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評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價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的文化自信的重要來源。

堅定文化自信,就要科學評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價值。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

對於中華民族而言,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中華文明之所以歷經5000多年而不衰,是世界幾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就是因為沒有拋棄傳統,沒有割斷精神命脈,其「根」其「魂」一直延綿至今。

經過幾千年的滄桑歲月,把我國56個民族、13億多人緊緊凝聚在一起的,是我們共同經歷的非凡奮鬥,是我們共同創造的美好家園,是我們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貫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們共同堅守的理想信念。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人在社會中的地位與責任,注重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剛健有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這是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倡導的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牢固積澱在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中,深刻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海內外華人共有的精神家園,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創造力的重要源泉。

因此,我們務必珍視這個「根」和「魂」。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發展進步的精神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儒家思想同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記載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在建設家園的奮鬥中開展的精神活動、進行的理性思維、創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重要滋養。

中華文明,不僅對中國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而且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中華傳統文化,尤其是作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在2000多年的形成和發展進程中表現出三個特點:一是儒家思想與其他學說既對立又統一,既相互競爭又相互借鑑,雖然儒家思想長期居於主導地位,但始終和其他學說處於和而不同的局面之中;二是儒家思想與其他學說都是與時遷移、應物變化、不斷更新的;三是儒家思想與其他學說都堅持經世致用原則,注重發揮以文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對個人、社會的教化同對國家的治理結合起來,達到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目的。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中華文明形成並延續發展幾千年而從未中斷,對形成和維護中國團結統一的政治局面,對形成和鞏固中國多民族和合一體的大家庭,對形成和豐富中華民族精神,對激勵中華兒女維護民族獨立、反抗外來侵略,對推動中國社會發展進步、促進中國社會利益和社會關係平衡,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治國理政、安邦濟世的思想資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

」他提煉出了許多有助於治國理政、安邦濟世的思想。

比如,關於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關於天下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關於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關於以民為本、安民富民樂民的思想,關於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關於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關於經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實踐的思想,關於清廉從政、勤勉奉公的思想,關於儉約自守、力戒奢華的思想,關於和而不同、和諧相處的思想,關於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亂、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進而指出這些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

同時,要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貧富差距、追求奢華、個人主義、誠信消減、道德愈下、人與自然關係緊張等突出難題,不僅需要運用人類今天發現和發展的智慧,而且需要運用人類歷史上儲存的智慧和力量。

因此,對傳統文化中適合於調理社會關係和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內容,我們要結合時代條件加以繼承和發揚,賦予其新的涵義,使之造福人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源泉。

中華傳統文化素以道德教化為特色而聞名於世。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揭示了核心價值觀的真諦:「古人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

」他進而指出:「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

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

」我國是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56個民族的大國,必須確立反映全國人民共同認可的價值觀「最大公約數」,使全體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進,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他深情地指出:「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

」「今天,我們提倡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汲取豐富營養,否則就不會有生命力和影響力。

」他如數家珍,列舉了 「民惟邦本」「和而不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言必信,行必果」「仁者愛人」「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扶貧濟困」等思想理念,指出:「像這樣的思想和理念,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時代價值。

」我們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又充分體現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升華。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發展和平外交戰略思想的文化基石。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自信自覺的一個重要原因,來源於中華文明的深厚根基。

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始終追求和平、和睦、和諧。

中國人自古就推崇「協和萬邦」「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親望親好,鄰望鄰好」「國雖大,好戰必亡」等和平思想。

愛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國處理國際關係的基本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還特別將「親、誠、惠、容」,作為睦鄰、安鄰、富鄰的我國周邊外交方針的「四字箴言」。

他更從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高度,提出文明相處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

提出文明之間要對話,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因為人類歷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鑒、融合的宏偉畫卷。

我們要尊重各種文明,平等相待,互學互鑒,兼收並蓄,推動人類文明實現創造性發展。

(王偉光)——摘自《求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文化來自歷史面向未來

中國有五千年悠久歷史,中華文明是人類四大文明中唯一賡續不絕,沒有中斷過的文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認同與創新轉化

作者:於洪波,單位:瀋陽師範大學;本文系遼寧省社科規劃研究項目[L15ZDA00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華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本指引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關於中華文化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者:陳來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在習近平同志關於文化發展繁榮的系列重要講話(以下簡稱講話)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重要主題。習近平...

文化自信的歷史底蘊和現實基礎

堅定文化自信,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著力論述的一個重要方面。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對自身所擁有的文化及其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是對自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