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水下發現隱藏千年的「太陽人」,專家直言:沒見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家好,歡迎收看世巍說歷史第110289期節目。


三峽水電站,是我國自上世紀末興起的一項水利樞紐工程,欲打造集蓄水、泄洪、發電等於一身的清潔能源生產基地。

由於涉及地域廣,自開工建設之前,當地的考古部門便開始對淹沒區內的相關文物進行搬遷活動。

據統計,三峽淹沒區一共涉及包括「張飛廟」、「豐都鬼城」在內的文物古蹟達1000餘處。

就在統計工作還在進行的過程中,湖北文物所的孟華平在帶隊勘察一處遺址時,卻意外有了驚人的發現。

正值晌午,一群人坐在河邊的石頭上休息,由於連日奮戰,孟華平便在身下的石塊上寫寫畫畫,大致統計了一下今後這兩天的工作內容。

可是寫著寫著,孟華平發現身下的這塊石頭有些異乎尋常,只見石條表面上清晰的刻著造型怪異的人形圖案。

常年從事考古工作的經驗,讓孟華平覺得這很可能是一處還未被發現的遺址,馬上對石條及周圍的石塊進行勘探,隨行的工作人員發現,這塊石條長105厘米,寬20厘米,厚12厘米,石條明顯經過打磨,顯得的工整圓潤。

表面刻畫的主體是一個表情凝重的人物造型,充滿著原始氣息;頭部頂端有一枚「太陽」,好像記錄了某種祈禱的儀式,古人對太陽有著特殊的情感訴求和宗教信仰,這與畫像中反映出的內容不謀而合。

隨行的專家表示,此次發現的這枚石條,是我國境內發掘出來的最早的太陽石刻,距今約7000年。

證明我國的原始居民與西方一樣,也對太陽有著特殊的寓意。

可是關於這枚石條的具體信息,專家們卻直言目前還無從下手,只能希望在今後的勘探中發掘出更多相關的佐證材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考古「新發現」:圓明園傳統中式建築是主體

原標題:如園發掘面積兩千平方米,出土文物千餘件 「傳統中式建築才是圓明園的主體」「如園的發現,在圓明園考古史上獨具意義。」近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圓明園課題組組長張中華除了在考古工地埋頭幹活外,還...

重慶三峽消落區7年出土文物2.1萬件套

長江三峽工程庫區曾是古代先民們勞動耕作、休養生息的重要地區,蘊藏著十分豐富的文物資源。消落區地下文物保護是三峽後續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前,重慶時報記者從重慶市文物局獲得數據,自2011年以來...

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泉水邊穿越萬年前的古營地和遺珍寧夏青銅峽鴿子山遺址發掘單位:寧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青銅峽市文物管理所項目負責人:彭菲專家點評:在遺址發掘出距今4800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