘座房址填補當時魯北地區居住形態空白;一批大型墓葬和祭祀遺蹟顯示該處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區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3、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

楊官寨遺址廟底溝文化墓地發掘區航拍

偏洞室墓M283

遺址總面積達100多萬平方米,從2004年起即開始發掘,歷經十餘年時間,是關中地區仰韶中晚期一處特大型中心聚落遺址。

初步判定該批墓葬的年代為廟底溝文化時期,是國內首次確認的廟底溝文化大型成人墓地,填補了該時期考古發現的空白。

而此處發現的偏洞室墓葬屬國內目前所知最早的同類遺存;最神奇的是,考古人員在現場發現「幡」類標識墓葬位置的墓上建築遺存,這表明此處墓地很可能經過整體規劃和長期經營。

4、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

河南新鄭鄭韓故城北城門遺址航拍圖

鄭國三號車馬坑發掘現場 王濤 攝

河南新鄭先後作為鄭國和韓國後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539年之久。

素有「露天博物館」之稱。

此次主要發掘了鄭韓故城北城門遺址和鄭國三號車馬坑。

北城門遺址的發掘明確了春秋時期城牆結構為「一陸門一水門」;而三號車馬坑是考古發掘中上少見的震撼規模,而其中的「豪華房車」早在發掘時已經在網上贏得了眾多追捧。

5、江西鷹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

大上清宮遺址總平面圖

大上清宮遺址雖然年代較晚,宋元至明清,但甫一發掘,便引起了極高的關注度。

究其原因,佛教的寺廟、石窟考古屢見不鮮,但道教考古幾乎未曾聽聞。

這次發掘的大上清宮是道教正一教祖庭遺址,等級高、規模大、延續時間長。

這一遺址的發現無疑將道教的神秘面紗揭開了一層。

6、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

彭山江口沉銀遺址,岷江東南岸圍堰

出水文物

此處遺址高居網友評選的首席,這很大程度源於「江口沉銀」這個關於張獻忠的神秘傳說的民間瀰漫,這次發掘,出水各類文物3萬餘件,包括帶有文字的張獻忠大西國金封冊、「西王賞功」金銀錢及殘錢範、「大順通寶」銅錢、銘刻大西國國號的五十兩銀錠等遺物,從而證實了江口沉銀遺址為清初張獻忠沉銀之地,將有關張獻忠的種種傳說,變為觸手可及的現實。

不僅如此,在此次的發掘過程中,第一次面向公眾招募志願者,也進一步擴大了此處遺址的社會影響力。

而在網友預測中,最大的「黑馬」無外乎是河南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其微博微信的關注度都排在最末,卻最終當選了「十大考古發現」。

從一般觀眾的角度看,雖然是帝陵,但只是大面積考古調查和部分發掘,與眾多實力強健的發掘遺址相比,似乎有些弱勢。

但從考古發掘的歷史上來說,西漢帝陵屢有報導,而東漢帝陵則鮮少出現於公眾面前,此次的調查不僅明確了東漢帝陵墓冢基本特徵,在某種程度上也填補了這一階段的考古空白,所以,雖然是有些意外的「黑馬」,但從學術價值來說,也並非毫無依據。

東漢帝陵朱倉M722陵園遺址1號台基東部及內陵園東門址(由東向西)

吉林安圖寶馬城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也可算是匹最初不太顯眼的「黑馬」,在網友的預測中排名20,這跟其地處偏遠,年代較晚有一定關係;而在學術界,對該遺址的年代也有所誤判,之前認為它始建於渤海,遼金沿用,直到2016年出土的玉冊確證其為金代皇家修建的長白山廟故址,這也是中原地區以外首次發掘出的國家山祭遺存。

不僅有金代「皇家」招牌,又擔綱首個「山祭遺存」,這樣看來,入選理由也是蠻充分的。

吉林安圖寶馬城遺址

寧夏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也許在大眾眼裡不算很顯眼,但在考古圈內,它的入選似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從年代來說,夏商周考古一直是重頭戲,從姚河塬遺址的規模及出土器物來看,應是西周封國的都邑遺址,從迄今發現的考古遺址來說,它是周文化圈最西北的一點。

此外,也是目前甲骨文發現最西北的地方。

寧夏姚河塬商周遺址

陝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雖然不是網友預測的「大熱」,但作為戰國秦都、漢初之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出土的最早最完備的高等級王室洗浴設施及御膳房建築設施,無一不體現秦漢的巍巍大國氣象。

櫟陽城遺址·三號古城·三號建築遺址

雖然「2017十大考古發現」已塵埃落定,但未曾評上的其餘入圍項目,絕對是藏龍臥虎,各有千秋。

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早期遺存代表了三江平原的一支新考古學文化;發現大批量精美玉器。

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M33等墓葬上的封石堆

山西襄汾陶寺北兩周墓地:墓葬總數在10000座左右,是春秋時期晉國的一處高等級「邦墓」;玉石器祭祀遺存目前在東周考古中尚屬首次發現;發現迄今唯一春秋時期「荒帷」實物。

山西襄汾陶寺北Ⅱ區墓葬分布

河北行唐故郡遺址:是北方戎狄族群的的貴族墓地,積石墓、頭蹄葬、青銅鍑、金盤絲耳環、環首刀以及大量瑪瑙、綠松石飾品具有鮮明的北方族群特色,體現了固有觀念難以割捨;車馬坑陪葬制度及青銅器、陶器等又顯現深受晉、燕、齊等影響,凸顯對中原華夏文化的渴慕。

不僅填補了冀中地區同期考古空白;研究戎狄族群華夏化的重要資料。

河北行唐故郡M2青銅器組合

浙江紹興蘭若寺墓地:目前國內已發掘的規模最大、等級最高、兆域最完整的南宋墓地。

浙江蘭若寺墓園建築格局

重慶奉節南宋白帝城遺址:是重慶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宋蒙(元)戰爭山城遺址之一,該城址的發掘,弄清了南宋白帝城的建築布局及城市軍事防禦體系,出土了一些宋蒙(元)戰爭時期冷熱兵器共存的實物,填補了我國火器考古發現的空白。

白帝城及周邊防禦性寨堡、設施空間分布圖

江蘇太倉樊村涇元代遺址:印證太倉港是元朝「第一碼頭」的事實;出土以元代中晚期龍泉窯青瓷為主的遺物150餘噸;除龍泉窯遺址考古外規模最大的一處龍泉青瓷遺存。

江蘇太倉樊村涇元代遺址發掘區域全景

無論如何,當選的「十大考古新發現」或是落選的其他入圍項目,都是在紮實的田野工作基礎上對中國文明的不懈探索,這場考古界「奧斯卡」的舉辦,不僅是對考古工作者的肯定和褒獎,也是對全民關注考古、關注歷史的呼喚和激勵。

2017十大考古新發現(按年代順序):

1、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

新疆通天洞遺址(圖片來源:文博中國)

吉木乃縣通天洞遺址發掘面積合計65平米,發現了距今45000多年的舊石器中期向晚期過渡的文化層堆積,出土石器、銅器、鐵器等各類編號標本和動物化石2000餘件。

兩年的發掘表明,通天洞遺址洞穴堆積較厚,首次發現了本地區舊石器-銅石並用-青銅-早鐵時代的連續地層剖面。

堆積序列清楚,年代跨度大,不僅填補了新疆史前洞穴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國舊石器考古的重大發現。

亮點:新疆境內發現的第一個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舊石器-細石器-青銅-早期鐵器時代的連續地層剖面;出土典型莫斯特文化遺存,有助於探討亞歐大陸東西兩側史前人群關係。

2、山東章丘焦家遺址

焦家遺址發掘現場(圖片來源:文博中國)

焦家遺址位於山東濟南市章丘區西北20公里處的泰沂山系北側的山前平原地帶,向南距離城子崖遺址約5公里。

遺址主要時代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階段和漢代,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

發現了極為豐富的大汶口文化遺存,包括1圈夯土牆和壕溝、215座墓葬、116座房址和1座陶窯等。

在發現的974座灰坑中,絕大多數屬於大汶口文化,此外還包括少量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和漢代灰坑。

亮點:發現城牆、壕溝,是迄今為止考古發現海岱地區年代最早的城址;百餘座房址填補當時魯北地區居住形態空白;一批大型墓葬和祭祀遺蹟顯示該處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區域整治經濟文化中心。

3、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

楊官寨遺址廟底溝文化墓地發掘區航拍(圖片來源:文博中國)

楊官寨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高陵區姬家街道楊官寨村,遺址總面積達100多萬平方米,是關中地區仰韶中晚期一處特大型中心聚落遺址。

初步判定該批墓葬的年代為廟底溝文化時期,是國內首次確認的廟底溝文化大型成人墓地,填補了該時期考古發現的空白。

此外,本次發現的偏洞室墓葬當屬國內目前所知最早的同類遺存,將該類墓葬的出現年代提前了600多年。

亮點:關中地區仰韶中晚期特大型中心聚落遺址;首次確認廟底溝文化大型成人墓地;墓葬數量龐大,規模驚人;偏洞室墓葬屬國內目前所知最早的同類遺存;發現「幡」類標識墓葬位置的墓上建築遺存,推測墓地經營經過整體規劃。

4、寧夏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

姚河塬遺址航拍(圖片來源:文博中國)

姚河源遺址位於寧夏彭陽縣新集鄉,是寧夏南部涇水上游地區首次發現的一處大型西周遺址,調查勘探確認遺址面積約62萬多平方米。

遺址分為晚商、西周、東周三個時期,以西周為主。

遺址分居址區、作坊區和墓葬區:居址區內發現有水網、路網、壕溝、牆體、灰坑等。

墓葬區共鑽探出墓葬、馬坑、車馬坑、祭祀坑50餘座;作坊區已勘探出道路、窯址、灰坑、水渠、蓄水池等。

鑄銅作坊區內出土的車馬器范、工具范及容器范,表明此地生產規模不小,能鑄造不同類型的青銅器。

這些重要的遺蹟、遺物發現,進一步顯示了姚河塬遺址等級和地位不一般,可能與關中的周公廟、孔頭溝,北京房山董家林等遺址一樣,屬於西周大臣的采邑或分封諸侯國所在,即為一個西周封國的都邑遺址。

亮點:目前發現的周文化圈最西北的一點;可能是西周封國的都邑遺址;發現壕溝、牆體、路網等遺蹟;出土有文字卜甲2塊,共計50餘字,是目前甲骨文發現最西北的地方。

5、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

北城門遺址航拍圖(圖片來源:文博中國)

自西周末年桓公封於鄭,至韓滅鄭以後的一段時間裡,新鄭先後作為鄭國和韓國後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539年之久。

素有「露天博物館」之稱

2016年至201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後,對鄭韓故城北城門遺址和鄭國三號車馬坑進行了主動發掘。

它們均位於故城的東城,且在隔城牆東側的文化路上一北一南分布,北城門遺址體現春秋戰國時期這個大時代的社會面貌,鄭國三號車馬坑則是當時周禮制度體系下的集結。

二者一大一小,遙相輝映。

亮點:鄭韓故城北城門遺址明確了春秋時期城牆結構為「一陸門一水門」;三號車馬坑為春秋晚期鄭公一號大墓陪葬坑。

6、陝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

2017年·櫟陽城遺址·三號古城·三號建築遺址

據文獻記載,櫟陽城是秦獻公秦孝公時期、秦楚之際塞王司馬欣時期,漢初劉邦的都城所在,櫟陽城遺址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

五年來,通過大範圍勘探和小規模試掘的方法,復探了 「一號古城」,經勘探、試掘確定了「二號古城」、「三號古城」,在三號古城內發掘確定了多座大型宮殿建築,同時開展了白渠、鄭國渠的勘探試掘,確定了二者的走向與位置。

從出土建築材料看,三號古城應上承雍城,下接秦咸陽,延續到西漢前期。

從三號古城試掘清理的半地下室建築、空心磚踏步、巨型筒瓦、瓦當、浴室、壁爐等遺蹟遺物看,相關建築遺存當為秦高等級宮殿建築。

亮點:三號古城為戰國秦都、漢初之都櫟陽;迄今發現的最大筒瓦;發現的最早最完備的高等級王室洗浴設施;首次發現王室級御膳房建築設施。

7、河南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

朱倉M722陵園遺址1號台基東部及內陵園東門址(由東向西)

東漢王朝共有12座帝陵,其中11座帝陵均位於河南洛陽境內,分布於邙山和洛南兩個陵區。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結合「邙山陵墓群考古調查與勘測」項目,對東漢帝陵及其陵園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勘探,勘探總面積256萬平方米。

已經對七座帝陵進行考古勘探工作,並對朱倉722#、白草坡村東漢帝陵陵園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累計發掘面積共計約14000平方米。

亮點:明確東漢帝陵墓冢基本特徵;陵園布局逐漸明晰。

8、江西鷹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

大上清宮遺址總平面圖

大上清宮遺址位於江西省鷹潭市龍虎山上清鎮東側,調查顯示,在大上清宮遺址周邊地區30平方公里範圍內,發現宋元至明清時期遺存29處,包括建築基址18處、洞穴遺址2處、墓葬7處、窯址2處,其中宋元建築遺存多處,占地面積達30萬平方米,基本摸清了上清宮建築格局。

亮點:迄今發現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道教正一教祖庭遺址;基本摸清了分布範圍;地層清晰、遺蹟豐富。

9、吉林安圖寶馬城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

JZ1鴟吻一側龍紋

寶馬城遺址位於吉林省安圖縣二道白河鎮,以往學術界認為該遺址始建於渤海,遼金沿用。

連續4個年度的勘探與發掘,累計發掘面積3498平米,勘探188000平米,共出土各類遺物超過五千件,其中2016年出土的玉冊確證其為金代皇家修建的長白山廟故址。

亮點:金代皇家營建的長白山神廟基址;中原地區以外首次發掘出的國家山祭遺存;最為重要的金代建築遺址之一。

10、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

文物出水現場

江口沉銀遺址位於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岷江河道內,南距成都約60公里,遺址面積約100萬平方米。

「江口沉銀」,是一個流傳久遠的神秘傳說。

這次發掘,出水各類文物3萬餘件,包括帶有文字的張獻忠大西國金封冊、「西王賞功」金銀錢及殘錢範、「大順通寶」銅錢、銘刻大西國國號的五十兩銀錠等遺物,從而證實了江口沉銀遺址為清初張獻忠沉銀之地,將有關張獻忠的種種傳說,變為觸手可及的現實。

亮點:出土文物證實「江口陳銀傳說」;發掘過程中面向公眾招募志願者。

完整入圍名單(按年代順序):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廣西隆安婭懷洞遺址、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湖南瀘溪下灣遺址、福建明溪南山遺址、山東章丘焦家遺址、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浙江寧波大榭史前製鹽遺址、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宮城及門址、寧夏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山西襄汾陶寺北兩周墓地、湖北京山蘇家壟周代遺址、陝西澄城劉家窪春秋墓地、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河北行唐故郡遺址、陝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山東青島土山屯墓群、河南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遼寧康平遼代契丹貴族墓群、江西鷹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吉林安圖寶馬城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河北崇禮金代太子城遺址、重慶奉節南宋白帝城遺址、浙江紹興蘭若寺墓地、江蘇太倉樊村涇元代遺址、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江口沉銀入選十大考古

法制晚報訊 (記者 崔毅飛) 4月10日下午,為期兩天的「2017年度全國選活動」揭曉結果,經過26個入圍項目匯報人以項目時代早晚為序進行的20分鐘終評展示和回答評委、學者提問,評委會經過評議和...

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京揭曉

4月10日,為期兩天的「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北京結束,經過26個入圍項目的終評展示、並經過評委會評議和投票後,由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