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學習篇:木有規矩成大廈,水無定式常參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山無定式,水無常形,人生的機會和年華不常在。

山水終無情,但入心中。

我們學習青銅器,收藏愛好青銅器是沒有錯的,但是一定要在遵紀守法的條件下,合理合法的進行青銅器收藏,切莫貪圖冒風險,走上歪路。

這是頭條號戰漢玉龍給各位今日頭條的藏友們真心的忠告。

很少有人學習青銅器的心得放在網上,這裡戰漢玉龍和各位今日頭條的好友分享一下,很多人在學習或接觸青銅器不知道該怎麼辦;有的人買書惡補青銅器文化知識,有的人拜訪名師學習民間口口相傳的知識;有的人直接從文物商店或拍賣公司拍下幾件到代真品觀摩學習;以上這些都是可行的。

在這裡戰漢玉龍給各位今日頭條的藏友的建議是:多去國家博物館或上海博物館,原因是這兩家國家級博物館對青銅器的研究是最牛的,多去看看有機會接觸本館的青銅器系統的一線考古挖掘或修復專家,對於我們提高青銅器的文化知識可以說是事半功倍。

另外各地方省級博物館也不要錯過,有的地域存在其特殊性,不同年代不同區域的青銅器存在不一樣的文化差異。

另外如果想拜師學藝,最好的情況是考入南京大學考古系或者西北大學考古系進行系統專業化學習,或者是在真真假假的古玩市場找到真正的古玩世家學習或者找到博物館青銅系退休下來的老專家也是非常不錯的。

南京大學考古有深厚的歷史底蘊。

南京大學的前身中央大學以及後來併入南京大學的金陵大學,一向有著重視文物研究與考古教學的傳統。

1972年,南京大學成立考古專業,是我國最早設立考古專業的高校之一,特別是在東南地區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近年來,隨著考古學科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考古學成為一級學科。

作為位於六朝古都金陵的綜合類大學,南大有著得天獨厚的考古資源。

  西北大學的考古系聲名昭著,是我國高等院校中成立最早的考古專業之一,下設考古學和文物保護兩個本科專業,與歷史系同屬文博學院。

學習中國考古學通論、概論和從舊石器時代到宋元明清各個朝代的考古專業課,考古歷史、博物館學、文物研究、文物保護、環境、動物、體制人類學,甚至人力資源管理等。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青銅器分為「商代的青銅器藝術」、「西周時期的青銅器藝術」和「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藝術」3個部分,主要展示從商代晚期至戰國末期的中國古代青銅器,階段性地演繹了我國青銅藝術的發展歷程。

上海博物館的青銅器來自各方各地,包納範圍之廣、器型之多令人大開眼界。

上海博物館的青銅器展陳順序是按照其發展時期來設置的,分為:萌生期、育成期,鼎盛期、轉變期、更新期及邊遠地區青銅器,有助於初學者系統地了解青銅器發展的脈絡順序和其時代器型、紋飾的特點等。

中國古代青銅器種類多分布廣,在世界藝術史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雖然涉及古代青銅器的研究自北宋就已已經開始了,但由於研究側重點的不同,以往只關注於青銅器的鑄造、器型、銘文和辨偽等方面的探究,很少有專家對青銅器進行過系統、全面的論述。

圖中文物為西漢陰刻朱雀紋青銅扁壺。

夏、商、周是我國的青銅時代,在夏代紀年範圍內,青銅鑄造已較為發達。

商和西周時期,青銅鑄造作為當時生產力發展的標誌而達到頂峰,創造了輝煌燦爛的青銅文化。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青銅文化異彩紛呈,呈現出鮮明的地域特色。

從展品構成來看,每件展品皆堪稱稀世珍品。

  我們學習青銅器,首先需要對其進行分類學習: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禮器、雜器等等,此處資料學習需要藉助書本知識,建議參考馬承源《中國青銅器》。

青銅器上的各種紋飾,屬於中國繪畫一個獨特的類型。

常用於青銅器的紋樣有:饕餮紋、夔龍紋、龍紋(爬行龍紋、卷龍紋、雙體龍紋)、蛟龍紋、蛇紋(蟠虺紋、蟠蟲離紋)、鳥紋、鳳紋(朱雀紋)、波紋、神人紋、虎紋等

對古代青銅器中的傳世品進行研究,從而確定其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的工作。

鑑定工作的第一步是辨偽。

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研究確定某件真品的價值,給予恰當的評價。

為了確定每件青銅器的價值,首先要確定其年代及文化性質。

有的青銅器能依據其銘文確定其絕對年代,一般應確定其時代或分期(相對年代)。

青銅器在顯微鏡的觀察下,在假銅綠中,通常可發現泄露偽劣的不完整結構與形態。

化學和物理實驗、放射性碳素與日照時間檢測、x光線都可以用於鑑別可疑的物件。

辨偽的基本方法是比較法與綜合分析法。

真器的器形、紋飾與銘文等各方面是一致的,而偽器的各方面之間往往有矛盾。

由於夏商周時期與後代的鑄造工藝不同,留在器物上的鑄造痕跡也不同,通過鑄痕的觀察可以判斷真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看這一篇就夠了

我國各地博物館中的珍貴藏品數不勝數。並且每個博物館都有自己的「鎮館之寶」,展示著在不同歷史背景中的文化內涵。接下來就讓我們從「鎮館之寶」中感受歷史的傳承。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

齊家文化銅刀研究(連載一)

著名文化學者陳光華先生《齊家文化銅刀研究》(連載一) 1999年10月25日《人民日報》報導:我國科學家在安徽繁昌「人字洞」發現了一批距今大約200多萬年的石製品,其中一件石刀,經專家鑑定後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