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被證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8年4月11日訊,一年一度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昨天下午,國家文物局發布了剛剛出爐的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山東章丘焦家遺址、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寧夏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陝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河南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江西鷹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吉林安圖寶馬城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和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入選。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介紹,2017年十大考古新發現大致可以分為史前石器時代、商周、秦漢和宋元明四個段落,跨越萬年。

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發掘區場景

2017年的十大考古項目都有哪些新發現?又有哪些能佐證文獻、甚至填補歷史的新成果?記者在評選現場採訪了這些考古項目的負責人。

【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

小麥進入中國的最早實證

作為新疆境內發現的第一個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完整保存著從舊石器時代到3500年前古人類生活、居住的遺存。

此處遺址堆積較厚,發掘區最深處距地表約3米,發現了「舊石器——銅石並用——青銅——早鐵時代」的連續地層剖面。

堆積序列清楚,年代跨度大,不僅填補了新疆史前洞穴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國舊石器考古的重大發現,對了解新疆地區四萬多年以來古人類演化發展過程、確立區域文化發展的編年框架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遺址中還發現了國內較早的小麥,說明這裡很早就出現了小麥,極有可能存在一條小麥傳播的通道。

【山東章丘焦家遺址】

黃河下游發現城市雛形

濟南章丘區焦家遺址位於泰沂山系北側的山前平原地帶,主要時代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階段。

2016年至2017年發現極為豐富的大汶口文化遺存,有夯土牆、壕溝、215座墓葬、116座房址等。

「在這裡發現了社會分化、貧富差距、出現等級等跡象,證明城市雛形已經出現。

」該遺址的發掘人員介紹,在考古發掘中還發現了夯土城牆和壕溝,壕溝總面積約12.25萬平方米,年代不會晚於大汶口晚期,是目前發現的海岱地區年代最早的城址。

夯土城牆、壕溝、一大批高等級墓葬、大量玉器、白陶等的發現,昭示著該遺址是魯北古濟水流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一處中心都邑性聚落。

【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

將偏洞室墓歷史推進千年

「偏洞室墓的葬俗我們過去認為出現在商周時期,本次發現至少將其歷史往前推進了千年。

」考古人員介紹,初步探明該墓地總面積超過8.5萬平方米,目前已發掘面積約3800平方米,共發現史前墓葬343座,墓葬分布十分密集。

墓葬形制主要有洞室墓和豎穴土坑墓兩類,其中偏洞室墓數量最多,占墓葬總數的80%以上。

根據隨葬陶器及碳十四測年數據,初步判斷該批墓葬的年代為廟底溝文化時期,是國內首次確認的廟底溝文化大型成人墓地。

這一發現填補了相關考古發現的空白,為楊官寨遺址聚落布局、廟底溝文化聚落形態、埋葬習俗、人種學、婚姻狀況、人群血緣關係、社會組織狀況等課題的研究積累了珍貴的實物材料。

【寧夏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

發現甲骨七塊文字50餘字

「原來西周時期對西北地區的控制範圍,不是過去認為的寶雞,甚至到了寧夏地區的南端。

」遺址分為晚商、西周、東周三個時期,以西周為主,遍布整個遺址;東周其次,集中在遺址東部;晚商遺存最少,僅在遺址東南部有零星發現。

考古人員還在此處發現了寧夏南部涇水上游地區第一座大型西周遺址。

這些重要的遺蹟、遺物發現,進一步顯示了姚河塬遺址等級和地位不一般,屬於某一西周封國的都邑遺址。

姚河塬遺址的發現彌補了文獻的不足,證明西周王朝對西部疆域的管理採用的也是「分封諸侯,藩屏王室」模式。

姚河塬遺址為了解西周國家的政治格局、周王朝與西北邊陲地區的關係提供了珍貴的新資料。

這裡還出土卜骨和卜甲7塊,其中有文字的2塊,總計發現文字50餘字。

目前,甲骨文正在試讀中。

【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

揭秘春秋戰國時期城門構造

此次發掘是對鄭韓故城城門進行的第一次科學發掘,不僅全面揭露了春秋戰國時期城門的構造、16條春秋至明清時期道路的走向,而且還印證了史書中對鄭國「渠門」的記載,起到證史、校史作用。

此外,考古人員還發現了戰國時期帶有防禦體系的瓮城城牆,這在中原地區東周時期王城遺址中也是首次發現。

科學的選址和完整的都城形制,展現了鄭韓故城在中國都城形成過程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

除此之外,遺址還發現了中國迄今發現的車馬數量最多的車馬坑。

鄭公大墓共有葬車48輛,馬124匹以上,出土的車輛和馬匹之多,在我國東周考古發現中實屬罕見。

【陝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

秦漢王都宮殿發現浴室壁爐

「這裡是秦代都城,也是漢高祖劉邦城址。

這處遺址能看出當時宮廷濃郁的生活氣氛,甚至發現了秦王浴室等生活設施。

據文獻記載,櫟陽城是秦獻公秦孝公時期、秦楚之際塞王司馬欣時期,漢初劉邦的都城所在。

在該遺址的發掘中,確定了多座大型宮殿建築。

其中,「三號古城」上限不早於戰國中期,與文獻所載秦獻公、孝公建都櫟陽時間吻合,為戰國秦都櫟陽,是商鞅變法發生之地。

從城址延續到西漢前期判斷,其亦當為塞王司馬欣之都,為漢初劉邦所都櫟陽。

從櫟陽考古發現看,不僅半地下建築、浴室、壁爐等設施,空心磚踏步、巨型筒瓦、瓦當等遺物也是迄今為止在秦考古發掘中的最早發現,且相當多的秦漢建築制度均應始於櫟陽城。

【河南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

明確東漢帝陵墓冢基本特徵

東漢王朝共有12座帝陵,其中11座帝陵均位於河南洛陽境內,分布於邙山和洛南兩個陵區。

國家文物局早就明確不主動挖掘皇陵,因此此次考古歷時十餘年,以地面調查為主,找到了東漢帝陵墓冢的基本特徵——封土平面為圓形,墓葬為長斜坡墓道「甲」字形明券墓,墓道為南向。

東漢陵園遺址布局也逐漸明晰:東漢陵園採用內外陵園制度,內陵園是以帝後合葬墓為中心,周邊有周垣或道路環繞;外陵園以大面積夯土建築基址為主,集中分布在內陵園的東北側。

【江西鷹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

規模最大的明清皇家道教建築

「此處遺址讓我們見識了明清皇家道教建築的恢弘規模。

」考古人員介紹,這裡是我國迄今發掘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明清皇家道教建築。

目前,已揭露出大上清宮核心區域上清宮中軸線以東的範圍5000平方米,建築基址有龍虎門、玉皇殿、后土殿、三清閣、三官殿、五嶽殿、天皇殿、文昌殿、明清碑亭、東廂房等,周邊環繞磚砌院牆。

【吉林安圖寶馬城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

中原以外首次發現國家山祭遺存

「金代,長白山已是人們祭祀的對象。

這是中原以外首次發現的國家山祭遺存,對研究金王朝的邊疆經略、探索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金代的一些祭祀效仿漢制。

遺址建築軸線的南向延長線正對長白山主峰,建築組群的布局及規制與以中嶽廟、西嶽廟等為代表的宋金時期皇家山嶽祠廟非常相似,地望與規模也與文獻記載相合。

【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

發現張獻忠大西政權的金封冊

2017年1月至4月,江口沉銀遺址進行了首次考古發掘,共出水各類文物三萬餘件,實證了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傳說,取得重大突破。

本次發掘出水文物包括屬於張獻忠大西政權的金封冊,「西王賞功」金幣、銀幣和「大順通寶」銅幣,銘刻「大西」國號和年號的銀錠等。

此外還有屬於明代藩王府的金銀封冊、金銀印章以及戒指、耳環、發簪等各類金銀首飾,鐵刀、鐵劍、鐵矛和鐵箭鏃等兵器。

從時代上看,從明代中期延續至明代晚期;從地域上看,這些文物的來源北至河南,南至兩廣,西到四川,東到江西,涵蓋了明代的大半個中國。

江口沉銀遺址的發掘及出水數量眾多的珍貴文物,對研究明代的政治制度、社會經濟和物質文化乃至明末清初的社會歷史走向都具有重要意義。

【釋疑】

1、「江口沉銀」為何改名?

王巍:此次十大考古的入圍項目中,名氣最響的「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參評時名稱為「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此處因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而廣為流傳。

「沉銀」容易被誤讀為「主動卸載」,事實上,該遺址不僅發現了大量的金銀器,也發現了船釘等船隻殘骸及大量武器。

這證明這些遺物不是被主動放棄,而顯然是戰爭導致沉船。

2、有哪些「熱門」項目這次沒有入選,今後還有希望?

王巍:2017年是考古豐收年,因此評選過程很激烈,至少兩三個未入圍的項目非常有希望衝擊下一次「全國十大」評選。

比如,「山西襄汾陶寺北兩周墓地」和「陝西澄城劉家窪春秋墓地」都是還在繼續發掘中的有力競爭者。

3、越來越多的考古項目緣何成了「網紅」?

王巍:越來越多地方政府正在主動將考古項目與旅遊、科普等結合,引導人們正確認識考古,並對中華文明起源產生興趣。

如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首次面向全國公開招募志願者,讓他們全程參與考古發掘,在公眾與考古之間搭建了橋樑,讓公眾真正了解考古、走進考古,享受考古成果。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孫樂琪 文並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10日下午,「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揭曉。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山東章丘焦家遺址、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寧夏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陝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河南洛...

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京揭曉

4月10日,為期兩天的「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北京結束,經過26個入圍項目的終評展示、並經過評委會評議和投票後,由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2...

江口沉銀入選十大考古

法制晚報訊 (記者 崔毅飛) 4月10日下午,為期兩天的「2017年度全國選活動」揭曉結果,經過26個入圍項目匯報人以項目時代早晚為序進行的20分鐘終評展示和回答評委、學者提問,評委會經過評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