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4000年,為何只有中原文化堅挺丨深讀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昨天,咱們聊了早期中國文化的「朋友圈」的形成,今天咱們說說

早期中國「朋友圈」形成1000多年後,社會經歷深刻變革,成員換了一茬又一茬,有的是新面孔,有的是後繼者。

在距今4000多年前,這個圈裡的成員主要有良渚、石家河、陶寺、山東龍山、陝西龍山、河南龍山(王灣)等。

距今4000多年前那段日子,大家似乎過得都還不錯。

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都出現了一些發達的文化。

如黃河上游的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黃河下游的山東龍山文化、長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等,各具特色,盛極一時,在某些方面獨領風騷。

各地不約而同地出現繁榮景象:聚落數量增多,規模擴大,反映出社會的發展和人口較大幅度地增加。

但在距今4000年左右,情況卻突然間發生巨大變化。

各地的聚落數量銳減,規模也顯著縮小,人口似乎大幅度減少。

「朋友圈」中曾經風光無限的大咖相繼消失,被一些新面孔取代。

而奇怪的是,這些新面孔都沒有「前任」帥,穿得也沒有「前任」體面。

整個社會似乎都在退步。

但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河南龍山文化。

河南龍山文化發展為新砦文化、二里頭文化,一脈相承,沒有斷層,也沒有衰退,反而吸納、整合良渚、山東龍山等先進文化因素,生機勃勃,逆勢崛起。

中原崛起,周邊大範圍衰變,這是為什麼?這個謎一樣的問題,引起了學者們濃郁的興趣,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王巍對此有深入研究和獨到見解。


大範圍衰變為哪般?

在黃河下游,山東龍山文化繼承大汶口文化傳統,並再創輝煌,其酒器豐富多彩、造型優美,質地純凈的黑陶和白陶,製作工藝極為複雜,尤其壁厚不足1毫米的「蛋殼陶」,令人嘆為觀止。

但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山東龍山被岳石文化取代,其陶器、石器、玉器,都與「前任」相差甚遠。

在長江下游,良渚文化盛極一時,其高超的琢玉工藝、精美絕倫的各種玉器,以及神秘的祭壇、巨大的城址,都令人驚嘆。

但良渚之後分布於長江下游的馬橋文化,玉器很少,陶器的質地、造型、製作工藝也與良渚相差甚遠。

大範圍衰變的原因是什麼?是中原崛起打壓了其他地域文化嗎?史書中有大量堯、舜、禹征伐「三苗」的記述,學界一般認為長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就是「三苗」,考古發掘也證實,石家河文化衰落後,該地區呈現中原文化面貌,被納入中原文化系統。

良渚的衰落,也可能與此有關。

王巍指出,在長江下游地區,相繼發現了與豫東龍山文化風格相近的文化遺存,它們被稱為「南盪遺存」或「廣富林遺存」,其年代晚於良渚文化。

似乎在良渚文化軍事擴張失敗之後,中原勢力南下到達長江下游地區。

他們的到來可能與良渚文化的衰落有關。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斌也認為,考古學線索表明,良渚的衰落始自北征的失敗。

但軍事征伐不能解釋其他地區文化的衰變。

王巍認為,氣候的異常變化可能是一個重要原因。

據國內外古環境專家研究,距今4000年左右,全球相當一部分地區氣候異常,氣溫大幅降低,降雨極不正常。

而先秦不同文獻均記載了堯舜禹時期的氣候異常和大規模洪水泛濫。

在山西陶寺、黃河下游、長江中下游,均發現洪水泛濫留下的痕跡。

一些良渚文化遺址中,發現厚達半米多的淤泥層。

上述種種,表明在距今4000年前後,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氣候異常、災害頻發、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從而導致大範圍文化衰變。

中原文化務實進取

在那次大範圍的自然災害面前,中原地區沒有衰落,反而在戰勝災難的過程中興盛起來,原因何在呢?王巍從自然環境和文化性格等方面進行了解讀。

黃河中游位於中國的二級台地,地勢高低錯落,古代人多聚居在河邊的台地或山坡上,因此受洪水的影響較小。

二里頭文化來自嵩山地區的王城崗、新砦,與洛陽盆地相比,更可免受洪水泛濫之苦。

此外,黃土滲水性好,洪水退後,可以迅速恢復生產,進行自救。

中原種植粟、黍、小麥、稻、大豆等多種農作物,農業的多樣性,也使其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更強。

中原逆勢崛起,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務實進取、韌性十足的文化個性。

大量的考古發現,使學者們對不同地區文化個性有十分清晰的認識。

紅山、良渚、石家河等文化的貴族墓葬中,往往隨葬數量眾多的高等級玉器、精美陶器。

凌家灘遺址的一座墓穴雖不足7平方米,隨葬品卻多達330件,僅玉器就多達200件。

這些地區文化宗教色彩相當濃厚,無節制地將大量社會財富、人力物力揮霍於非生產性的宗教祭祀建築和活動中。

石家河玉器

而中原遺址也有恢弘的建築、大型的墓穴,但隨葬品不多,一般只有幾件陶器,一把玉鉞。

嚴文明先生指出這是一個「務實進取」的文化,「強調軍權和王權,講究氣派,卻不尚浮華」。

王巍認為,中原文化務實進取,注重可持續性發展,這是其戰勝自然災害的重要原因。

治理洪水需要分工協作,組織嚴密,在這樣的過程中,中原文化增強了社會動員能力,完善了管理機構,加快了向文明社會邁進的步伐,使得中原逆勢崛起,建立夏王朝,成為中華文明的核心。

二里頭崛起「最早的中國」

「中原崛起之後,周圍地區的文化與社會並非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退步,而是由於自然和社會、內部與外部的原因,其文明化進程或多或少地改變了方向,即從原來的以自己的獨自發展為主的軌道改變為以中原夏商王朝為核心共發展的軌道上來。

」王巍說,「就中華文明形成的總體趨勢而言,是從多元走向一體,各地先進的文化因素匯聚到中原經過整合,形成夏、商文明,又向周圍地區輻射。

中國從多元走向一體的標誌,是二里頭遺址。

在北大講座中,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二里頭工作隊長許宏對「最早的中國」進行介紹,他將中國上古史分為前中國階段和中國階段,前者為無中心的多元,後者為有中心的多元。

他認為二里頭是中國歷史從多元到一體的節點,並且在諸多制度上開啟了中國古代王朝文明的先河。

二里頭遺址

二里頭發現了中國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和雙輪車車轍,發現了手工業作坊區、禮儀用青銅器等,還發現有「四合院」和多進院落宮室群,其遺址規模和遺蹟現象,都表明它已經具備了王國氣象。

許宏說,二里頭的文化在當時影響力很大,各地選擇性地向二里頭看齊,以二里頭為高、為大、為上。

長江上中下游遍刮二里頭風,連雲南都發現有二里頭風格的牙璋。

這些二里頭文化向外輻射的跡象,顯示了其中心地位。

在建築方面,王室「四合院」的建制、城市沿中軸線布局,也都肇始於二里頭。

基於以上,他認為二里頭既具有國之氣象,又處於中國從多元到一體的節點,其若干元素還被後世繼承,故稱之為「最早的中國」當無異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淅川地域文化之數十萬年的文化積澱歷史悠久

淅川境域人類文化遺蹟豐富。考古發現有屬於藍田人時期的先人牙齒化石,有距今20萬年到6萬年,2萬年不等的舊石器遺址,有晚期智人時期的生活用具——距今萬年左右的陶炊具等。特別是陶炊具上面繪有藝術圖案...

考古大發現,五千年前濟南章丘已現古國

最近的考古發現表明,早在五千年前,咱濟南地區就已經很牛了!10日,在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這天,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濟南章丘焦家遺址已經發現房址104處,墓葬205座,灰坑近千,出土陶器、玉...

考古發掘者解讀章丘焦家遺址考古發掘細節

6月10日,第一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省文物局在濟南市章丘區焦家遺址考古工地舉辦了2017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山東主場活動。焦家遺址考古發掘獲重要發現,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王芬介紹了遺...

難以置信!中國一萬年前的文明源頭竟在金華!

史前文化是指沒有文字記錄之前的人類社會所產生的文化。考古學上的中國史前社會從發現古人類開始,下限為發現甲骨文的殷墟年代,也就是商代盤庚遷殷之前的歷史時期。這是遠古以來從未提及的一段史前文明。上山...

石家河遺址,解密長江中游史前文明

驅車自湖北天門市出發,向西北行駛15公里,便到了位於石河鎮的石家河遺址。1954年,一項水利工程的施工,讓一批新石器時代的石器、陶器在這裡重見天日。半個多世紀裡,陸續的考古發掘不斷向世界揭示這個...

中美考古學者:探尋早期中國文明

為紀念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考古學科創建七十周年,該校以探索早期中國文明起源和發展為中心議題於10月21日召開了題為「求中」(In Search of Early China Through A...